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角度解構雲計算,商業驅動or技術驅動?

從雲計算的使用者到雲服務的輸出者,大多互聯網公司在過去一年完成了角色的轉換,也讓雲計算的將來更加撲朔迷離。不過,拋卻進入時間這個評判因素,單從技術和商業化的角度來解構雲計算的話,對於雲計算的格局以及將來可能的競爭局面,彷佛並不是那麼模糊不清。
第一類玩家:商業驅動技術
以前在互聯網圈流行着這樣一個段子,如何打造一個牛逼的產品,在研發、產品、投入等都不給力的狀況下,最後的擔子竟然落到了公關頭上。事實上,雲計算行業也存在這樣的玩家,更準確的形容是商業驅動技術的類型。簡單來講就是,先在商業上畫一張餅,而後將一個個設想落地。
早期的雲計算創業者大多屬於這一類型的玩家,結局也大多有兩種,一類被看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另外一類則成了投資者和媒體眼中的騙子。
好比說Nebula公司就是典型的失敗者。成立於2011年的Nebula有着其餘競爭對手羨慕的背景,其創始人Chris Kemp正是OpenStack項目創始者之一,團隊中還有多名來自Anso實驗室、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團隊的核心成員。更重要的是,Nebula有着清晰的商業目標,即致力於把OpenStack的好處帶給企業。但在2015年4月份,Nebula卻悄然宣佈倒閉,究其緣由不外乎開源雲市場的發展速度遠低於預期,Nebula的用戶數量、資金迴流、市場規模等同商業化目標脫軌,最終投資者對其失去信心,由於資金鍊斷裂被市場所淘汰。相似的還有國內的創宇雲、DotCloud等等。
固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案例,在SaaS領域被譽爲神話的Salesforce,在國內小露頭角的IaaS平臺Ucloud,以及豪賭雲計算的成功案例Adobe,不一而足。
第二類玩家:技術驅動商業
先進行技術積累、實踐,再進行商業化嘗試,彷佛是一條自然的成長路線。可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技術驅動商業多半淪爲了營銷口號,而對技術積累的理解,要麼拿創始團隊或項目負責人的我的經歷背書,要麼多則一兩年少則幾個月的技術試水,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驅動商業」成爲雲市場上的少數派。
即使如此,在2016年先後正式進入公有云市場的玩家中,開始出現這一類型的玩家,較爲知名的有相繼在去年才全面發力雲計算的百度、網易等。
按照李彥宏的說法,百度要將十幾年藏在後臺的雲計算技術開放出來,並在2016年完成了雲計算業務的改名、三大平臺解決方案等一系列動做。無獨有偶,網易雲也是技術開放的忠實擁躉,在其所發佈的諸多場景化雲服務中,網易易盾和郵箱、新聞、電商等領域積累的反垃圾經驗不無關係,網易雲信得益於在IM通信領域的深厚積累,網易蜂巢則能夠看做是多年在數據、運維、架構等技術總體的對外輸出。也就是說,這些雲廠商雖然商業化的程度比較晚,倒是最先接觸雲計算並使用雲計算的玩家。優點在於對雲計算的應用、實踐等過程當中解決了一系列的痛點,不利的一面是,在雲計算行業仍然是一個生面孔,且在總體規模上較競爭對手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華爲、思科等早先集中在硬件領域的雲計算廠商也能夠歸爲此類,甚至於一直在作「管道」生意的運營商們。須要說明的是,技術驅動商業的模式不是遲到的象徵,更不是在競爭中不足表現的藉口。
第三類玩家:技術商業並驅
一面是技術研發,一面是商業拓荒,亞馬遜、微軟、阿里等雲計算市場的早期進入者大多面臨着這樣的困局。代價在於,將雲計算概念落地勢必會面臨着這樣或那樣的技術突破,以及不少彎路。回報也一樣豐厚,這些玩家大半成了媒體眼中的巨頭,至少在市場份額和規模上如此。
不難發現,這類玩家有三個共同特色,即基礎雲服務爲核心、向平臺化發展、開放和國際化。
舉例來講,不論是亞馬遜、微軟、谷歌仍是國內的阿里、騰訊,無不在數據中心方面跑馬圈地,特別是阿里雲、騰訊雲在2016年在海外建設數據中心以後,雲計算的全球化標籤日益明顯。一方面,這類廠商一直走在雲計算基礎服務的前沿,並參與制定了雲服務的相關標準,在人工智能、認知計算等領域動做頻頻,不肯錯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趨勢。致使的結果就是,亞馬遜AWS在IaaS層面的市場份額高達45%,阿里雲也在國內一家獨大。另外一方面,在商業化的探索上,這些廠商已經從最初的計算資源,經過行業解決方案或相似的服務模式打包更多的PaaS或SaaS服務。這一方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奠基了技術商業並驅的服務模式,那就是平臺化,在基礎雲服務至上吸引了大批的PaaS、SaaS及其餘服務,更準確的說是以基礎服務爲核心的「應用市場」。
能夠看出,第一類玩家眼中的雲計算是機會,既是成就本身商業夢想的機會,也是變革IT格局的機會;第二類玩家將雲計算看做載體,知足了優點服務的對外輸出,也知足了佔領企業級客戶的夙願;第三類玩家認爲雲計算是趨勢,是延續自身「巨頭」地位的趨勢,也是IT行業發展的必然。誠然,很難從模式上評判孰是孰非,這極可能是雲計算行業在必定時間內的競爭格局,而對於雲計算的將來,毫不是按照時間來論資排輩的。
雲戰爭的生存條件:價格、安全、品質
儘管雲計算還處於起步階段是不爭的事實,綜合上述三類玩家以及背後上百家雲計算企業而言,這個市場已經略顯擁擠。以往對雲服務競爭力的判斷多少處於企業背景、進入時間、規模等做爲考量,而從近兩年表現出的趨勢來看,在即將到來的「雲戰爭」中,價格、安全、品質將成爲適者生存的三大條件。
做爲規模戰的延續,雲計算在2016年的價格戰愈演愈兇,在2017年剛剛開始就有一些玩家試圖經過降價來掀起新一輪的價格戰。在很大程度上來講,價格仍然是吸引創業者、中小企業用戶的重要因素,圍繞雲服務的價格戰仍將持續下去。所不一樣的是,此前雲計算的價格戰主要集中在雲存儲、雲主機等基礎服務方面,而在將來,朝着平臺式發展的第三類玩家和試圖彎道超車的第二類玩家,或將加大價格戰的範圍,好比總體的解決方案、服務打包銷售等等。
然而對於大中型企業客戶以及政企來講,在價格因素以外,安全和品質還是舉足輕重的衡量標準。尤爲在壟斷性和指標性明顯的金融領域、對信息安全要求苛刻的傳統企業等等,而在網絡宕機、數據泄露、DDOS攻擊等屢有發生的狀況下,中小企業用戶也開始關注雲服務的安全性。就目前來講,在公有云以外出現了安全性更好的私有云、混合雲等服務模式,也出現了阿里雲盾、網易易盾等專一互聯網安全的雲服務。
服務品質彷佛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有着穩定性、安全性、易用性、客戶服務等諸多標準。顯然,這個看似沒有標準答案的條件已然引發了雲服務廠商的關注,好比優化服務架構、提供7*24小時服務、細化服務品質等等。好比說在提供計算資源的同時,提供更人性化的性能監控、負載均衡、日誌服務、備案系統等,不一而足。
總的來講,雲計算「霧裏看花」的時代已通過去,在日漸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時間上的優點已經無從談起,所謂的遲到者也成了一個僞命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