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hkconfig命令及的七個運行級別 mysql
chkconfig: linux
chkconfig命令主要用來更新(啓動或中止)和查詢系統服務的運行級信息。chkconfig不是當即自動禁止或激活一個服務,它只是簡單的改變了符號鏈接。 sql
語法: 安全
1.chkconfig --list [name] 服務器
2.chkconfig --add name 網絡
3.chkconfig --del name dom
4.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on|off|reset> spa
5.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操作系統
chkconfig 沒有參數運行時,顯示用法。若是加上服務名,那麼就檢查這個服務是否在當前運行級啓動。若是是,返回true,不然返回false。若是在服務名後面指定了on,off或者reset,那麼chkconfi 會改變指定服務的啓動信息。on和off分別指服務被啓動和中止,reset指重置服務的啓動信息,不管有問題的初始化腳本指定了什麼。on和off開關,系統默認只對運行級3,4,5有效,可是reset能夠對全部運行級有效。 命令行
--level選項能夠指定要查看的運行級而不必定是當前運行級。
須要說明的是,對於每一個運行級,只能有一個啓動腳本或者中止腳本。當切換運行級時,init不會從新啓動已經啓動的服務,也不會再次去中止已經中止的服務。
chkconfig --list :顯示全部運行級系統服務的運行狀態信息(on或off)。若是指定了name,那麼只顯示指定的服務在不一樣運行級的狀態。
chkconfig --add name:增長一項新的服務。chkconfig確保每一個運行級有一項啓動(S)或者殺死(K)入口。若有缺乏,則會從缺省的init腳本自動創建。
chkconfig --del name:刪除服務,並把相關符號鏈接從/etc/rc[0-6].d刪除。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on|off|reset>:設置某一服務在指定的運行級是被啓動,中止仍是重置。例如,要在3,4,5運行級中止nfs服務,則命令以下:
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chkconfig --list 列出全部的系統服務
chkconfig --add httpd 增長httpd服務
chkconfig --del httpd 刪除httpd服務
chkconfig --level httpd 2345 on 把httpd在運行級別爲二、三、四、5的狀況下都是on(開啓)的狀態。
運行級文件:
每一個被chkconfig管理的服務須要在對應的init.d下的腳本加上兩行或者更多行的註釋。第一行告訴chkconfig缺省啓動的運行級以及啓動和中止的優先級。若是某服務缺省不在任何運行級啓動,那麼使用 - 代替運行級。第二行對服務進行描述,能夠用\ 跨行註釋。
例如,random.init包含三行:
1. # chkconfig: 2345 20 80
2.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
3.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所謂運行級別,簡單點來講,運行級別就是操做系統當前正在運行的功能級別。級別是從0到6,具備不一樣的功能。這些級別定義在/ect/inittab文件中。這個文件是init程序尋找的主要文件,最早運行的服務是那些放在/ect/rc.d目錄下的文件。
chkconfig命令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設置一個服務的運行級別。例如,爲了設置MySQL服務器在運行級別3和4上運行,你必須首先將MySQL添加爲受chkconfig管理的服務:
chkconfig --add mysql
如今,咱們在級別3和5上設定服務爲「on」
chkconfig --level 35 mysql on
在其餘級別上設爲off
chkconfig --level 01246 mysql off
爲了確認你的配置被正確的修改了,咱們能夠列出服務將會運行的運行級別,以下所示:
#chkconfig --list mysql
mysql 0:off 1:off 2:off 3:on 4:off 5:on 6:off
Linux的運行級別:
Linux下的7個運行級別:
0:系統停機狀態,系統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置爲0,不然不能正常啓動,機器關閉。
1:單用戶工做狀態,root權限,用於系統維護,禁止遠程登錄,就像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登陸。
2:多用戶狀態,沒有NFS(網絡文件系統)支持。
3:完整的多用戶模式,有NFS,登錄後進入控制檯命令行模式。
4:系統未使用,保留通常不用,在一些特殊狀況下能夠用它來作一些事情。例如在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用盡時,能夠切換到這個模式來作一些設置。
5:X11控制檯,登錄後進入圖形GUI模式,XWindow系統。
6:系統正常關閉並重啓,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爲6,不然不能正常啓動。運行init6機器就會重啓。
標準的Linux運行級別爲3或5
運行級別原理:
1.在目錄/etc/rc.d/init.d下有許多服務器腳本程序,通常稱爲服務(service)
2.在/etc/rc.d下有7個名爲rcN.d的目錄,對應系統的7個運行級別
3.rcN.d目錄下都是一些符號連接文件,這些連接文件都指向init.d目錄下的service腳本文件,命名規則爲K+nn+服務名或S+nn+服務名,其中nn爲兩位數字。
4.系統會根據指定的運行級別進入對應的rcN.d目錄,並按照文件名順序檢索目錄下的連接文件:對於以K(Kill)開頭的文件,系統將終止對應的服;對於以S(Start)開頭的文件,系統將啓動對應的服務
5.查看運行級別用:runlevel
6.進入其它運行級別用:initN,若是init3則進入終端模式,init5則又登陸圖形GUI模式
7.另外init0爲關機,init6爲重啓系統
標準的Linux運行級別爲3或5,若是是3的話,系統就在多用戶狀態;若是是5的話,則是運行着XWindow系統。不一樣的運行級別有不一樣的用處,也應該根據本身的不一樣情形來設置。例如,若是丟失了root口令,那麼可讓機器啓動進入單用戶狀態來設置。在啓動後的lilo提示符下輸入:
init=/bin/shrw
這樣就可使機器進入運行級別1,並把root文件系統掛爲讀寫。它會路過全部系統認證,讓你使用passwd程序來改變root口令,而後啓動到一個新的運行級。
辛苦半天才弄完,若是以爲能夠頂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