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星|《覆盤+:把經驗轉化爲能力》:信息濃度低,案例牽強,沒有實際改進案例

覆盤+:把經驗轉化爲能力(第3版)安全

做者嘗試把覆盤做爲一個有別於項目後總結的手段,花了30%的篇幅反覆強調覆盤跟總結不一樣,跟戴明的PDCA環不一樣。我認爲這一部分太牽強。到了後面部分,提到谷歌的OKR,做者直接就把OKR的總結部分等同於覆盤了,由此推導出谷歌也在使用「覆盤」這個工具。工具

後面的部分介紹覆盤的具體步驟,在企業內長期堅持覆盤的經驗與案例。具體步驟部分,信息濃度過低。經驗與案例部分一樣比較虛,最大的一個案例仍是20年前聯想的ERP項目,做者認爲覆盤是這個項目成功的關鍵,我讀後認爲書中給出的信息不能推導出這個結論。學習

書中提到萬達也常常作覆盤,列了很多工做流程之類的東西,可是惟一的案例是王健林在內部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的一個改進,由此推斷出王健林很是重視覆盤。3d

講美軍的ARP的時候,從其餘書上找出來幾個美軍經過覆盤後找到的有效改進點。相信做者要是經歷過覆盤的實際有效案例,必定會列出來。實際在書中沒看到。blog

書中說做者作過柳傳志業務助理,從書中的聯想ERP項目的內容來看,做者對這個項目很是生疏,相關資料都要從網上找,幾乎沒提到公開資料以外的信息。書中提到聯想的時候也基本是從其餘出版物中找參考資料。進程

整體評價2星,不推薦閱讀。事件

如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號後面是kindle電子版中的頁碼:get

1:組織學習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曾講過,從本質上看,咱們人類只能經過「試錯法」(try-error)進行學習。#552工作流

2:在美國,最先採用覆盤的是美國軍隊,它們將其稱爲「行動後反思(ARR)」。美國陸軍對AAR的定義是「對一個事件的專業討論,以績效表現爲核心,重點放在幫助參與者本身發現發生了什麼,爲何發生,如何保持優點以及改正缺點」。#687class

3:與AAR在本質上相通的相似實踐包括「項目回顧」(project retrospect)以及「知識收割」(knowledge harvesting)等,也在很多企業中獲得了應用,並有日益重要和普及的趨勢。#696

4:抵抗。在一次AAR中,士兵們注意到,在那個地區沒有狗,當地人對軍警所用的德國牧羊犬很是恐懼。他們建議,也許應該更多地使用警犬。在下一個城鎮,他們把警犬放在前面,對方很快放下了武器。#734

5:值得說明的是,通過海地維和任務AAR機制所獲得的經驗教訓,已成爲美軍此後執行相似行動的基本規範。而AAR機制也成爲美陸軍部隊文化的一部分,加強了總體的做戰能力。#770

6:在聯想,選擇幹部的標準之一是「有很強的總結反思能力」,其基本要求就是「不犯曾經犯過的錯誤」。公司能夠給員工「交學費」,但不能從錯誤中學習,是不會被承認和重用的。#822

7:由於我的覆盤不免陷入思惟盲區,有時候找一個學習過覆盤引導的教練,讓他經過結構化提問的方式,幫助本身進行復盤,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1101

8:所以,項目覆盤的結構在許多地方與過後回顧是相似的。歸納而言,要討論下列議題。·重溫項目的目標和交付成果。·看看過去哪些事作得比較好,多問幾回「爲何」。·看看哪些事能作得更好些,多問幾回「爲何」。#1528

9:因而可知,按期進行復盤,是谷歌管理體系運行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與OKR緊密結合,造成一個開放、透明、閉環的信息反饋機制。#1689

10:如上所述,覆盤的目的在於讓團隊從行動中學習,但許多人並不這麼看,他們作覆盤的目的就是證實本身是對的或者沒錯。在我看來,這實際上是自欺欺人,徹底不是一個適宜的學習態度。#1855

11:就個人觀察,在團隊研討中,常常出現「話太多」「不參與」「老打岔」「放毒氣」「起衝突」等各類問題,有的人蔘與過分,試圖主導討論的進程,想方設法說服他人接納本身的觀點,有的人牢騷滿腹,有的則一聲不響。面對這種種「衆生相」,覆盤引導師應妥善應對,#2262

12:可是,Signet諮詢集團的調查所顯示,「許多試圖學習和應用AAR的努力都失敗了,由於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這種生動實踐簡化爲一種枯燥乏味的技術」。#2306

13:基於我我的十餘年推廣覆盤的觀察,許多引入覆盤方法的企業,大都能快速見效(由於這種方法的確簡單明瞭、易於上手),可是,真正可以推廣開來,長期堅持下去,並造成習慣的,並很少見。#2308

14:在覆盤的基礎上,美軍創建了「經驗學習中心」(CALL),從各個單位收集AAR獲得的經驗教訓,並進行加工、整理,再分發、傳播出去,#2764

15:世界咖啡匯談(worldcafedialogue)是一種集體對話、交流方法,其核心在於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氛圍,讓參與者敞開心扉,針對特定的問題展開深度對話和交流,從而實現「意義的流動」。世界咖啡匯談是進行深度對話、激發集體智慧的有效方法。#2924

16:因爲頭腦風暴法會議組織起來比較自由,尤爲是成員的參與度良莠不齊:有的人過於積極,有些人沒有太多貢獻。爲此,在標準頭腦風暴法的基礎上,人們作了不少改進,「團體列名法」就是其中之一。#2948

 

 

 

 

 

 

 


 

 

2018左其盛好書榜(截至9月15日)

 2018左其盛差評榜(截至9月15日)

 2018讀過評過的書321本(截至9月15日)

 個人686篇圖書點評(截至9月15日)

 更多良心書評參見個人公衆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