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方法論總結(4)——痛點、癢點、爽點

     產品的抓手,主要在於痛點和爽點。前面也提到了痛點即爲恐懼,對於用戶而言是剛需,爽點爲即時知足,對用戶而言是興奮點,能讓用戶達到體驗值的高潮,而這裏也提到的癢點是知足虛擬自我,例如,網紅產品,靠的就不是痛點和爽點,它知足的偏偏是虛擬自個人癢點,對用戶而言是屬於工做和生活的彆扭之處,既乏力又欲罷不能。下面舉幾個案例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個點:工具

     一、痛點的產品,例如一些知識付費產品,不管是網課仍是工具類產品如搜索工具。前者抓住了用戶想要提高自我能力的焦慮感,告訴你,交點錢上了這門課你就會具有某項能力,會對你的工做晉升、提升薪資有多大的幫助;後者在於抓住了用戶急切想要查找內容的需求,這些是對於用戶來講是剛需,即爲產品設計中要抓住的痛點。好的產品就是讓用戶獲得知足,當他須要這個產品時,這個產品就能夠知足他的須要,也就是說用戶有某種需求時,他就立馬會使用這個產品,那這樣的產品是成功的,是被用戶須要。雖然,這類產品用戶天天活躍的時間不夠長,但用戶的留存率高,用戶也相對比較忠誠,固然前提是產品要更新迭代,跟得上用戶的需求,否則有優秀的替代品出現,這類產品就會慢慢被遺忘,這也是工具類產品最大的弊端,他的用戶粘性得不到保證,以致於,這類產品追尋兩條生路,一條是作到一家獨大,另外一條是儘量找資源作社交模塊,讓用戶與產品有千絲萬縷的聯繫。spa

    二、爽點的產品,就像是播放器的會員、聊天產品中的表情包。前者是抓住用戶不肯意看廣告,想要跳過廣告,而會員,讓你一個月十幾塊錢,享受VIP待遇,看片時,不肯意看廣告就跳過,還有今年新出的電影,做爲會員沒多久你就能夠享受會員免費高清觀看了,那用戶對會員的體驗感受就是一個字爽,爲了爽,用戶願意買單,據統計,2018年1月,在線視頻付費用戶已達在線視頻觀看用戶的42.9%,可見能讓用戶體驗到的商機仍是很龐大的。聊天工具中的表情包我以爲也是抓住了爽點,聊天工具的發送語音、視頻、圖文消息,基本上能夠知足用戶的聊天需求,可是表情包着實讓用戶爽到尖叫。一個表情包能夠表示更多情緒和內容,既有趣好玩又簡單,也一般會把聊天氛圍推到高潮,特別是聊天羣,有時候你們會來鬥圖做樂。通常產品的爽點設計是在追求產品的極致,也就是互聯網思惟中的極致思惟,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就像是小米的新品,每次都讓米粉尖叫,這麼高端的配置和強大的功能,價格卻如此親民,每週都會更新MIUI版本,讓用戶使用產品時不斷感覺到爽。設計

   三、癢點的產品,例如抖音上的網紅產品,《創造101》中有關楊超越、王菊等話題討論。網紅產品,大都數的用戶有體驗了曬出了說吃、好用,進而,更多的用戶按捺不住想要去嘗一下,甚至還要發朋友圈曬出本身爲網紅產品打卡的照片,來經過曬、分享、炫耀獲得自我虛榮心的知足。而《創造101》中節目一開始就對楊超越這個村花人設進行不斷的話題炒做,到能力不算強的楊超越該不應出道等,性格獨特、潑辣直接的菊姐等不斷的話題留出,讓用戶忍不住去關注、參與該話題的討論,以致於該節目的熱度節目播出不就即是綜藝收視之王。這就是很好的利用了用戶的癢點,不是非要參與不可,可是就是忍不住要參與。視頻

    不管是考慮痛點、爽點仍是癢點,最主要的是基於你的產品自己出發,你的產品要爲誰解決什麼問題,找準切入點,把這三點深刻挖掘探究用戶心裏深處的慾望,追求產品作到極致。說到爲誰解決問題,那下一篇就來聊聊用戶畫像。資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