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Wiki是著名的開源wiki引擎,全球最大的wiki項目維基百科(百科詞條協做系統)是使用MediaWiki的成功範例,MediaWiki的最大做用在於對知識的歸檔,可用於構建企業/我的知識庫。MediaWiki官網地址爲http://www.mediawiki.org/wiki/MediaWiki,目前最新版本是1.23.1(2014年6月25日)。php
一.安裝mysql
安裝MediaWiki前須要搭建運行環境,個人環境是apache+php+mysql;有了運行環境,而後下載MediaWiki,壓縮包 是.tar.gz格式,在Windows上可使用7-Zip解壓;解壓到文件夾如mediawiki下,拷貝到web服務器根目錄,而後經過瀏覽器訪問 MediaWiki所在目錄(例如:http://localhost/mediawiki/index.php),跟隨安裝提示直到完成。配置完成後會 生成LocalSettings.php文件,根據提示下載並保存至mediawiki根目錄(index.php的同級目錄)便可。web
安裝成功後,點擊進入首界面,以下圖所示。sql
二.使用入門apache
1. 修改默認logo瀏覽器
mediawiki站點默認logo圖片路徑名:$WIKI_HOME/skins/common/images/wiki.png,能夠經過如下兩種方式修改默認logo:緩存
(1)用圖片編輯工做打開wiki.png圖片,進行修改後覆蓋便可;或者本身新建一個135 x 135像素,圖片格式爲.png的同名圖片覆蓋便可,建議使用透明背景,不然將嚴重影響視覺效果。服務器
(2)將logo文件放在目錄$WIKI_HOME/skins/common/images下,再在根目錄下打開 LocalSettings.php文件,找到$wgLogo= 「$wgStylePath/common/images/wiki.png」,修改成$wglogo=」$wgStylePath/common /images/logo文件名」編輯器
注:可使用默認logo圖片同目錄下的mediawiki.png替代。ide
2. 去除底部powered by圖標
在配置文件LocalSettings.php中加入以下行便可,
unset($wgFooterIcons['poweredby']);
3. 修改皮膚
MediaWiki系統的默認皮膚是Vector,使用管理員帳戶登陸後,能夠經過」設置」 -> 「顯示」 –> 「皮膚」預覽全部皮膚效果,不過此處修改保存的話,只有在管理員帳戶登錄時纔有效。
如要修改系統默認皮膚,要在根目錄下打開配置文件LocalSettings.php,找到$wgDefaultSkin = 'vector';一行,如但願使用Modern皮膚,則改成$wgDefaultSkin='modern';
如想增長新皮膚,可下載皮膚插件保存到skins目錄下,而後經過上述方法使用新皮膚。
4. 新建頁面
若是搜索一個不存在的頁面,會獲得一個連接去建立新頁面;也能夠用wiki的URL建立新頁,如想新建一個名爲HelloWorld的頁面,則可在地址欄輸入:http://localhost/mediawiki/index.php/HelloWorld,在出現的頁面中點擊「建立」,輸入內容後點擊「保存頁面」便可,以下圖所示。
5. 頁面格式化
能夠經過使用wiki標記來格式化文本,下文描述了部分wiki標記,更多詳情可查閱http://www.mediawiki.org/wiki/Help:Formatting
字符格式化
如,文本內容用兩對單引號括起來(''italic'')可實現斜體效果,用三對單引號括起來('''bold''')可實現粗體效果,用 strike標籤括起來(<strike>strike</strike>)實現刪除線效果;使用標籤nowiki括起來則會忽 略上述標記。
章節格式化
(1)標題
MediaWiki頁面中的標題使用等號標記,用幾對等號括起來則表示是幾級標題。
== Level 2 ==
=== Level 3 ===
==== Level 4 ====
===== Level 5 =====
====== Level 6 ======
注: #1. 不建議用一對等號,它表示頁面自身。#2. 頁面中有4級及更多標題時,會自動生成目錄。
(2)水平線
若是想在頁面內容之間插入分割線,可在要分割的地方使用」----」,以下所示:
水平線以前
----
水平線以後
(3)無序列表
文本前加」*」號能夠實現無序列表效果,」*」號的個數表示列表對應的級別,如
*1
**11
**12
*2
**21
**22
(4)有序列表
文本前加」#」號能夠實現有序列表效果,」#」號的個數表示列表對應的級別,如
#1
##11
##12
#2
##21
##22
分段
MediaWiki不識別換行。要另起一段,須要使用一空行;在段落中可經過HTML標籤<br/>強制換行。
HTML標籤
在MediaWiki中容許使用部分HTML標籤。如使用<u>標籤實現下劃線效果,<s>標籤實現刪除線效果等。
6. 連接
下文僅簡要描述內部連接和外部連接的用法,更多信息可查閱http://www.mediawiki.org/wiki/Help:Links
內部連接
內部連接,即連接到wiki中其餘頁面的連接。將目標頁面名使用兩對方括號括起來表示一個內部連接(如[[HelloWorld]])。保存後,如連接指向的頁面已存在,連接會顯示爲藍色,不然顯示爲紅色。
若是想將連接顯示爲文字信息,需使用格式[[頁面名|文字]],如[[HelloWorld|到HelloWorld頁面]]。
外部連接
外部連接,即連接到其餘網站的連接。輸入網站地址並以空格結束,就能夠生成一個外部連接。保存後,連接後會有一個箭頭,表示指向外部。
若是想將連接顯示爲文字信息,需使用格式[外部網址文字],如[http://www.baidu.com 百度]。
7. 分類
在頁面中加入[[Category:分類名]],會在頁面底部生成分類連接,點擊連接後可看到該分類下的全部頁面。
8. 上傳文件設定
配置文件LocalSettings中,$wgEnableUploads就是控制上傳的參數,true容許,false不容許。
MediaWiki中容許上傳的文件類型是有限制的,默認支持'png','gif', 'jpg', 'jpeg'這幾種文件類型,對應的配置可參閱DefaultSettings.php中$wgFileExtensions的值;而不容許的文件類型在 參數$wgFileBlacklist中設定。
登陸後,能夠經過導航欄或特殊頁面中的上傳文件連接上傳文件。可以使用[[File:文件名]]在頁面中引用文件,若是引入的是圖片文件,還能夠指定 圖片寬度([[File:Example.jpg|200px]]),加入圖片說明([[File:Example.jpg|圖片1]])
9. 編輯器
MediaWiki自帶的編輯器比較簡單,用於頁面編輯不太方便。從1.18版開始,MediaWiki中集成了一款加強型編輯器WikiEditor,在LocalSettings.php中加入以下行可啓用WikiEditor,
$wgDefaultUserOptions['usebetatoolbar'] =1;
從1.21版本開始,MediaWiki默認集成了GeSHi(Generic Syntax Highlighter)插件,這是一款支持語法高亮顯示的插件,藉助<syntaxhighlight>標籤可在頁面中顯示格式化的源碼, 還能夠在此標籤中使用參數」line」以顯示代碼行號,以下面的例子所示:
<syntaxhighlight lang="php"line>
<?php
echo "Hello, World!";
?>
</syntaxhighlight>
10. 修改導航欄
經過wiki地址index.php/MediaWiki:Sidebar
如,http://localhost/mediawiki/index.php/MediaWiki:Sidebar,或者在搜索欄中輸入「mediawiki:sidebar」,進入頁面後點擊編輯便可。
導航欄格式以下:
*導航欄名稱一
**連接一地址|連接一名稱
**連接二地址|連接二名稱
*導航欄名稱二
**連接一地址|連接一名稱
**連接二地址|連接二名稱
11. 查看MediaWiki版本
可經過選擇"特殊頁面" -> "數據與工具" -> "版本",或者搜索"Special:Version"打開版本頁面,在這個頁面能夠看到MediaWiki版本、PHP版本、Apache版本和所安裝的擴展的版本等信息。
12. 用戶組
MediaWiki中有3個用戶組:機器人/管理員/行政員,每一個用戶組的具體權限可經過」特殊頁面」 -> 「用戶組權限」查看,經過首頁中」建立用戶」註冊的用戶默認不屬於任何用戶組;從屬於行政員用戶組的用戶,可經過」特殊頁面」 -> 「用戶權限管理」給其餘用戶分配用戶組。
13. 頁面緩存
在配置文件DefaultSettings.php中,找到參數$wgCacheEpoch,將參數值置爲當前時間,能夠取消所有已經緩存的頁面(包括客戶端和服務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