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by:石頭@你猜?web
關於做者: 程序猿石頭(ID: tangleithu),現任阿里巴巴技術專家,清華學渣,前大疆後端 Leader。 歡迎關注,交流和指導!
背景
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基本上都離不開"投簡歷找工做"這件事(什麼,你家裏有礦?當我沒說),那拿着簡歷找工做正確的姿式是啥?這篇文章將分享下石頭的經驗和見解。面試
通常而言,我認爲走「內推」渠道,是一個對求職者和招聘方都靠譜的選擇。算法
爲何內推靠譜?
找工做無外乎就這幾個選擇:內推,獵頭,官網投遞,招聘平臺(某聘、某Boss 之類)。後端
若是能找到內推渠道,固然內推更好,後面詳細說。下面從這幾個渠道來談談石頭的見解。微信
獵頭
獵頭專門靠這個吃飯的,因此仍是有必定優點的,但大部分獵頭的「KPI」是促進這個「訂單」成交,由於成交纔能有收益,據我所知,通常成交的獵頭公司的收益是候選人年薪的 20%-30%(年薪可能按照合同 base,不算績效),固然到獵頭本身手上的可能會少一些。網絡
關鍵問題是如今滿世界的獵頭,說真的,質量真的是良莠不齊,我也接觸過好多,固然仍是有很多高水平的獵頭,能不能碰到就得看你的運氣了。app
經過獵頭成交 Offer,缺點是你可能無法瞭解到對應部門的真正的具體職責,裏面團隊究竟是怎樣的等等細節,這確定沒有公司內部(內推渠道)的人更瞭解;編輯器
從進度把控等方面,獵頭跟進等確定也不如內推人及時,畢竟中間有個 「中間商」 繞一圈,傳話什麼的也不能及時反饋。通常公司可能會對接多個獵頭公司,HR 和獵頭公司之間的關係固然就是「甲方-乙方」的關係,獵頭去催問進度和內部員工問同事(或者通常內推有系統可直接跟進),你說哪一個效率更高?
還有,你的簡歷信息給到獵頭了,我相信,固然大部分獵頭應該沒有惡意,簡歷裏面有電話號碼吧?背後獵頭公司簡歷庫的管理,若是中間哪一個環節出了點問題會怎麼樣?
你覺得你如今收到的各類「騷擾」電話是怎麼來的?啊,有的獵頭真的很不專業,不知道你有沒收到相似「不專業」的電話,評論區說說?
招聘平臺
招聘平臺聚合了不少職位信息,方便候選人篩選不一樣的公司。固然招聘平臺上也有很多獵頭,這裏就略過不講這部分了。
另一方就是公司招聘方。通常是好比在公司負責招聘的 HR 會在上面篩選簡歷,固然你能夠選擇主動聯繫投遞。
還有一部分是公司具體人才的需求方(非 HR),好比阿里很大程度上講,是團隊 Leader 要本身去招人的,甚至有的同窗還揹負了相應的 KPI,好比我一個阿里的朋友,今年下半年的 kpi 就是要 Offer 一個前端 P7(或者 P6)的技術崗。(有沒有讀者朋友幫我這個朋友完成 KPI)
這也是爲何,好多人收到阿里的電話,問你看不看機會的緣由。不要誤會,他不是 HR,就是對應團隊的人,從內網的簡歷庫裏面撈到了你的簡歷,就電話問問你,萬一你要看機會呢,說不定最後就能成了。
其實招聘方在查看相應簡歷的時候,是要花錢的。好比你的簡歷可能會被經過某些關鍵字檢索到,想看聯繫方式等,招聘方就得花錢購買,好比 5 塊 1 個。我有同事就在上面買過簡歷,而後拿到信息後,一問已經在流程中了,這樣的例子多了以後,其實就不大願意去上面找簡歷。一來效果很差,另外還得本身掏錢。
另外,我以爲你既然要看機會,仍是本身主動點比較好,好比對哪一個公司感興趣,對哪一個崗位感興趣,積極主動效果會更好,這樣把簡歷放到公共池子裏面被撈,雖然仍是有必定機率被合適的崗位撈,但效率較低。
固然,若是不是特別着急換工做,也就想看看了解下狀況,這樣也行,只是可能會被不斷「騷擾」。我仍是建議,既然要看機會,仍是本身主動、要有目標,找人內推更好。
再一個問題,跟上面提到的同樣,就是你的簡歷信息的「隱私」性,不排除你的簡歷就被轉賣了。
官網投遞
官網投遞也是一種方式,但最有可能會「石沉大海」,頗有可能就投完了,就沒有下一步了。也不知道去哪裏找誰問進展。
由於這個渠道收到的簡歷確實不少,HR 在後臺篩選簡歷的時候,說不定某個關鍵字沒匹配上,你的簡歷就沒機會被「過目」了。
內推
對比上面幾個渠道的優缺點後,也就知道了內推的好處。
對於候選人,能夠跟內推人瞭解到:
-
瞭解崗位職責,具體業務狀況 -
崗位對應團隊的具體狀況和氛圍,好比加班狀況啊等等 -
面試進度實時反饋,提升效率
對於招聘方:
-
內推人有內推獎勵,也很樂意幫忙內推 -
幫公司招攬人才,還能完成部分 KPI(好比上面提到的石頭一個同事的狀況) -
公司成本也是最低的,若是內推人和推薦人相對比較瞭解,也清楚具體候選人的技術水平等
固然內推也有缺點,就是你看機會不少時候肯能不止看一個公司的。每一個公司,你都須要找一個內推的同窗,相對比較麻煩,不過同窗朋友多的話,其實也同樣。石頭就有一個內推羣,聚集了各大公司的朋友,若是你有需求,能夠後臺回覆「內推」,拉你進羣。
說了這麼多,那麼究竟內推的正確姿式是什麼?
內推的正確姿式
在《有了這份程序員面試指南,你離大廠Offer還遠嗎?| 附推薦書籍》這篇文章中,我也提到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你本身找工做的目標崗位的工做內容和職責,以及預期的職級(好比 P七、P8等),若是正好是你認識的朋友團隊招人就再好不過了。
通常而言,公司招聘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蘿蔔太大或過小都不必定合適。有時候簡歷沒有經過篩選並非你不夠優秀,剛好是和對應崗位不匹配而已,假設你是 P8 的候選人,對應崗位的 HC 是 P6,這確定不合適。
若是你要投遞的目標崗位和你內推的同窗不是一個團隊,那麼你就要先本身找到本身的目標崗位,必定要先搞清楚職級,不要亂投遞。
瞭解目標崗位信息
各個公司的崗位職級能夠直接在網上搜索清楚,市場的職級和薪資水平大致上是對齊的,下圖能夠簡單參考。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以阿里爲例,通常你們在找工做可能會涉及到如下幾個職級,在社招場合,大部分多是 P6/P7/P8,(P9等對應的 HC 比較少,通常可能也不會經過投遞簡歷這種方式去找,都是行業內有必定影響力,或者圈子都是認識的人)
-
P5:工程師,通常校招生;
-
P6:高級XX,資深XX,通常社招都要求 P6 起步。例如:高級/資深工程師,資深客戶經理等;
-
P7(M2):技術專家,M2表明管理序列。XX 專家基本屬於 P7,例如:銷售運營專家、產品運營專家等;
-
P8(M3):高級專家,高級 XX 專家,例如:高級運營專家、高級銷售運營專家等;
-
P9(M4):資深專家,資深 XX 專家,例如:資深採購專家、資深產品專家等。
不過通常而言,對外的招聘的 JD 上可能不會直接描述對應崗位的職級,但從 title 上基本能判斷。
石頭也幫助了很多公衆號的讀者朋友內推,以前收到一份簡歷,剛畢業 2 年的 Java 開發(最多 P6),給我一個目標崗位的連接,我打開一看 「資深技術專家」(P9),搞得我啼笑皆非。
因此之後找我內推的同窗,我首先會把這篇文章扔給你😝,若是你對阿里的職位感興趣,能夠直接後臺回覆「內推」和我取得聯繫哦,或者直接加石頭微信 「codershitou」 備註 「內推」 便可。
具體的招聘崗位,能夠直接從公司的官方網站找,例如阿里的社招官網地址是: https://job.alibaba.com/zhaopin/index.htm
能夠適當選擇多個備選崗位,按照優先級給幫你內推的人。通常而言,同一時間可能只能有一個崗位能夠進行面試。阿里內推的話,不能超過 5 個崗位。
簡歷信息
簡歷最好用 PDF 格式,直接發內推人郵箱(最好是帶公司後綴的官方郵箱),前面也說了簡歷的隱私性,若是隨便搜索的網上找的不認識的人幫你內推,而你也不知道這我的身份的真假,因此用公司郵箱至少不會有問題。
至於什麼樣的簡歷是好簡歷,鑑於篇幅有限,這裏不展開說明。
簡歷真的不必弄十分花哨的格式,特別是對於技術崗的同窗,通常大廠都有本身的招聘系統,簡歷導進系統後,就不多會看你本來的 PDF 簡歷了。
何況有時候你花裏胡哨的簡歷可能還致使系統識別不了,沒辦法導入,這不直接就加大了內推人的負擔了。
另外,除了聯繫方式(手機+郵箱)外,簡歷中的其餘好比出生年月,教育背景這樣的必要信息不能缺,大部分公司都會關注這個,在內推(招聘)系統裏面也基本上是必填項。
最後,最好有個簡單的介紹,你爲何和這個目標崗位匹配。通常可能幫你內推的人須要填寫部分推薦語。
石頭曾經找同窗幫忙內推 Google,填了一大段內推信息(英文),好比和候選人關係,對候選人的瞭解程度等等(詳細問題列表,感興趣的同窗能夠後臺回覆 「Google內推模板」獲取),不過,最後簡歷也沒過篩選。😂
其餘
內推並不能增長你最終拿 Offer 的機率,最多隻能保證你的簡歷能夠被用人部門 Review 過。
但願候選人主動提供更多的信息給內推人,方便推動整個內推流程。
好比你曾經在其餘渠道投遞過 XX 崗位,是否有流程中的簡歷等等,由於系統有鎖按期,鎖按期間是不能投遞簡歷的,而後相同的崗位,通常也不能重複投遞。
若是你沒主動告訴,或者刻意迴避,會致使內推人一頓操做,最後投遞不了簡歷,浪費了感情。
也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曾經一個哥們讓幫內推簡歷,刻意迴避了(我還主動問過)投遞過這個崗位,而後換了手機和郵箱讓我幫忙投遞,結果提交立馬就被系統識別,提示不能重複投遞。
還有就是隻有內推你的人才能看到具體的面試流程和進度。同事也跟我吐槽過,他有朋友從其餘渠道投遞了(或者內推了),而後又一直找他問進度,他也無法看呀,也是很無語。
最後,找人幫你內推,我們仍是態度「友好」點,畢竟他本沒有義務幫你投遞的。你說他能夠賺內推費?說得也對,不過這話說得好像你就必定能成功 Offer 似的,不過我喜歡有這樣底氣的候選人。
石頭爲啥提這個,也是曾經被 「傷」 過了。這其實也不只僅是 「內推」 這件事情,仍是與我的修養有關,下面講兩個案例:
案例 1:一哥們半夜發簡歷給我,說你不是說幫忙 review 簡歷嗎,快給看看吧。我當時有事情在忙,沒有及時回覆,結果 「視頻彈框」 就來了。
案例 2:因以前幫一個哥們內推,加了微信。後來有一次我發了個朋友圈,大概就是吐槽了下微信有個小 bug,結果:
哈哈,當時也是很無語。固然,這個跟「內推」這件事情沒啥關係,只是想說,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仍是和諧相處,不要當鍵盤俠,不要當網絡噴子。
最後
咱們部門最近有開放 P6 崗位,具體 JD 看這裏,歡迎你們找我內推。另外,我有維護一個內推羣,裏面有各大公司(例如BAT、TMD等)的朋友,還有微軟、Hulu、Google 等外,石頭也能夠幫忙聯繫內推(固然還得簡歷看得過去哈)。對這個羣感興趣的同窗能夠添加下面微信備註「內推」進羣。
備註「內推」進羣
最後,以爲本號分享的文章有價值,記得添加星標哦。周更很累,不要白 piao,須要來點正反饋,安排個 「一鍵三連」(點贊、在看、分享)如何?😝 這將是我持續輸出優質文章的最強動力。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程序猿石頭
程序猿石頭(ID: tangleithu),現任阿里巴巴技術專家,清華學渣,前大疆後端 Leader。用不一樣的視角分享高質量技術文章,以每篇文章都讓人有收穫爲目的,歡迎關注,交流和指導!掃碼回覆關鍵字 「1024」 獲取程序員大廠面試指南。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程序猿石頭(tangleithu)。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