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廣東人和北京的故事

哈嘍哈嘍你們猴,我是把代碼寫成bug的大頭菜。公衆號:大頭菜技術(bigheadit)。原創不易,但歡迎轉載。

今天呢,閒來無事,其實就是沒學習,那就寫點別的吧!!學習

說說我的感覺吧!不表明北京的實際狀況啊哈,但都是個人所見所得,真實感覺。spa

我對北京的瞭解像碎片同樣的。rem

沒來北京以前,我對北京的印象是:it

天安門class

天安門

長城bug

長城

鳥巢
鳥巢im

水立方
水立方技術

這些印象都是來自小學課本,電視機。以及爸媽那一輩口中的: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對北京的印象,是模糊的吧。我爸媽也都沒來過北京,我北漂前,也沒來過。北京給我了無限的幻想吧!我想象中的北京是:金碧輝煌的,充滿歷史文化的,高樓大廈遍地是,夢想彙集地,北漂住地下室。img

北京CBD

當從廣州到北京的飛機降落時,我對北京的真正的認識才開始。di

首先,北京並非遍地都是高樓大廈,不少地方都是平房。

不過北京的路是真的大。在冬天,北京的樹都是沒樹葉的,光禿禿的。

相反,廣州的冬天,樹不只有樹葉,並且仍是綠色的。但風是真的大!!

後來,我特意從廣州坐高鐵回北京。

從南向北,我觀察到樹葉慢慢變少,綠色也慢慢變少

。空氣也從溼潤變得乾燥,乾燥到什麼程度。

我舉個例子,我上一次流鼻血應該是十幾年前了

應該是撲街了吧或者被人打了

具體緣由我也忘了哈哈哈

但我今年才24歲。到北京後的一個月吧,我洗澡的時候,忽然連續滴了好幾滴血下來,我去,我當時傻眼兒了。

我覺得我像韓劇裏的男主角同樣得了什麼癌症。後來才發現是北京的天氣太乾燥了。。。嚇得我趕忙在某寶買了一個加溼器。

固然,也只是冬天比較乾燥。其餘季節,仍是挺不錯的。

北京比較好的是,室內有暖氣。不像廣州,室外多冷,室內就多冷。因而就出現瞭如下這些現象:

去探訪北京朋友

他們會讓你進屋坐坐。

相反,去探訪廣州朋友。

害,出去走走!!!暖和暖和!!!

哈哈哈!

有網友說:北方的冬天是乾冷,是物理攻擊。南方的冬天是溼冷,是魔法攻擊。

我以爲這個比喻挺不錯的。

我來北京以前,我據說過秋褲這個詞兒。但我不知道秋褲是什麼。。。

相信不少南方朋友,也是不知道什麼是秋褲。。。

在南方,我從小到大,都沒穿過羽絨,也沒買過羽絨。只是羽絨很保暖。

來了北京後,我買了人生中第一件羽絨。而且發了一條朋友圈記念一下。

真的,有了羽絨服後,真的好多了,不會冷。

因此,南方的朋友,不要怕零下的北京,買件羽絨服就好。沒什麼一件羽絨服解決不了的,一件不夠,就兩件。

來的時候記得給我帶點西洋菜。

北方的朋友,可能不清楚什麼是西洋菜。

來,我給大家普及一下。
西洋菜就是一種蔬菜。在北方都沒有,好像只有廣東纔有。

害,真是廣東以北都是北方哈!!!

火鍋配西洋菜,在南方是很是受歡迎的。
廣州火鍋-打邊爐

西洋菜配醬油,也是很好吃的。醬油對南方朋友的重要性
北京火鍋-銅鍋

就像麻醬對北方朋友的重要性同樣。

沒有麻醬的火鍋,是沒有靈魂的。

一開始,固然我是不習慣的。後來,我本着入鄉隨俗的態度,慢慢嘗試改變,去適應這種飲食差別。

去了解飲食文化背後的故事。

好比,北方的朋友,吃火鍋,很大程度上,吃的是配料。好比麻醬。

相反,廣州這邊,吃火鍋,吃的是食物自己的味道,所以廣州會更關注食物自己的新鮮程度。

北方的朋友可能會以爲廣州沾醬油吃食物,可能不太好吃。

其實,這還真是因人而異的。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存在即合理。

你要去嘗試瞭解食物背後的文化,才能真正讀懂他們的飲食習慣。

爲何他們喜歡麻醬?

爲何他們喜歡醬油?

嘗試去了解他們,推翻固有的認識,你纔會發現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本身。

今天先聊這麼多了,由於個人湯煲好了。先喝湯!!
喝湯

後續有空,再繼續聊聊北京和廣州那些事兒。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