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型數據庫,是創建在關係模型基礎上的數據庫,其藉助於集合代數等數學概念和方法來處理數據庫中的數據。主流的 oracle、DB二、MS SQL Server和mysql都屬於這類傳統數據庫。html
NoSQL數據庫,全稱爲Not Only SQL,意思就是適用關係型數據庫的時候就使用關係型數據庫,不適用的時候也沒有必要非使用關係型數據庫不可,能夠考慮使用更加合適的數據存儲如KV存儲。主要分爲臨時性鍵值存儲(memcached、Redis)、永久性鍵值存儲(ROMA、Redis)、面向文檔的數據庫(MongoDB、CouchDB)、面向列的數據庫(Cassandra、HBase),每種NoSQL都有其特有的使用場景及優勢。mysql
oracle,mysql等傳統的關係數據庫很是成熟而且已大規模商用,爲何還要用NoSQL數據庫呢?主要是因爲隨着互聯網發展,數據量愈來愈大,對性能要求愈來愈高,傳統數據庫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即單機(單庫)性能瓶頸,而且擴展困難。這樣既有單機單庫瓶頸,卻又擴展困難,天然沒法知足日益增加的海量數據存儲及其性能要求,因此纔會出現了各類不一樣的NoSQL產品,NoSQL根本性的優點在於在雲計算時代,簡單、易於大規模分佈式擴展,而且讀寫性能很是高。redis
下面分析下二者的特色,及優缺點:sql
關係型數據庫數據庫
<1>關係數據庫的特色是:服務器
- 數據關係模型基於關係模型,結構化存儲,完整性約束。數據結構
- 基於二維表及其之間的聯繫,須要鏈接、並、交、差、除等數據操做。併發
- 採用結構化的查詢語言(SQL)作數據讀寫。oracle
- 操做須要數據的一致性,須要事務甚至是強一致性。分佈式
<2>優勢:
- 保持數據的一致性(事務處理)
- 能夠進行join等複雜查詢。
- 通用化,技術成熟。
<3>缺點:
- 數據讀寫必須通過sql解析,大量數據、高併發下讀寫性能不足。
- 對數據作讀寫,或修改數據結構時須要加鎖,影響併發操做。
- 沒法適應非結構化存儲。
- 擴展困難。
- 昂貴、複雜。
NoSQL數據庫
<1>NoSQL數據庫的特色是:
- 非結構化的存儲。
- 基於多維關係模型。
- 具備特有的使用場景。
<2>優勢:
- 高併發,大數據下讀寫能力較強。
- 基本支持分佈式,易於擴展,可伸縮。
- 簡單,弱結構化存儲。
<3>缺點:
- join等複雜操做能力較弱。
- 事務支持較弱。
- 通用性差。
- 無完整約束複雜業務場景支持較差。
step1:下載
step2:解壓
tar xzf redis-5.0.5.tar.gz
step3:移動,放到usr/local⽬錄下
sudo mv ./redis-5.0.5 /usr/local/redis/
step4:進⼊redis⽬錄
cd /usr/local/redis/
step5:生成(因爲redis是用C語言寫的,因此要用make命令進行編譯)
sudo make
step6:測試,這段運⾏時間會較⻓
sudo make test
出現報錯:You need tcl 8.5 or newer in order to run the Redis test
解決方式
安裝tcl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1-src.tar.gz
sudo tar xzvf tcl8.6.1-src.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tcl8.6.1/unix/
sudo ./configure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step7:安裝,將redis的命令安裝到/usr/local/bin/⽬錄
sudo make install
step8:安裝完成後,咱們進入目錄/usr/local/bin中查看
cd /usr/local/bin
ls -all
step9:配置⽂件,移動到/etc/⽬錄下
配置⽂件⽬錄爲/usr/local/redis/redis.conf
sudo cp /usr/local/redis/redis.conf /etc/redis/
是否以守護進程運⾏
數據⽂件
dbfilename dump.rdb
參考資料:redis配置信息http://blog.csdn.net/ljphilp/article/details/52934933
Redis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的命令
服務器端的命令爲redis-server
可使⽤help查看幫助⽂檔
redis-server --help
鏈接redis
redis-cli
運⾏測試命令
ping
切換數據庫
數據庫沒有名稱,默認有16個,經過0-15來標識,鏈接redis默認選擇第一個數據庫
select 10
Mac 上安裝 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