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如何理解遞歸,寫好遞歸函數

不是每一個程序員天生對遞歸理解深入,剛入大一時候,當別人寫出第一個求最大公約數的遞歸函數時,對其多麼的驚歎,居然能夠不用循環,居然代碼能夠這麼簡潔,確實遞歸在大多數狀況下實現時候代碼很短,大部分人也知道遞歸,也能基本看懂遞歸,但是卻常常不知道怎麼寫,或者寫出來的遞歸常常死循環,寫算法每每也是學的是套路,只有極少數人是創造算法的,大部分人是用算法的,而遞歸是確實有套路可循的。node

本文即從遞歸的扎馬步開始,從幾個簡單例子到通用套路,一步一步拆解遞歸程序員

1 遞歸的三要素

寫遞歸,就是寫三要素的實現,三要素分別爲函數,邊界,遞推公式,剛開始只要記住要這麼寫,寫幾個算法以後,就能慢慢明白爲何要這樣搞。算法

1.1 遞歸首要元素-函數

明確你的函數是幹什麼用的,函數的入參應該是什麼,返回值是什麼,這三個問題,先從函數是幹什麼用的開始,你能夠定義一個函數f() 假設已經實現了每一步遞歸的實現,再去明確這個實現 到底作了什麼,入參至少要什麼,返回值和參數返回能夠理解爲是一個東西,都是爲了返回給上層調用或者全局的一個數據,想清楚函數的三個要素,那你的函數就定義好了。函數

1.2 遞歸邊界、跳出遞歸

一樣,先這樣去作,再去想爲何,這一步要判斷的就是函數的入參,入參的null ,入參爲初始值,好比斐波那契數列的前1位或者2位,開始時候可能不必定想的徹底,那不要緊,下面的一步還會繼續完善,因此我這裏舉得例子是斐波那契的前12位,而不是直接說結論,這一步驟是在函數的實現裏面,因此考慮方式就是假設,入參到了臨界值或者初始值,或者特殊值,你要判斷一下,第一遍寫的時候好比斐波那契,能夠直接這麼寫post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1;

想到的不必定徹底對,或者那麼地很優雅, 不要緊,只要想到要考慮邊界就能夠了。下面就是想邊界的意義是什麼?有兩點,其一,異常值邊界,其二遞歸結束判斷,好比此題中的n < 0 怎麼辦,和 n == 1n == 2 就分別對應前面說的,固然這兩點可能考慮不那麼徹底,假設你只考慮了像前面代碼中的,或者寫邊界時候發現寫的多了,或者冗餘了,這樣不影響程序的結果,那麼寫完遞推公式,咱們再來回顧邊界問題。測試

1.3 遞推公式

這個就要先談意義,再談實現了,意義在於逐漸減小算法的規模,或者定義一種方式讓輸入的值儘量地靠近臨界值,也就是找一個關係f(n) f(n-x)序列的關係,f(n) 表明要解決的問題規模,f(n-x) 比n小的問題規模的函數值,這是遞歸函數中的關鍵一步,沒有遞推公式,就沒有遞歸。例如斐波那契序列,中的遞推公式是f(n)=f(n-1) + f(n-2)咱們來觀察這個公式,發現其第nn-1n-2 有關係,因此咱們來看,若是輸入任何整數,那麼n-1,n-2 可能取值是負數,01+,能夠看到邊界0和負數沒有考慮在內,因此,這時回顧前面1.2 的遞歸,咱們來補充一下邊界後獲得:大數據

if (n <= 2)
  return 1;

2 遞歸的案例

下面經過三個簡單例子,咱們來練習使用遞歸,分別是青蛙跳臺階問題,等同於斐波那契序列,遞歸方式反轉單鏈表,遞歸遍歷樹,以及針對三個人工智能

2.1 青蛙跳臺階問題

第必定義函數,明確函數只有一個惟一的輸入值n ,第二找到遞歸結束條件或者遞歸邊界,能夠發現當臺階是1或者2時候最容易獲得,至於遞推式,能夠發現青蛙在每次跳的時候有兩種跳法,那青蛙怎麼到達第n 個臺階,就是有兩種跳法,分別對應f(n-1)f(n-2) ,因此遞歸式就是f(n)=f(n-1)+f(n-2) ,那麼整個算法就是以下:指針

//一隻青蛙一次能夠跳上1級臺階,也能夠跳上2級。求該青蛙跳上一個n級的臺階總共有多少種跳法。
//1。定義函數
public int f2(int n) {
   //2.肯定邊界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2;
   //3.肯定遞歸式
    return f2(n-1) + f2(n-2);
}

繼續檢查邊界,發現n若是小於1,就會陷入死循環,那麼程序能夠改爲這樣:code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2;

if (n < 1)
  return 0;
  
//固然簡單寫,能夠這樣搞

if (n < 1)
  return 0;
if (n <= 2)
  return n;

2.2 遞歸方式反轉單鏈表

單鏈表的反轉,通常考慮到是雙指針反轉,固然遞歸寫也能夠,一樣,首先定義函數,發現函數只有一個入參即節點node 這個node 在根節點或者任意中間節點都適用,其二肯定邊界,在反轉單鏈表時候,可能會漏了node.next 的邊界,此時兩種方式,1,冗餘寫,只要你考慮到了,這多是邊界,你多寫了絕對不會錯,甚至,你能夠多寫兩到三步也徹底沒問題,2,少寫的話,就寫完遞歸方式再來檢查,好比反轉單鏈表這個題,你會看到若是node.next 爲空,那麼node.next.next 就會報空指針問題,通常寫完遞歸式後最好回頭檢查一下邊界,能夠查缺補漏,去冗餘或者補條件。

此題的核心點是解開鏈的遞歸式,就是

Node last = f3(node.next); //假設當前節點的下一節點後的鏈表已經反轉
node.next.next = node; //當前節點指向的節點指向當前節點
node.next = null ;//原來當前節點是指向下一節點的,解開當前節點,並把節點指向空
//此處解釋,爲何指向空,首先能夠將node節點理解爲第一個節點,那麼第一節點反轉後,就是最後一個節點,則指向是null,不然它仍是指向2,就有問題喲
//那麼若是不是第一個節點呢?這個指針是怎麼指向的

舉個例子,假設,單鏈表是1,2,3,4,5那麼遞歸的過程以下圖:

file

看圖,能夠發現每一步的當前節點,放入反轉鏈表後,都是最後一個,那它必然指向null 這樣懂了把!

class Node{
    int data;
    Node next;
} 
public Node f3(Node node) {
    //2.肯定返回邊界
    if (node == null || node.next == null)
        return node;
    //3.拿到遞歸推導
    Node last = f3(node.next);
    node.next.next = node;
    node.next = null ;//這個的做用是什麼?,解開死循環,最後是有A->B,B->A
    return last;
}

2.3 遞歸遍歷樹

遞歸遍歷樹也是最簡單的,假設你以前沒有看過遍歷的代碼,那麼從零來開始考慮這個問題,首先定義函數,確認入參和單鏈表反轉相似,只須要一個TreeNode 節點,而後考慮邊界爲null ,和不爲null ,你首先想到是否是這樣?

if (node == null)
  return ;

if (node.left == null && node.right == null) {
  System.out.pritln(node.val);
  return ;
}

如今看起來是有點冗餘,可是假設你並不知道,那麼接下來下遞歸式,以先序爲例

//首先節點自己
System.out.println(node.val);      
//而後節點左
preOrder(node.left);      
//而後節點右 
preOrder(node.right);

就這樣完了,而後回顧前面的邊界問題,只有上面的代碼兩行,能夠看到在節點爲null 的時候,就直接return 了,不用考慮子節點,字節點的邊界在父節點的邊界中已經考慮到了,固然寫了這條邊界徹底不影響程序運行哦,因此最終的前中後序遍歷以下代碼:

//二叉樹前序遍歷
public static void preOrder(Tree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System.out.println(node.val);
    preOrder(node.left);
    preOrder(node.right);
}

//二叉樹中序遍歷
public static void inOrder(Tree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preOrder(node.left);
    System.out.println(node.val);
    preOrder(node.right);
}

//二叉樹後序遍歷
public static void postOrder(Tree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preOrder(node.left);
    preOrder(node.right);
    System.out.println(node.val);
}

2.4 經過一個序列構造二叉樹

下面,咱們補一個遞歸算法題,輸入一個二叉樹序列,來還原構造二叉樹,順便測試一下前面的遍歷樹的代碼,一樣熟悉了遞歸的套路後,咱們直接來寫代碼

//1.定義函數確認,只須要一個參數,即剩餘序列
public static TreeNode createBinaryTree(LinkedList<Integer> inputList) {
        //定義一個空的樹節點,此處爲了整齊劃一,在邊界和遞歸體裏面均可以用,因此寫在第一行
        TreeNode node = null;
        //2.邊界
        if (inputList == null || inputList.isEmpty())
            return node;

        //3.主要遞歸體,從鏈表中刪除並取第一個元素,構建好左右節點,最後返回當前節點
        Integer data = inputList.removeFirst();
        //data,主要是異常值判斷,前面已經判斷過鏈表爲空了
        if (data != null) {
            node = new TreeNode(data);
            node.left = createBinaryTree(inputList);
            node.right = createBinaryTree(inputList);
        }
        return nod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前序遍歷序列
        LinkedList<Integer> inputList = new LinkedList<Integer>(Arrays.asList(new Integer[]{3,2,9,null,null,10,null,null,8,null,4}));

        TreeNode node = createBinaryTree(inputList);

        //前序遍歷
        System.out.println("前序遍歷:");
        preOrder(node);

    }

3. 總結

如何寫好遞歸,就三步,首先確認函數的輸入值,返回值,即函數自己要作什麼功能。其次,判斷邊界,將能夠想到的邊界都寫一下。最後寫遞歸體,包括函數返回值,而後回去檢查邊界,對邊界增刪改查。

ps: 更多的狀況下,只是沒想好算法是怎麼樣,若是想好了,可以用模擬法,把整個圖畫出來,寫代碼就參考本文,便可一鼓作氣。。。
吳邪,小三爺,混跡於後臺,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小菜鳥。
更多請關注
fil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