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 | 陳彩嫺
dom
編輯 | 青暮學習
近段時間,2019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 Gregg Semenza 深陷「學術不端」的質疑風波,在打假網站PubPeer上被各路網友曝出:。Gregg至今仍未迴應。測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與Gregg同年得到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另外一位科學家Sir Peter J. Ratcliffe(如下稱爲「Ratcliffe」)也登上了PubPeer:據網友指證, Ratcliffe有12篇在2004年-2020年發表的論文存在後期裁剪或重複使用的痕跡,有些論文中所使用的細胞圖像顯示:細胞可能出現了污染。網站
這12篇論文中,有9篇論文是近五日上傳到PubPeer的,最先一篇質疑Ratcliffe論文造假的帖子在三年前便已po出。3d
網址:https://pubpeer.com/search?q=Peter+J.+Ratcliffeorm
針對網友的質疑,Ratcliffe本人做出了迴應,稱: 他將仔細查看每篇論文的細節,包括本身實驗室單獨發的、以及與其餘實驗室合做完成的,並儘快迴應網友的質疑。blog
須要注意的是,兩位諾獎得主被質疑的論文並還沒有涉及諾獎貢獻中提到的論文。圖片
1ip
Ratcliffe是何人?ci
Sir Peter Patcliffe,圖源:諾貝爾獎官網
Ratcliffe於1954年出生在英國蘭開夏郡,是一名著名的醫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以研究低氧引發的細胞反應聞名。
1972年,Ratcliffe得到劍橋大學的開學獎學金,並赴劍橋大學的岡維爾-凱厄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學習醫學,隨後又在聖巴塞洛繆醫院醫學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學習醫學與手術,並在1978年以一等榮譽得到醫學學士與手術學士雙學位。
1978年,24歲的Ratcliffe轉赴牛津大學接受腎臟病學專科培訓,主要研究腎臟的氧化做用,隨後還在牛津大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研究小組,1987年得到劍橋大學的高階醫學博士學位。
1989年,35歲的他改變了研究方向,由於他意識到腎臟並不是是惟一對缺氧產生反應的細胞,因而他開始從事細胞氧傳感通路的研究。他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實驗室,研究紅血球生成素的控制,這種物質在細胞缺氧後便會釋放。目前,咱們關於對缺氧的大部分認識來自於Ratcliffe的團隊。
從1992年到2004年,他在牛津大學的耶穌學院擔任臨牀醫學的高級研究員,並在2002年加入牛津大學的醫學院,又在2003年被任命爲牛津大學納菲爾德醫學系(Nuffield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的教授與主任。
自2016年起,Ratcliffe在Francis Crick研究所擔任臨牀研究主任,同時擔任牛津大學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Ludwig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員與標靶研發院(Target Discovery Institute)的院長。
2019年,Ratcliffe與William G. Kaelin Jr和Gregg L. Semenza共同得到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
2
圍觀PubPeer質疑
網友在PubPeer上所質疑的論文中,發表在Nature及子刊上的論文有2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有1篇。 Ratcliffe在這些論文中要麼是署名做者,要麼是扮演指導的角色。 但他仍然是這些論文最重要的負責人。
那麼,被質疑的緣由主要有哪些呢?
質疑點一:圖片之間存在高度類似性
好比,在2006年發表於Cancer research的論文《Normoxic stabiliz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 by modulation of the labile iron pool in differentiating U937 macrophages: effect of 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 1》;
2007年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論文《Interaction of hydroxylated collagen IV with the von hippel-lindau tumor suppressor》;
在上述兩篇論文中,網友均指出:圖片之間存在高度類似性。
2006年論文
2007年論文
質疑點二:論文用圖與文章描述內容有出入
比方說,2016年發表在Nature上的文章《Structural basis for oxygen degradation domain selectivity of the HIF prolyl hydroxylases》,網友指出:5-6間的HIF1 lane沒有切斷,但其他區間有切斷,懷疑是否存在於同一凝膠處。
2019年發表在Science上的論文《Conserved N-terminal cysteine dioxygenases transduce responses to hypoxia in animals and plants》中,網友指出:圖片質量差,難以辨認圖示紫色箭頭標明的內容,應給出原始數據。
質疑點三:論文用圖或反映實驗事故
2018年發表在Journal of Cell Science的論文《Nuclear entry and export of FIH are mediated by HIF1α and exportin1, respectively》則被指:文中圖像疑似支原體污染(mycoplasma contamination),做者應該從新測試細胞株。
華人學者Yihua Wang與Shan Zhong同爲該論文的做者。其中,Yihua Wang於2001年在武漢同濟醫學院得到醫學學士學位,2006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得到細胞生物學博士,時任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講師;Shan Zhong,本科與碩士就讀於清華大學,後在劍橋大學得到博士學位,時任曼徹斯特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