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在課程以外,自主計劃學習Python語言以及爬蟲知識。書籍方面,採用了O`Reilly的《深刻淺出Python》與《Python網絡數據採集》。前者用於Python語法的學習,後者則做爲爬蟲知識的詳解。web
與咱們平常使用的教材不一樣的是,《深刻》像是一個老鳥,在一步一步經過對話的形式手把手地教你。我的體會,該書做爲入門教材,十分穩當,可是深刻理解還需另闢蹊徑。全書從文本處理出發講解基礎語法,再設計背景,隨着假設要求不斷擴展,將Python語言在web開發、Android應用開發等領域的做用經過示例的形式展示出來。同時,留下大量空白,要求讀者本身動手,嘗試寫出代碼。可是,該書在引導學習的方面有必定問題,就是當讀者只用這一本書時,會因爲語法使用較少而在後面的學習中難以讀懂程序含義。所以,在讀該書的時候,能夠嘗試跟其餘書籍一同閱讀,如:《Python核心編程》。《核心編程》與其說是教材,不如說是本工具書,配合《深刻》使用更佳。總的來講,《深刻》是一本介紹性爲主的書籍,書的後部分的應用介紹,提供了不少模板,在本學期的課內實驗中,我採用了相關的技術。可是,語言歸語言,《深刻》對於功能的介紹並不算很深刻,當有必定基礎以後,再看該書,又有點雞肋的感受。編程
而《網絡數據採集》則更貼近與咱們平時使用的教材,從基礎的數據採集,到高級的數據處理,一樣是用功能的實現來體現技術。在閱讀該書以前,我便已經開始從網上查找資料、學習視頻學習爬蟲技術了。本學期,程序設計課程,我便利用爬蟲技術,完成了做業設計功能。可是,隨着程序的功能不斷擴充,更爲規範高效的爬蟲技術,成了個人瓶頸。所以我才購入此書,以求得到技術上的提高。該書篇幅不大,內容較精,可是隨着時間進入到期末,不得不停下來,所以如今尚未看完。總的感覺是,該書所提供的方法,跟網上的教程相比,突出的特色是編碼的規範化,和方法的精練。而未能讀完的後半部分則偏向於處理更難的問題。網絡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在讀了兩本書以後,感覺到一個良好的語言社區是多麼的重要。固然,也致使了我如今一看超過百行的代碼就眼花。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