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建yum倉庫,分別爲網絡源和本地源
網絡源建立:首先確保當前主機能正常訪問外網
(1)、建立 /etc/yum.repos.d/centos.repo 文件並編輯以下:
[base]
name=Base Repo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centos/7.8.2003/os/x86_64/
gpgcheck=0
enabled=1apache
[epel]
name=epel 7 Release 7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epel/7/x86_64/
gpgcheck=0
enabled=1
(2)、執行 yum repolist命令下載更新
本地源建立:利用裝機時自帶的光盤製做本地yum源
(1)、首先建立出光盤須要掛載的目錄及文件: mkdir /media/cdromvim
(2)、掛載本機光盤到對應目錄:mount /dev/sr0 /media/cdrom/windows
(3)、建立/etc/yum.repos.d/eryuan.repo 文件並編輯以下:
[OHH]
name=eryuan
baseurl=file:///media/cdrom (指定源的路徑爲本地光盤的掛載點)
gpgcheck=0
enabled=1
(4)、執行 yum repolist命令更新以下:centos
二、編譯安裝http2.4,實現能夠正常訪問,並將編譯步驟和結果提交。
(1)、本身試驗是在centos7上部署,首先到Apache官網下載相關源碼安裝壓縮包到windows,而後使用rz -E命令將下載的壓縮包上傳至主機root用戶/目錄下或者使用xftp工具上傳。瀏覽器
(2)、將上傳的壓縮包httpd-2.4.43.tar.bz2 使用 tar -xvf 命令解壓後,進入解壓後生成的對於相關目錄:cd httpd-2.4.43 執行:./configure --prefix=/app/apache24 --sysconfdir=/etc/apache24 編譯安裝文件的安裝目錄路徑以及程序相關配置文件的配置文件存放路徑,執行過程當中可能有xxx not found 報錯,使用yum search xxx-devel 依賴包並yum install xxx-devel 安裝,直到編譯完成截至。網絡
(3)、編譯完成後能夠看到新生產的makefile文件,而後在當前目錄直接執行make命令,執行過make後,在此目錄下和server目錄下均生成了一些以.o結尾的二進制文件。app
(4)、執行make install 命令,能夠看到/app/apache24還有/etc/apache24目錄以生成編輯器
(5)、設置修改環境變量:export PATH=/app/apache24/bin:$PATH(將服務對應的路徑加入到變量)ide
(6)、運行/app/apache24/bin/.apachectl或者apachectl start 啓動腳本啓動服務工具
(7)、netstat -anpt | grep 80 查看80端口是否監聽開啓,在windows瀏覽器輸入本機ip進行驗證結果:
三、建立一個2G的文件系統,塊大小爲2048byte,預留1%可用空間,文件系統 ext4,卷標爲TEST,要求此分區開機後自動掛載至/test目錄,且默認有acl掛載選項
·(1)、先在本身的虛擬機上新加一塊20G大小的硬盤設備,添加事後到命令提示符界面執行:echo '-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命令是爲了在不重啓的狀況下從新發現加載新加硬盤設備
(2)、分區:使用fdisk命令
(3)、格式化分區建立文件系統,-b指定塊大小,-L 卷標,-m預留百分比:
mkfs.ext4 -b 2048 -m 1 -L TEST /dev/sdb1
使用blkid命令驗證:
(4)、開機掛載就要寫入配置文件中:
vim編輯器 /etc/fstab
(5)、查看是否有acl權限:
四、建立一個至少有兩個PV組成的大小爲20G的名爲testvg的VG;要求PE大小 爲16MB, 然後在卷組中建立大小爲5G的邏輯卷testlv;掛載至/users目錄
(1)、首先添加兩塊10G的硬盤
(2)、PV物理卷建立:
(3)、卷組VG建立而且設置PE大小爲16M
(4)、建立大小爲5G的邏輯卷testlv
(6)、掛載至/users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