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藍墨雲班課的翻轉課堂實踐

基於藍墨雲班課的翻轉課堂實踐

就「最近有什麼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和最佳實踐?」的疑問,鄒欣老師(博客,微博,豆瓣)說:html

最佳實踐和理論都出現了好多年, 只不過咱們不用git

教學技術和理論也同樣,好比「翻轉課堂」。賀利堅老師(博客園博客,CSDN博客,新浪博客)說一旦使用了翻轉課堂本身是不可能回到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上了,於我心有慼慼焉。web

翻轉課堂

像我在《作中學之「貓捉耗子」》所說,個人教改過程就是一個問題驅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迭代,不斷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的過程。編程

吳軍老師(微博,知乎專欄)在《如何在二流大學接受一流教育》中說:安全

首先,從優秀人才的產出來看,一流大學出的名人比例整體上比二流大學高,可是差異不是很大。微信

第二個事實是,一流大學的教授講課未必比二流大學好,或者說,它們之間的差距不在上課水平上。網絡

在二本、三本院校,若是咱們老師真正瞭解一下平時講課的效果,會意識到差得驚人!即便那些講課特別棒的老師的課堂也不例外。框架

我之前不明白:上課強調了十多遍的重點,甚至在課上告訴同窗們有些知識點必考,爲何考試時還有那麼多學生不會。後來經過過程化考覈我瞭解到:上課三週以後,很多同窗就跟不上教學進度了,而後就放棄聽課了,老師講是沒用的,他根本就沒聽,聽也聽不懂,很多同窗就期望期末老師劃劃範圍,本身背一背就經過了。而老師對這些狀況是不瞭解的。老師上課按教學進度進行,只能照顧中位學生,學的好的不夠吃,學的差的吃不下。這樣的教學只能是教過了,但效果不好。工具

經過實踐,我認爲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翻轉課堂。變老師的教爲學生的學,老師大部分精力用來監督,檢測,跟據學生的實際狀況答疑,查漏補缺。如今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法是教育的方向,這樣能夠真正的作到因材施教,教學資源給學生,學生能夠根據本身的狀況學習一遍或多遍。看到《構建之法(電子版)》中的師生關係,留做業的方式,我有了強烈的共鳴。我承認「trainer/trainee」的師生關係,我贊同要學生髮博客,我認爲老師要像鄒欣老師(博客,微博,豆瓣)老師同樣點評博客才能不斷髮現問題,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改進教學。學習

十年前,我聽一名老師說咱們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如今還在這麼說。而個人感受是相反的,個人教學效果是一年比一年強:

  • 原來他們不看教材,每週的考試,博客讓同窗們都認真學教材了
  • 原來都不動手實踐,git和代碼託管平臺讓同窗們都動手實踐了
  • 原來期末背一背就過了,如今要一分一分的掙了
  • 原來就考點知識點,如今要作項目應用了
  • 原來的做業很多同窗抄一下,如今每週要認真寫博客了
  • ...

像我在《老師能提供什麼幫助?》所說,我在初中就體會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處,學會了自學。翻轉課堂讓學生課前要自學,這樣上課就有了基礎。

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學關係,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做用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學生是主體,教師不是主體。教師的做用從「教學內容的授予者」改變爲「支撐學習的教練」,亦從「灌輸者」的角色變爲「支援者」的角色。

翻轉課堂翻轉翻轉了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師講解中心的教學只關注優才生,所謂的「差生」每每是被邊緣化的。翻轉課堂終結了這種「劃一教學」模式,實現了「協同窗習」,有助於打破劃一教學的負值或低值,發揮教學增值的效果。

藍墨雲班課試用

像《2016-2017-1 《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基礎》課程總結》總結的那樣,這些年造成了以博客園爲中心的翻轉課堂:

教學方法上,課程提倡老師作教練,學生作中學,採用教材和微課進行混合式教學,引入遊戲化理論,過程化考覈,博客驅動的做業,git驅動的代碼實踐等。

教學方法

2014年,經由周筠老師(知乎,微博,豆瓣)認識了孟寧老師(微博)老師,用孟老師的MOOC翻轉,效果奇好。經過給孟老師當助教,我知道了網易雲課堂。這時我聯繫網易雲課堂,他們開始對老師收費了,還奇高。沒辦法,退而求其次在博客園進行翻轉。

2017年3月19日,參加大米時代2017年年會,結識賀利堅老師(博客園博客,CSDN博客,新浪博客)。賀老師向我推薦了藍墨雲班課,當天我就一身冷汗,這兩年侷限於博客園,錯過了這麼好的平臺。

吳軍老師(微博,知乎專欄)在硅谷來信第167封信「」中說:

今天因爲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咱們增長見識要比過去容易得多。可是在咱們心中,依然給本身圍起來一道牆,它依然存在,咱們是否願意提高境界,阻力不少時候在咱們自身,而不徹底在環境。

藍墨雲班課與SPOC

大多數老師已經對MOOC很是熟悉,可對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如下簡稱SPOC)仍知之甚少。SPOC又被稱做「私播課」,即小規模在線課程。它是哈佛大學繼MOOC以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SPOC是指使用MOOC的技術平臺和教學手段,進行授課的校內課程。SPOC一般只容許本校的學生參加,教師會組織線下教學活動,從而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發揮各自優點的效果。

咱們翻轉的那學期,孟寧老師(微博)老師的《Linux內核分析》MOOC有10000多學生,最後得到合格證書的100人,這一百人當中80人是咱們和孟老師課程上的同窗。這裏能夠看出MOOC和SPOC的差異。

我認爲,免費的藍墨雲班課是一個很是優秀的SPOC平臺:

如何用藍墨雲班課進行翻轉課堂,你們能夠參考賀老師開的一系列課程,這些課我受益不淺:

下面我主要說說雲班課對個人巨大幫助,解決了我教學中的什麼問題。賀老師說只要認真教學、有資源,用雲班課很容易。試用一下,我有了如虎添翼的感受,才三週經驗值就超過了全國80%多的老師。

驚豔的簽到功能

因爲承認終身學習的觀念,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爲老師不須要考勤的,學生不肯意學,硬拉到課堂上也意義不大。慢慢的我不這麼認爲了,給定的學生,老師不能只「佛度有緣人」,知道好好學習的跟什麼樣的老師都不會太差。

吳軍老師說:

二流大學的學生和一流大學的學生相比,沒有他們聰明,更沒有他們刻苦用功。

我也有深入的體會:二本、三本的學校的學風廣泛不如一流大學的,老師嚴格要求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考勤若是點名的話,100多名學生要浪費幾分鐘時間。老師們也發明各類點名方式:隨機抽查,提問點名,問卷點名...。看到雲班課的簽到功能,我以爲老師能夠從點名中解放出來了:

手勢簽到的設計太好了,基本上能夠杜絕代簽,一百人的課堂10秒左右就能夠完成,效率很高。

簽到結果立馬出來:

咱們不再擔憂學校教務處要各類教學支撐材料了。

完善的教學資源發佈

雲班課支持各類教學資源的發佈:PPT,視頻,文件,連接...

教學資源發佈能夠定時發佈,我如今都固定到週一的上午10:00。這個功能的好處是,基本上能夠把一學期的課提早備好了,相比博客園班級功能,這個功能實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也建議博客園的做業設置開始和結束時間,能在開始時間自動發佈。

教學視頻還能夠設置不容許拖動。

咱們使用QQ羣,微信羣能夠發佈教學資源,我之前能感受到有些同窗壓根就不看,如今雲班課中能夠清楚讓我知道 個人教學資源多少同窗沒看,哪些同窗沒看,還能夠進行提醒:

上面的做業12人未查看,咱們能夠提醒這些同窗查看:

課程資源的複用性也很好,下一輪課程一鍵複製本輪資源,翻轉課堂讓老師第一年很是累,之後就很輕鬆了。

吸引人的遊戲化功能

遊戲化就是將遊戲設計的手段應用於非遊戲的場景。更簡單一點說,就是用遊戲的框架,來解決工做生活中一切非遊戲的問題。遊戲化本質上是一種方法,一種思惟方式,它能夠應用到任何領域。

在《《程序設計教學法--以Java程序設計爲例》》我說:

遊戲化學習將轉變「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思路,讓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建構本身的知識體系,而且能造成學習成癮系統。

遊戲化的成癮做用,孫志崗老師有論述:

當某個動做能得到獎勵,就會刺激人的大腦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會促令人們期待獲得獎勵」,因而不斷去作能得到獎勵的事情。動做越簡單,刺激越強;獎勵越大,刺激越強;隨機的獎勵,也會產生很大的刺激。假如多巴胺有味道,我相信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裏必定處處瀰漫這種味道。那些不停手機「搖一搖」的人,也必定是多巴胺的俘虜。若是工做和學習的時候咱們也能分泌多巴胺,就會快樂地不停工做和學習了,多美好。

結合翻轉課堂能夠更好的應用遊戲化理論:

gamification

實踐證實,僅僅是應用排行榜就能夠促進學生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配合排行榜還能夠有其餘玩法:每學期周筠老師(知乎,微博,豆瓣)和人民郵電出版社會贊助咱們十件設計優美、製做精良的「Learning By Doing」教學理念T恤,每週從排行榜上找出一名同窗進行獎勵,極大的激發的同窗們的學習積極性。

之前的課程,你們能夠參考,還有。這裏有一個問題,只對考試成績排名,雲班課的經驗值是對學生學習一個更好,更完善的評價,是一個良好的遊戲化系統,綜合了學生看資源,考試,提問,答疑,考勤等學習行爲:

在雲班課後臺是能夠隨時看到他們的學情分析數據的,對排名靠後的同窗,多和學生面談,雲班課能指出他有哪些方面作的很差:

這兩名同窗視頻一個也不看,教學資源不學習,各類活動不參與,分數天然就低了。

全面的提問功能

上課多與學生互動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雲班課在這方面有不少支持,用的好,可讓學生上課拿着手機只能用來學習。

還爲提問沒人舉手而犯愁嗎?雲班課上咱們能夠這樣作,隨機找幾名同窗回答問題:

固然,看到有同窗上課走神,能夠手動指定學生回答問題,回答正確能夠即時加分。

有時候提問幾名同窗,其餘同窗就事不關己了,咱們能夠用"頭腦風暴"來提問,"頭腦風暴"結束前,看不到別人的回答。

建議老師上課根據教學進程每十分鐘左右設計一個"頭腦風暴"問題,這樣會大大提高聽講效果,促進同窗們作筆記。

在翻轉課堂中我經常使用頭腦風暴來收集同窗們本週自學遇到問題,對大多數同窗反映的問題課堂上重點講解。

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想了解某知識點的時候i這時候能夠用調查問卷,若是讓同窗們舉手的話,很多同窗是也不舉手,否也不舉手。咱們也能夠用調查問卷調研咱們的一些想法和作法的支持度:

固然還可使用測試,我在翻轉課堂中每週上課就考試,這個單獨說。

自動化考覈功能

有了幾年翻轉課堂的基礎,我積累了幾百道題目的題庫,這三週輸入300多道題把我累壞了。

之前每週改卷子,分析教學中的問題佔了大量時間。有了雲班課的測試活動,考試變得輕鬆了。考試一結束,成績立刻出來了:

之前只能改完卷子才能知道哪些知識點同窗們掌握的很差,如今考完就能夠「按正確率從低到高」排序,知道哪些知識點同窗們沒掌握好,課上能夠即時反饋,講解:

關鍵的一點,之前爲了省紙只出填空和判斷題,不少程序設計的題目無法出,如今沒有紙張限制,考查的更能夠深刻了。

不用翻轉課堂的老師每節課設計幾個測試與同窗們互動,也會大大促進同窗們好好聽講。

靈活的做業功能

咱們的做業以博客園發博客爲主,學生髮了博客沒人看,沒人及時點評,你們就不認真寫了。這幾年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到了博客點評上了。

點評博客能夠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學習盲點,能夠促進教學的針對性。這學期近150學生的博客點評讓我有點吃不消了。

我之前看過MOOC的論文中提到,學生做業互評的效果和老師基本一致,但在實踐中發現同窗們幾乎都互相打滿分了。和賀利堅老師(博客園博客,CSDN博客,新浪博客)溝通後發現我之前是打分規則不明確。

我先制定了評分規則:

寫的差的做業,你們也都敢打低分:

好的做業,你們也不吝於打高分:

我如今每週挑選1/3的博客進行研究,總結,就能找出同窗們學習中的問題了。

雲班課可讓我能夠方便的分組:

這只是個人一個應用,其餘功能還很強:

問答

翻轉課堂,同窗們學習遇到問題要有反饋。在微信羣/QQ羣中提問解答問題,很容易被沖掉,相同的問題會屢次問到。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在 博客園 建了每門課的答疑論壇,承諾同窗們的問題24小時內解決。問題數量,質量有了大大的提升。但仍是不夠及時,同窗們之間的交流纔是最及時的。

雲班課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要作的大可能是給提問和解答的同窗都加分就能夠了,不多須要回答問題了,大大激發了同窗們學習的積極性:

與其餘免費平臺的混搭

像雲班課同樣,不少免費平臺對教學的支持比收費系統要好不少。博客園,實驗樓,雲班課對老師的需求的響應都是很是及時的,這些平臺綜合利用效果更佳。

利用博客園提交做業的好處張棟老師總結很到位:

在要求開設博客後,你們的第一次做業、第二次做業,特別是第三次的原型設計做業,讓我感到開博客在做業環節的神奇的化學反應。做業再也不是學生和老師的單向和封閉的交流,變成一個師生、學生間、學生與社會間一個公開的互動交流,越多元思路越開闊,越開放帶來的進步和變化就越大。許多同窗在第一個月裏,就開始喊:有點吃不消了。一個月裏用過的軟件寫過的代碼,比大學前兩年都多不少。開始有了要熬夜編碼的感受。而大家的投入,大家全身心付出所展示的做品成果,大家在實踐過程當中的提高與成長,都讓我以爲很是驚豔。

學習編程,「多動手,作中學」是王道,經過讓學生把本身的代碼託管到碼雲上,能夠得到學生實踐的真實狀況。

咱們上課不提倡用IDE,GUI工具學習,提倡在Linux經過命令行搞清楚一切,實驗樓 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程序設計的考試,PTA平臺值得程序設計教學的老師使用。

問題

雲班課也有一些問題。好比安全問題,數據在網絡上都是明傳。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用藍墨雲班課上課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16047

很多反饋說這是一個老師喜歡,同窗們痛恨的軟件,我想應該是老師沒有用好吧。用好了,這是一個對教和學都有巨大幫助的軟件。

這三週的試用中,我也進了很多坑,不過如今是愈來愈喜歡雲班了。

參考資料


歡迎關注「rocedu」微信公衆號(手機上長按二維碼)

作中教,作中學,實踐中共同進步!

rocedu



若是你以爲本文對你有幫助,請點一下左下角的「好文要頂」和「收藏該文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