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程序員深談實錄,那些你關心的話題都聊到了

更多精彩盡在原文地址

iOS開發之家

小包是1983年生人,在IT領域工做了12年,目前在一家民營上市公司作高級Android開發工程師,最近有點倦怠,感到職業發展遇到了瓶頸,想轉型項目管理或產品管理,不知道怎麼作,經過在行APP搜索「安曉輝」找到了我。程序員

聊了一下子,我知道,小包的工做內容,主要是Android系統應用開發和移植,介於Android應用開發和Framework開發之間。面試

我問小包:「是什麼緣由讓你想轉型?」算法

小包:「一方面是由於如今的工做,沒什麼向上發展空間,有點倦怠;另外一方面,是大齡程序員的中年危機。」編程

我:「在你目前的公司,有向上空間嗎?」swift

小包:「要說有,仍是有的,估計2年左右,不過這兩年績效都要比較好才行。」數據結構

我:「在你身邊,與你同齡或比你大兩三歲的開發者,有嗎?」架構

小包:「有二、3我的吧,比較少。」學習

我:「你以爲這是爲何?或者,你怎麼看待大齡開發?」網站

小包:「大齡程序員,除非掌握核心技術,通常的應用開發會有嚴重問題。比方說,公司招聘時會有年齡限制,要求35歲如下,我年齡已經超了,如今找工做就很尷尬。再比方說,大齡程序員家庭壓力、經濟壓力都比較大,不能加班,與年輕人比沒什麼優點。」編碼

我:「大齡程序員的優點是什麼?」

小包:「大齡的優點,應該是經驗吧。」

我:「你這方面的優點體現出來了嗎?」

小包:「沒有,體現不出來。我作的事情,工做兩三年的人也能作。」

我:「你所在的部門,所在的項目,是公司的核心嗎?」

小包:「公司剛在咱們這個城市成立,核心項目還沒過來吧。」

我:「你在開發方向上有這麼多年經驗,想過繼續在這個方向上再挖掘一下嗎?」

小包:「向上往應用層發展吧,我沒什麼完整的應用開發經驗,沒競爭力。往底層發展吧,技術自己有點難,年齡大了,有點力不從心。並且,我也擔憂,萬一公司這方面不景氣,未來再換工做,咱們這個地方,同類型的工做很差找。如今看來,就是華爲等幾家公司,華爲吧,我年齡超了,學歷也不夠。」

我:「那別的轉型方向,你想到了哪些?」

小包:「項目經理或者研發經理吧。」

我:「像你作Android手機ODM方案,應該有接觸到項目經理,瞭解他們嗎?」

小包:「公司也有項目經理,不過和他們聊的很少。」

我:「手機方案的項目經理,管理完整的項目,對內會銜接軟件研發團隊、硬件開發團隊,對外會對接客戶、元器件供應商,他把控的是整個項目的運行情況。你是想作這樣的項目經理嗎?」

小包:「不是吧,我主要作開發,我看招聘網站上有的職位寫的是‘APP開發經理’。」

我:「APP開發經理,更多的是研發團隊和項目在軟件方面的工程管理,他的角色,通常是對內的事情較多。」

小包:「我說的應該是這種。不知道要怎麼才能轉型到這個角色?有什麼策略?」

我:「有四種人比較容易成爲管理角色的。第1種是技術最強,別人搞不定的疑難雜症他都能手到病除,不只團隊裏的小夥伴們都把他供爲大神,客戶更是離不開他,讓他帶人,帶團隊,帶項目,瓜熟蒂落。這也是程序員最多見的轉型管理角色的策略。第2種是最能熬的人,技術也不錯,但也說不上多出色,但別人都離職了,就他還在,對業務、技術債、項目情況、公司情況,都很是清楚,那對公司來說,要填補管理空缺,他就是最合適的人選。第3種是和領導私交最好的,領導高升了,或者新開產品或項目了,他很容易被提拔。固然這類人,技術也要還能夠,否則不服衆。第4種是情商最好的,特別善於表達,能用各類有效的溝通方式把問題講清楚,平衡各方關係,那領導就傾向於把團隊交給他,由於領導以爲情商較高的人才能作好管理。」

小包:「安老師你當年是走的哪條路成爲管理者的?」

我:「我待過的幾家公司,都是三兩百人那種,我通常都是研發團隊裏技術最強的,走的是第1種路線。」

小包:「安老師你以爲我應該走哪一種策略?」

我:「你本身以爲呢?」

小包:「三、4都不太適合我。2吧,也說不來,我所在的分公司是才成立的,項目也很凌亂,感受還沒穩定下來。第1種策略吧,又回到了以前說的了,往底層,有點吃力,並且看樣子還得幾年……」

我:「若是跳槽,好比說應聘你看到的APP開發經理,你以爲本身能夠嗎?」

小包:「我如今沒有管理經驗,恐怕很難經過。」

我:「那對你來說,怎麼作比較合適?」

小包:「看起來仍是在公司內爭取向上發展爭取把握新機會更現實。」

我:「一般,一家公司在招募研發經理之類的角色時,每每會看你有沒有相關經驗,那你以前沒作過,就沒經驗,那就很難抓住這樣的機會。因此對咱們來說,在公司內努力把握各類機會力爭上游走向管理崗位,就是最現實的策略。當你有了管理經驗,一方面能夠在公司繼續向上發展,或者擴大管理範圍,另外一方面,到外面尋找管理角色也更容易。」

小包:「嗯,是,是這樣,看來我目前最好仍是留在公司找機會。那安老師,從開發轉管理,有什麼風險,或者困難,或者說,要注意的地方?」

我:「從開發轉管理,有四個方面須要注意。第一,作開發時是一我的,作好自我管理就好了,作管理後,是帶領一羣人,一個團隊,要把本身當成催化劑,當成服務角色,服務好整個團隊,把團隊績效搞起來,要忘掉本身,不要凡事都想本身搞定,都想本身出風頭,要讓團隊好,團隊好,你就好。第二,作開發時,是以事情爲中心,以開發任務爲中心,搞定任務就萬事大吉,作了管理後,要增長一個維度,要關注人,這我的怎麼想、他爲何在這裏、他有什麼訴求,你都要琢磨,否則你就很難激勵他出成績。第三,要以結果爲導向,過程不重要,努力不重要,加班也不重要,有結果最重要,面向結果,承擔責任。第四,要儘快補齊目標分解、計劃、溝通、一對一談話、激勵等各項管理能力,不要以爲管理是天然而然就會的事情,要有意的學習和訓練。」

小包:「明白了。但是我總是擔憂本身的年齡,假如過幾年,我仍是沒轉型成,那就很尷尬了。」

我:「年齡確實是個問題,但其實大齡程序員也有好多策略能夠打造本身的優點的。」

小包:「我能想到的,就是經驗,經驗又每每體現不出來……安老師以爲,大齡程序員,還能夠怎麼創建優點?」

我:「大概有5個方向吧。第1個,讓本身在某個領域或細分方向變資深,成爲專家級人物,能夠解決更難、更復雜的問題。這樣的人是很稀缺的,很值錢。第2個,在你的組織中,團隊中,成爲對什麼都門清兒的人,業務、技術、項目情況、遺留代碼等,都弄得很清楚,這樣你也是很是有價值的活化石,年輕人沒法在短時間內替代你。第3個,提高本身的高度,站在更高的維度上看問題,好比作架構、作設計、從全局層面解決複雜問題。這個時候,你想得更多,作得更少,作得更好,避免了與剛入行三兩年的年輕程序員在編碼方面的體力化競爭。第4個,構建多維度競爭力。你想一想,剛入行沒多久的程序員,作的最多的是什麼?編碼。對吧。他們是別人的手,忙於寫代碼,聚焦在技術實現上,無暇顧及其餘方面的能力提高,或者也看不起諸如業務、溝通、講授、反饋等這些看起來比較虛的能力。但實際上,這些東西是人和人之間協同工做所必須的,可以從另外的角度更好的促進問題的解決。由於項目發展到必定階段,不多是技術的問題,更可能是業務的問題、人的問題、團隊的問題。若是咱們能培養編碼以外的多種能力,好比業務分析、溝通、反饋、目標管理、計劃、演示、激勵等等,那咱們就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擁有更強的綜合競爭力。第5個,實際上是一種意識的轉變,你要意識到,工做不是你的所有,不是你全部的價值,你還能夠在工做以外構建其餘價值點,好比經過輸出創建影響力、好比構建其餘的人際圈子,這樣咱們能從多個角度觀察這個世界,也能更好的應對相似裁人這種黑天鵝事件。」

小包:「嗯,確實是這樣,好像路還挺多的。不過我常常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受,我如今有老婆孩子,家裏很須要我,感受沒時間沒精力持續學習提高……不知道安老師怎麼平衡家庭和工做的?」

我:「其實我以爲家庭和工做並無絕對的平衡,也不存在一種固定的策略,你照着執行,就能保證工做和家庭的平衡。」

小包:「可加班多了,就會影響家庭啊,照顧家裏多了,工做上花的精力就會少啊。」

我:「沒錯,現實是這樣。因此這個平衡,實際上是動態的,分階段的。好比這段時間老婆懷孕了,那你天然要早早下班回家,作飯,照顧。好比另外幾天公司項目要交付趕進度,那你和家裏商量下,加加班,也沒什麼問題。因此,我以爲最重要的一點是——本身要創建一個喊停的機制,能讓本身週期性的停下來審視本身的生活現狀,本身工做如何、老婆是否須要更多照顧、孩子有沒有什麼狀況等,而後根據這個檢視的結果,當即作出調整,這樣就能夠比較好的讓本身的工做和家庭協同起來。好比每週固定兩個時間來思考這些事情,每週3、週六早上來琢磨,這樣就不至於在加班的路上陀螺般的旋轉不停,無暇思考,失去對家庭情況的感知。」

小包:「嗯,是個辦法,我能夠試試。」

若是你依然在編程的世界裏迷茫,不知道本身的將來規劃,小編給你們推薦一個iOS高級交流羣:458839238 裏面能夠與大神一塊兒交流並走出迷茫。小白可進羣免費領取學習資料,看看前輩們是如何在編程的世界裏傲然前行! 羣內提供數據結構與算法、底層進階、swift、逆向、整合面試題等免費資料 附上一份收集的各大廠面試題(附答案) ! 羣文件直接獲取 各大廠面試題

iOS開發之家

推薦文章

【重磅來襲】史上最全iOS面試題及答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