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原理精講第一章--基本介紹

1.1 基本概念

局域網:覆蓋範圍小、本身花錢購買設備、帶寬固定、本身維護、100米內、帶寬 10M 100M 1000M
Internet:由ISP組成、本身的機房、對網民提供訪問Internet鏈接
廣域網:距離遠、花錢租帶寬
帶寬:用戶到ISP(運營商)之間的帶寬,不一樣ISP之間帶寬不必定等於用戶購買的帶寬
數據包:內容、源地址和目標地址組成
數據幀:內容、源地址和目標地址、當前跳所在機器的Mac和下一跳機器的Mac組成
安全

1.2 OSI參考模型對網絡排錯指導

1.物理層故障 查看鏈接狀態 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包
2.數據鏈路層故障 MAC衝突 ADSL欠費 網速無法協商一致 計算機鏈接到錯誤的VLAN
3.網絡層故障 配置錯誤IP地址 子網掩碼 配置錯誤的網關 路由器沒有配置到達目標網絡的路由
4.應用層故障 應用程序配置錯誤網絡

1.3 OSI參考模型和網絡安全

1.物理層安全 不一樣公司的網線接到同一個路由器
2.數據鏈路層安全 ADSL撥號帳號密碼 VLAN 交換機端口綁定MAC地址
3.網絡層安全 路由器上使用ACL控制數據包流量
4.應用層安全 開發的應用程序有漏洞


計算機網絡

1.4 數據通訊

1.速率:鏈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主機在數字通道上傳送數據位數的速率,也稱爲data rate或bit rate。單位是b/s,kb/s,Mb/s,Gb/s。
2.帶寬:數據通訊領域中,數據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數據頻率,單位是b/s,kb/s,Mb/s,Gb/s。
3.吞吐量:在單位時間內經過某個網絡的數據量
4.時延:由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組成。發送時延=數據塊長度(比特)/信道帶寬(比特/秒)


6.往返時間: RTT(Round-Trip time),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接收方確認
3d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