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無人機的新玩法?Payload SDK 瞭解一下

一則小新聞,兩個新產品。網絡

美國時間 3 月 28 日,大疆在加州門洛帕克的消防局總局低調發布了兩款新的產品,一款是此前與 FLIR 合做開發的熱成像相機 Zenmuse XT 的升級產品,Zenmuse XT2,另外一款則是鍾德夫更爲關注而且會在這篇文章裏稍微介紹一下的新品 —— DJI Payload SDK。
Payload SDK 發佈會現場app

新的 SDK 推出,也引發了開發者小夥伴們的討論:
DJI SDK 開發者交流羣羣聊截屏less

DJI Payload SDK 是什麼?

Payload,即負載,說明這個 SDK 是爲負載設備(或稱爲外接設備)而推出的開發者組件。它容許開發者將相機、傳感器、機械裝置等第三方外接設備整合至經緯 M200 系列,搭建外接設備與無人機雙向通訊的 「橋樑」,實現軟硬件一體化控制。ide

要實現外接設備與無人機無縫對接,就必需要用到此次附屬推出的 DJI Skyport,它是一個雲臺轉接環,一端接入到經緯 M200 系列的雲臺接口,另外一端則接入外接設備。
DJI Skyport 轉接環內部結構圖(綠色部分爲開發板)flex

Skyport 可讓兩端鏈接的設備「通電」,同時其內置的開發板也提供了 API 接口,方便開發者們能像控制大疆自家的一體化無人機那樣,實時對設備(包括無人機和外接設備)收發指令和數據。ui

(不知道爲什麼,我腦裏浮現了一個來自中東的想法……)spa

從開發的角度看,Payload SDK 其實就是爲開發者提供的「面向 Skyport(裏面的開發板)開發」的組件。而無人機與外接設備的雙向通訊能夠理解爲 Mobile SDK 與 Payload SDK 之間的字節碼傳輸與編譯,而傳輸的方式分爲兩種:orm

  1. 基於 UART/CAN 端口的直接數據傳輸(適用傳輸數據量較小的狀況,好比飛控指令)
  2. 基於 UDP 協議的網絡流數據傳輸(適用於傳輸數據量較大的狀況,好比視頻流)

而其餘的功能,參見官方文檔的介紹截圖:
經過 Payload SDK 可實現的功能視頻

雖然提供的功能接口數量上並很少,但若是在數據傳輸的部分作得差強人意,那仍是很值得期待的。blog

用 DJI Payload SDK 能夠幹嗎?

咱們先來看看大疆行業應用市場部負責人 Jan Gasparic 對 Payload SDK 的展望:

「Our new Payload SDK makes it possible for any manufacturer to create a payload specific to their customers’ needs that will work seamlessly with DJI’s aircraft. We believe these two advances will not only strengthen DJI’s leadership in the commercial drone industry, but will also provide a powerful, flexible and standardized platform which customer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can build upon.」

能夠看出大疆但願經過 Skyport 讓其餘硬件廠商本身研發的傳感器、光譜儀、激光儀等外接設備接入到自家的硬件體系中,讓本身的無人機生意涉獵到更多的專業領域上。而硬件廠商也能夠借 Payload SDK 讓本身設備與大疆的無人機「一體化」,從而更精確地指揮設備獲取本身所需的數據。
搭載 AGX710 傳感器的 M200

在大疆這次的合做夥伴案例中,美國無人機農業數據分析公司 Sentera 給咱們展現了「Skyport+Payload SDK」的潛在可能性:它把自家的 AGX710 傳感器經過 Skyport 接入到大疆的無人機上並藉助 Payload SDK,實現實時對莊稼進行 RGB 和 NDVI 分析,並將數據同步到自家的基於 DJI Mobile SDK 開發的 FieldAgent Mobile 的 app 上,最後輸出分析報告 —— 完成一個軟硬件協做的工做流。
FieldAgent Mobile 軟件截圖

小結

上文一直提到,Payload SDK 暫時只支持經緯 M200 系列(M200、M2十、M210 RTK),至於這些設備的費用相信你們都有點數,很顯然是面向行業應用的定位,因此目前不開放我的開發者的申請。另外,除了設備的費用,大疆也在其餘的名目裏收取費用,好比如下這個(摘錄於 Payload SDK 的 Q&A):

Payload SDK 開發許但是否收費?
申請經過後您須要爲首個產品系列支付10,000美圓/年的開發許可費。同一開發者的每新增一個產品系列須要額外支付5,000美圓/年。除了開發包與文檔外,大疆還爲開發者提供專門的技術支持(見下一個問題)。

以上,愚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