[追熱點]瞭解 Cloud Native 雲原生

起源和發展

Pivotal 是雲原生應用的提出者,並推出了 Pivotal Cloud Foundry 雲原生應用平臺和 Spring 開源 Java 開發框架,成爲雲原生應用架構中先驅者和探路者。git

CNCF,全稱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雲原生計算基金會),成立於 2015 年7月21日(於美國波特蘭OSCON 2015上宣佈),其最初的口號是堅持和整合開源技術來讓編排容器做爲微服務架構的一部分,其做爲致力於雲原生應用推廣和普及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論您是雲原生應用的開發者、管理者仍是研究人員都有必要了解。github

CNCF做爲一個廠商中立的基金會,致力於Github上的快速成長的開源技術的推廣,如Kubernetes、Prometheus、Envoy等,幫助開發人員更快更好的構建出色的產品。spring

定義

PivotalMigrating to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 中沒有明確給出了雲原生的定義,而是從探索的角度,列舉了雲原生架構的幾個主要特徵。架構

  • 十二因素應用程序:雲原生應用架構模式的集合
  • 微服務:獨立部署的服務,每一個服務只作一件事情
  • 自助服務的敏捷基礎設施:快速,可重複和一致地提供應用環境和後臺服務的平臺
  • 基於API的協做:發佈和版本化的API,容許在雲原生應用架構中的服務之間進行交互
  • 抗壓性:根據壓力變強的系統

CNCF基金會在官網給出了初版的從新定義,地址:FAQ -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app

定義內容摘自:toc/DEFINITION.md at master · cncf/toc框架

雲原生技術有利於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雲原生的表明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API。
這些技術可以構建容錯性好、易於管理和便於觀察的鬆耦合系統。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可以輕鬆地對系統做出頻繁和可預測的重大變動。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致力於培育和維護一個廠商中立的開源生態系統,來推廣雲原生技術。咱們經過將最前沿的模式民主化,讓這些創新爲大衆所用。微服務

學習資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