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1.0——在1993年6月做爲互聯網工程工做小組(IETF)工做草案發布(並不是標準):css
HTML 2.0——1995年11月做爲RFC 1866發佈,在RFC 2854於2000年6月發佈以後被宣佈已通過時html
HTML 3.2——1997年1月14日,W3C推薦標準html5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薦標準編程
HTML 4.01(微小改進)——1999年12月24日,W3C推薦標準跨域
HTML 5——2014年10月28日,W3C推薦標準[4] (詳見本處參考資料)瀏覽器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發佈,基於嚴格的HTML 4.01語法,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標準。服務器
① 語義特性(Semantic)ide
HTML5賦予網頁更好的意義和結構。佈局
② 本地存儲特性(OFFLINE & STORAGE)性能
基於HTML5開發的網頁APP擁有更短的啓動時間,更快的聯網速度,這些全得益於HTML5 APP Cache,以及本地存儲功能。
③ 設備訪問特性 (DEVICE ACCESS)
從Geolocation功能的API文檔公開以來,HTML5爲網頁應用開發者們提供了更多功能上的優化選擇,帶來了更多體驗功能的優點。HTML5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數據與應用接入開放接口。使外部應用能夠直接與瀏覽器內部的數據直接相連,例如視頻影音可直接與microphones及攝像頭相聯。
④ 鏈接特性(CONNECTIVITY)
更有效的鏈接工做效率,使得基於頁面的實時聊天,更快速的網頁遊戲體驗,更優化的在線交流獲得了實現。HTML5擁有更有效的服務器推送技術,Server-Sent Event和WebSockets就是其中的兩個特性,這兩個特性可以幫助咱們實現服務器將數據「推送」到客戶端的功能。
⑤ 網頁多媒體特性(MULTIMEDIA)
支持網頁端的Audio、Video等多媒體功能, 與網站自帶的APPS,攝像頭,影音功能相得益彰。
⑥ 三維、圖形及特效特性(3D, Graphics & Effects)
基於SVG、Canvas、WebGL及CSS3的3D功能,用戶會驚歎於在瀏覽器中,所呈現的驚人視覺效果。
⑦ 性能與集成特性(Performance & Integration)
沒有用戶會永遠等待你的Loading——HTML5會經過XMLHttpRequest2等技術,解決之前的跨域等問題,幫助您的Web應用和網站在多樣化的環境中更快速的工做。
詳情贈上一篇詳解:http://blog.csdn.net/gane_cheng/article/details/5281911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05968
預知後事,請點擊上面連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