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配置nfs並遠程掛載

  nfs是網絡文件系統,容許一個節點經過網絡訪問遠程計算機的文件系統,遠程文件系統能夠被直接掛載到本地,文件操做和本地沒有區別,若是是局域網的nfs那麼io的性能也能夠保證,下面就以CentOS 7.x爲例,配置NFS服務器

  首先是服務端配置,服務端提供文件系統供客戶端來掛載使用,配置過程以下:網絡

  首先檢查是否缺乏基礎環境:async

rpm -qa | grep nfs-utils
rpm -qa | grep rpcbind

  若是這兩個包存在那麼能夠直接使用,通常服務器安裝的時候都會存在,若是沒有的話執行下面命令安裝:tcp

yum -y install nfs-utils
yum -y install rpcbind

  安裝完成以後配置nfs訪問目錄,配置文件位置/etc/exports,默認是空的這裏添加一行:性能

/nfs_test 192.168.1.8(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async)

  這個配置表示開放本地存儲目錄/nfs_test 只容許192.168.1.8這個主機有訪問權限,rw表示容許讀寫;no_root_squash表示root用戶具備徹底的管理權限;no_all_squash表示保留共享文件的UID和GID,此項是默認不寫也能夠;async表示數據能夠先暫時在內存中,不是直接寫入磁盤,能夠提升性能,另外也能夠配置sync表示數據直接同步到磁盤;就配置這些就能夠,保存退出spa

  若是想讓另一臺主機也能夠掛載這個目錄,那麼直接在後面追加便可,好比:code

/nfs_test 192.168.1.8(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async) 192.168.1.9(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async) 

  多個目錄能夠每行配置一個,若是想讓這個網段的主機均可以訪問,假如此時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網關是192.168.1.0,那麼ip那裏能夠寫成192.168.1.0/24表示容許地址段的全部主機訪問blog

  如今配置完這些配置,啓動相關服務:ip

systemctl start rpcbind.service
systemctl start nfs.service

  啓動以後能夠經過status來查看狀態,若是下次修改了配置,能夠重啓服務來使配置生效,也能夠直接執行以下命令刷新配置:內存

exportfs -a

  刷新配置便可生效

  如今服務端配置完畢,能夠在對應的主機上來配置客戶端了,須要的環境和服務端同樣,要保證安裝nfs-utils和rpcbind

  保證環境沒問題和上面同樣啓動rpcbind服務和nfs服務

  首先建立掛載點: mkdir /mnt/test1 

  而後掛載nfs: mount -t nfs 192.168.1.3:/nfs_test /mnt/test1 

  掛載成功以後經過 df -h 能夠查看掛載的狀況,nfs可用空間就是服務端/nfs_test目錄所能使用的最大空間

  如今就能夠往nfs寫入數據了,服務端往/nfs_test讀寫數據和客戶端往/mnt/test1讀寫數據是同樣的,這樣就實現了文件同步和共享

  卸載nfs和普通文件系統同樣,使用: umount /mnt/test1 

  若是須要設置開機掛載,在/etc/fstab添加一行配置便可: 192.168.1.3:/nfs_test /mnt/test1 nfs rw,tcp,intr 0 1  而後服務端和客戶端都要用enable設置nfs和rpcbind服務開機啓動,而後才能夠正常掛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