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會說,若是把本職工做作到極致,那麼就不須要副業了,這話也有道理,由於幹活的方式是相通的,若是本職都是得過且過地敷衍,那麼就別再提副業了。程序員
不過我見識到的一些大神,在公司是頂樑柱,同時也有本身的書和本身的視頻,而本身的公共號和博客裏有不少粉絲。也就是說,擴大本身影響面後,可能能幫本身找到更好的掙錢機會。本文將從寫書和錄視頻兩方面入手,和你們聊聊作副業這個主題。面試
就拿適合程序員乾的,好比開專欄,當有3年經驗升級到高級開發後,便可分享項目經驗或技術文章。算法
或者給公衆號投稿,或者給知識收費平臺投稿,門檻雖然有,但有3年經驗的程序員通常也能行了。架構
再如寫書,或者叫編書,我就見過在校學生跟着導師乾的,當有3年經驗後,寫本書,只要用心,不成問題,並且讀者讀了之後還會有收穫。機器學習
再如作視頻課程或者線上課程,只要用大概1年時間精通某領域了,好比熟悉Netty底層代碼,也能夠作了。分佈式
給公衆號或知識收費平臺投稿,掙點稿酬,這類積極向上的作法本人一向鼓勵,但這塊相對難度不高,本文不詳細說明。而作線上線下培訓,這類活收入高,但要求也高。當程序員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能夠考慮出書或者出視頻了。本人以前就所以兩次成功跳槽到互聯網公司和外企,也所以有機會作線下培訓。 學習
在本文的後面部分,就講講述出書和錄視頻的注意事項,收入水準和由此獲得的收穫,其中不乏內幕,你們能夠當故事聽,也能夠照着作。 大數據
我在博客園裏,就有很多出版社編輯和圖書出版公司工做人員和我溝經過寫書的事,我想你們也必定遇到過。我不知道(或者裝做不知道)圖書出版公司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否掙錢。網站
雖說世艱不拆,但想出書的朋友有權利知道從兩種渠道出書的差異,而後在此基礎上作出適合本身的選擇。視頻
可能有些圖書出版公司會這樣說他們和出版社的差異,出版社負責出版,圖書出版公司負責策劃,但出版社也有策劃編輯。並且,最終決定書可否出版的,是出版社。或許有圖書出版公司的工做人員會說,他們作了不少年,積累了不少策劃爆款書的經驗。這點無可置疑,不過出版社的編輯也有指標,他們絕對也有打造爆款的動機和經驗,並且,一旦在出版社出了爆款書,必定能經過銷量乘以版稅的方式讓做者得利。
論稿酬的話,出版社通常會給8個點的版稅,若是是資深做者或者行業大牛,還會更高,但至少我聯繫過的圖書公司工做人員,通常給的是8個點,也有的是按千字/xx元給。
再論稿酬的支付方式,出版社通常是出版後給一部分,之後按再印時間或按必定週期陸續給,圖書公司的話,有可能會出版後給清,本身先壓一部分錢,而後再從出版社拿,因此從支付週期上來看,圖書公司若是用這種方式,可能有一點優點。
再論對圖書的要求,出版社的編輯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最終能影響出版的,而既然有些圖書公司會說自身含有策劃爆款書的經驗,我就不知道審稿時意見是來自出版社仍是自己,仍是這句話,只有出版社的編輯能決定書是否能出版。
個人第一本書就是經過圖書公司出的,那位工做人員態度很好,當我中間有困難時也會及時指導,在爲圖書公司考慮的同時也能兼顧個人感覺和利益。
相反,這裏就姑且先不論個別圖書出版公司欺生壓稿酬過低的事了,畢竟這還算兩廂情願。若是有些圖書公司的人動輒指摘做者,態度高高在上,或者無節制地催稿,或者在寫書過程當中爲了不風險額外讓做者多幹沒必要要的活,或者做者稍有本身的想法就大加撻伐,或者做者自帶流量,書暢銷很大程度是做者的緣由,但圖書公司仍是給與較低的稿酬,那麼你們能夠直接找出版社的編輯。我就見過不少新手做者同出版社編輯合做成功的先例。相反,哪怕和圖書出版公司合做,動手寫書前,也得搞明白上述事項。
論計算機圖書,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出版社有清華,機械工業,電子和人郵這四大出版社,而其它出版社也會有暢銷書,也能合做,各出版社的官網上通常都有聯繫方式。
好比要出一本書,首先是和編輯溝通選題方向,好比Python大數據,或者Python機器學習等,出版社的編輯因爲一直在作,因此知道目前哪些領域的書好作,而後再結合做者的專業範圍,定個方向,好比定下Python大數據分析方向,隨後就擬定大綱寫樣章。出版社編輯認爲能夠,就會定約稿合同。從和編輯開始溝通到肯定約稿合同,快的話一個月,甚至兩三星期都行。
隨後按章節寫,大概平均每3個星期一個章節,約30個字,一本書平均是350頁,估計須要36周,也就9個月,這是平均天天寫1個小時的進度,若是以後熟悉了,再多用點時間,估計從開始寫到交稿,是半年左右,說實話,這段時間很難熬。從交稿到最後編輯審稿完成,估計是1個月,中間或許會有修改。
若是直接和出版社編輯溝通,中間每寫好一個章節就能夠給編輯審閱,這樣最後修改點會比較少,退稿風險也比較小。若是合同是同圖書出版公司籤的,我最近都是直接和出版社聯繫,因此不敢擅擬,也不知道最後審稿階段,退稿的可能性大不大。
至於稿酬,是版稅乘以銷售數量印刷數量,假設350頁的書是70,版稅是8個點,還有扣除稅,算下來一本書約5塊,第一次印刷通常是2500本,也就是說,至少收益12000+,這個是半年到8個月左右的收益,算下來每個月估計能有1.5到2k。若是是資深做者,出的書能2到3次印刷,那麼月入估計能有5k左右,若是做者自帶流量,那收入就更多了。
哪怕錢很少,但一旦有本有ISBN號的書,我的的收穫仍是比較大的。我本身是面試官,因此知道,有本書和有專欄有公共號,份量絕對不一樣,甚至我還知道,有些小公司,本身出的書是免面試的通行證,而在一些大公司的面試裏,有本書,面試的問題絕對能少不少。並且,一旦有了本身的書,再到某些視頻網站,或者培訓學校尋求合做的時候,所受的待遇絕對不一樣,這點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我這幾年出了很多的書,給個人感覺是,經過長時間(通常半年)持續關注和集中精力寫書,很是能提高個人堅定作成事情的意志力和管理時間的能力,哪怕出書沒錢,能讓我擁有這兩種能力,我也感受值了。
好比我前一段時間在互聯網公司,基本上是995,週末有時還有一天得加班,但爲了把事情作好,有時候真的是擠時間,好比上班前用半小時,晚上下班後再擠出半小時甚至就一刻鐘,當時若是我用這段時間玩遊戲或者看片,估計很快也就過去了。再如,有些選題,出版社是否定同出於兩可之間,我會積極和編輯溝通,修改大綱或選題方向,或者修改文字,最終推進這本書順利出版。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1年多之後,如今發現本身想要懶散的慾望也少了不少,並且不斷地利用碎片時間,作事情也更有了效率。平時上班時,雖然有時候也想偷懶也會偷懶,但整體來講,幹活的效率提高很多,遇到一件事,也不會想之前那樣「得過且過」或者「不關我事,高高掛起」,而是想辦法積極推動。後來當我接觸了更多的事情更多的活,還真發現不少時候,技術因素卻是次要的,關鍵還得靠這種積極推進的意志力,這也算是種額外的收穫吧。
錄製視頻,你們每每想到的是系列課,好比慕課網或極客時間裏的系列課,裏面講課的都是大牛,好比我領導丁雪豐就在講Spring Cloud。
但有了必定的技術積累照樣能夠錄製視頻,並且有些視頻網站未必要錄製系列的課,只要把一個方面講透徹便可。這裏我列些能夠錄製視頻的選題(都通過和視頻網站確認承認)。
1 分佈式組件方向,好比Netty,能夠講底層,通信協議,半包粘包,問題排查,總之只要把一個組件講透,能幫助讀者入門並幹活,最好還能解決實際問題,就是一個好的視頻。
2 好比個人老本行面試方向,就講如何幫助初級程序員或高級程序員提高面試技能,能幫助他們找到好工做。甚至就講Netty或算法等某個面試點的技巧也行。
3 架構類的,好比Spring Cloud的組件集羣如何搭建,如何部署到Docker平臺上。
從以上的選題來看,錄製視頻並非遙不可及的,只要花費點精力,照樣能夠作到。當有本身錄製的視頻後,再有大公司光環的加成,去和視頻網站談系列課,就比較容易了。
平均算下來,每錄製10分鐘的視頻,準備時間(準備稿件代碼和ppt等)約是2個小時,錄製時間在半小時左右,收益看不一樣的平臺,從1k到5k不等。若是是系列課,大概每30分鐘準備8小時,按20課算的話,準備加錄製大概是1個月,這個收益就難說了,通常的話也能以萬計了。
若是是比較深的知識,好比Nginx底層細節以及企業級項目應用,靠20到30結課,收入10萬+也並不是不可能,而有這麼多的收入,準備時間最多也就是2個月。
也就是說,哪怕是不能系列的視頻,錢也比較多,若是視頻剛好暢銷,那麼我的的知名度也能大大提高。那麼。 怎麼找能錄製視頻的渠道?和出書同樣,到各大官網上找聯繫方式,經過這再和相關人員溝通選題等。
本文僅僅詳細給出了出書和錄視頻的實施方法,但適合程序員的營收方式毫不止此,若是再結合些商業模式,經過各類途徑,努力一番後月入10萬也是有可能的。
但無論是經過什麼渠道,都不多是一蹴而就,每每會走彎路甚至會經歷蹉跎。並且掙錢的技術和技能都是邊嘗試邊實踐邊積累的,咱們一方面不能等到十全十美了再作,在任什麼時候間點任何技術程度時都要有闖勁。另外一方面,在遇到挫折時也只能咬牙堅持,而不是稍有不順稍遇冷眼時就半途而廢。
這樣的話,至少天天,每個月和每一年都會有進步,若是運氣好些遇到貴人或者好的商業模式,甚至月入過10萬也纔是個起步。最後但願本文給出的方法能幫助到你們,也祝你們在探索高收入的道路上一路順風。
若是你們感受本文有幫助,請推薦本文,也歡迎你們經過評論來交流。
版權說明:
若是要轉載本文,請先經過站內信或評論徵得本人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