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信你們都不會陌生,不少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都是年薪50W起的。據悉,某程序員只學習了80天的人工智能,年薪就已通過了百萬。也許你以爲難以想象,可是小編相信這是真的。在重點院校校招中,人工智能畢業生應聘底薪大多都是1.5W起(注意只是底薪)。程序員
90後賺一百萬要多久?算法
一般來講,90年出生的人,若是本科計算機專業畢業,而且從事人工智能相關工做,到如今已經有4-5年工做經驗。編程
拉勾網上發佈的薪酬標準來看,這樣的人才月薪最高可拿到4萬,按12薪計算的話,兩年收入就能達到96萬。下圖中舉例了各地區對於人工智能本科生薪資的部分展現。學習
請輸入圖片描述網站
如有碩士學歷,到如今已經有1-2年的工做經驗,這樣的人才能夠嘗試衝擊一下5萬月薪,按12薪計算,只要20個月就能超過百萬。人工智能
請輸入圖片描述spa
若是是博士,很差意思,90後的博士廣泛還沒畢業,仍是先好好跟着導師寫論文作實驗吧;)視頻
不過,博士生別擔憂之後的就業機會。某獵頭最近發佈了一份最新的薪酬表,請各位博士對號入座↓(而且目前的AI博士資源被BAT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經過學校或者導師已經預約了!)圖片
請輸入圖片描述資源
AI領域薪酬是什麼水平?
美國求職網站 Glassdoor 今年發佈的一篇報告介紹了美國人工智能人才的招聘現狀。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在AI領域薪酬最高的TOP15個職位中,排名最高的AI主管(Director of AI)年薪高達25萬美圓(約合人民幣160萬)。而排在第十五位的深度學習工程師(Engineer for Deep Learning)年薪也有18萬美圓(約合人民幣119萬)。
不過,TOP15的高薪崗位,大可能是須要有多年的行業經驗,90後可能還須要積累,但AI人才缺口巨大,擁有高學歷、高技能的技術人員,拿到百萬年薪也並不困難。
國內方面,根據100offer發佈的信息顯示,BAT三家靠着巨大的體量和資金支持在市面上橫掃各種人才,處在薪酬最高的第一梯隊;TMD三家爲表明的互聯網企業給出的薪酬處在與BAT競爭的水平。
而在AI細分領域興起的各種獨角獸如Face++、商湯、依圖和雲從,芯片領域的深鑑、地平線、寒武紀和比特大陸,語音領域的科大訊飛等等,也一樣受到了資本和人才的青睞,薪酬處在第三梯隊。
人工智能裏的「藍領」機會
若是既不是像徐持衡、姚頌同樣的人工智能公司創始人,又沒有計算機過硬的背景和學歷,那還有沒有機會在人工智能行業裏淘金?
答案是:有。
衆所周知,人工智能須要大量數據,而數據標註得越準確、越多,被用來訓練算法模型的效果就越好,最後,算法模型應用到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動駕駛等不一樣領域。
因而,大量的數據需求就催生了「數據工廠」:人工爲圖片、視頻和語音內容打標籤、作標記。
世界最大的圖像識別數據集ImageNet 擁有1500萬張標註圖片,這背後是來自167個國家的近5萬名工做者,花費了2年時間將近十億張圖片清理、分類、標記。
能夠說,數據標註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須要大量的「藍領」。這些「藍領」並不須要具有計算機科班知識。而主管級別的數據標記人員,月薪最高也能達3萬,理論上工做3年也能收入百萬。
給90後的一些建議
人工智能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61年的歷史,但「深度學習」這個被Hinton提出的概念,遠比90後還要年輕,因此,90後比前輩們有着更多的機會。
90後如何把握住人工智能的這波浪潮?
若是你是AI技術人員,選擇人工智能行業並意味着拿到高薪以後就一勞永逸,而是高節奏高標準。由於這個領域的新技術突飛猛進,不一樣的商業場景對技術有着不一樣的需求,所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纔是持續高薪的前提。
若不是從事AI技術的程序員計劃轉行,那麼應儘早學習人工智能方向的專業知識,好比學習Python面向數據編程、算法等;若不是技術人員,則應關注人工智能在商業場景上的落地形態,也能夠從事AI相關的售前或者產品等 點擊瞭解項目詳情 。將來實體經濟與人工智能融合是大勢所趨,商業機會每每存在融合過程之中,資本已經入場你還在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