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詞兒特別熱門——躺平
。有沒有人跟你說過:」躺平提及來容易,作起來更容易。「前端
和躺平相對的是另一個詞——內卷
,羣聊的時候,已經不少次看過草捲起來了.jpg
表情包。某些節假日還在學習的老哥,咱們通常都會送一個雅號——卷怪
。程序員
內卷
大戶天然是咱們互聯網行業了,各類績效KPI考覈,末尾的要扣獎金,要被優化。面試
內卷
怎麼來的?也很簡單,蛋糕作不大,分的人又變多了。後端
前兩天看過某乎的一個回答,目前每一年培訓班大概會出來幾十萬的學生,實際的市場需求只有幾分之一,那麼這些新人入行,天然要捲起來的。markdown
新人要卷,老人也不輕鬆。程序員淘汰論
一直廣爲流傳,在我剛大學那會兒,盛傳的是」程序員到了三十歲就要被淘汰「。到了我工做的時候,變成」程序員到了三十五歲就要被淘汰了「,我在想,我再工做幾年,會不會變成」程序員到了四十歲就被淘汰了「……架構
誰TM知道呢?二十多年的工人覺得是個世代相傳的鐵飯碗,結果,《重頭再來》,人生豪邁吧!運維
也許咱們會被淘汰,就在明天,也許咱們仍然頑強地存在,到很遙遠的將來。svn
我的在時代洪流裏,不過是一葉扁舟,隨波浮沉而已。學習
鋪墊得有點過頭了啊,差很少該進入今天的主題了。我想聊聊個人工做中,接觸到的不一樣年齡的、不一樣經歷的同事,別人的故事,也許就是咱們的過去、如今、未來。flex
簡單介紹一下背景,小國企,吃不飽,也餓不死,福利待遇有點拉,勝在穩定。有悠閒的時候,但最近一年事業部接了個大項目,全部人都在加班加點中。
(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均爲化名)
林義,我廠我事業部首席架構。
林義是南方人,一開口,有股子煲湯的味道。三十多歲的年紀,一幅黑框眼鏡,頭髮還很旺盛,茂密的劉海遮住額頭,愛穿一身牛仔,牛仔褲老是打個卷,不喜歡別人叫他」林工「、」林架「之類,樂得別人直呼名字,或者關係親密的叫」阿義「。心態很年輕,社交頭像是加了一點粉萌的特效的自拍,」阿義「看起來像是不到三十的樣子。
首席架構——名頭很嚇人,阿義經歷也很豐富。他是個迴流人員,職業生涯就是從我廠開始的。
若干年前,阿義普通二本畢業,加入了我廠。我廠那時候還算鼎盛時期,面試要一輪筆試,兩輪面試。阿義大概就是咱們印象中的那種努力的技術大神吧,三年,已經成爲項目裏毋庸置疑的核心骨幹。
」成爲核心骨幹「這是個重點。也就是阿義工做的第三個年頭,事業部的老大大概是受不了國企的墨(沒)守(有)陳(錢)規(途),選擇了出走創業,並拉走了事業部的大部分骨幹——阿義天然是其中之一。
阿義在創業公司待了兩年,經歷了什麼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後來離開了,加入了京東,待了五年。在京東作出了什麼成績,也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再回我廠的時候,已是咱們事業部的首席架構師——公司大領導親自下場挖回來的。
他的確很強,咱們公認的。
如今在作的項目並不小,總包近兩個億——他是技術掌舵人。
從後端、前端,到運維一整套的基礎架構基本都是他搭建的,甚至內網的知識庫都是他一手搭建。把控總體基礎架構、解決技術/業務難題、團隊成員培訓、相關知識傳承……
總之,我以爲,這個首席架構超值。
阿義眼看着奔着三十五去了,但我以爲他大概不會有什麼職業危機,不論是接着待下去當首席架構,回大廠當技術專家,或者去別的小廠當技術總監,我以爲,應該都不是問題。
出則小廠架構總監,入則大廠技術專家。阿義大概活成了多少技術人夢想中的樣子吧。
也許這樣的大牛離咱們普通人太過遙遠,下面這位老哥的經歷,或許是咱們普通人的開發生涯吧。
吳林老哥,我進這個廠的」導師「吧——固然,小廠沒有這個說法,只是我剛進來的時候帶了我一陣。
吳林老哥,不知道具體年齡幾何,只知道在軟件開發這一行已經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老哥髮際線略高,身材微胖,臉上總帶着點很和睦的笑。
老哥入行極早,零幾年入行,最開始是寫C++的,在一家軍工企業,待了三年,出走,去了另一家軟件公司,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轉的Java開發。在那家公司大概待了六年,而後來了我廠,這已是第七個年頭了。
老哥並非什麼技術大牛。對於一些新一點的技術,SpringCloud、SpringBootd等等,老哥剛開始用的並非很順暢,甚至有些時候須要問我。可是,寫業務嘛,技術也就那點東西,複雜的也就是業務自己,老哥很快就開始寫複雜業務了。
老哥在業務和經驗上,真的是一騎絕塵。在業務上,有什麼問題,問他,絕對沒錯。他本身不知道的,也能告訴你該找誰。若是有些東西連他都說不出來個一二三,那本部門絕對沒有其餘人知道了。老哥解決問題也頗有一手,不少解決問題的角度極其刁鑽,看着他從盤根錯節的代碼裏抽絲剝繭,定位問題,真的有種大開眼界的感受。
老哥也很佛系,大概就是真的「躺平」吧。以前領導有意提高他當項目經理,他本身主動推掉了。後來這個公司的重點項目,他也不太想參加,只是領導以爲有些活兒只能他幹。
老哥爲人很謙虛,脾氣也很隨和,不會的東西也願意請教咱們這些小年輕,會的東西也願意指教。
固然,也得面對的一個現實是:老哥必須得接受和咱們年輕人同樣的工做強度,以前三月份的時候,一週六天,老哥基本都是最後一個走的。他甚至在公司一千米之內,租了一個只有一張牀的小屋,方便天天下班休息。
老哥大概是不會再動了,目前在這個項目裏,他作的工做是比較重要的一塊。這個項目至少也要維護十年,以老哥佛系隨和的性格,大概這十年,他應該都是比較穩定的吧。
最後一個,說的是個人直屬Leader,個人組長,張淘。
張淘,能夠說是我工做以來,遇到的脾氣比最好的Leader了,咱們私底下都給他叫淘淘。
淘淘,戴着銀絲眼鏡,身材高大,氣質溫文,看上去像個學霸,很難把他和專科畢業生聯繫到一塊兒。
幾年前,淘淘專科入行,沒有辦法,只能先當了我廠的外包。
淘淘幹外包的第三年,他想離開了,不是受不了外包的苦——是太閒了。對,那時候的我廠還像一個國企。領導爲了留下他,給他兩個承諾:一、必定給他轉正;二、讓他有活幹(??哈哈,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年少無知)。
淘淘就從外包離職,象徵性地面試,進了本部。幹了一陣以後,部門的一些骨幹,拿到戶口以後紛紛遠走,這時候,領導就讓他頂了上去,做爲小組的Leader。
淘淘很特別,說他「卷」呢,他在這家待遇並不太好的公司待了六年;說他「躺平」呢,他在工做上又很是努力認真。
部門的技術以前是很是老舊的,後來有一個實驗性的小項目,領導定了他帶。他又當項目經理,又當開發,技術不會,熬夜學;沒有前端本身上,把項目咬牙肝了下來。——連續兩年,公司的優秀員工都有他。
現在,在整個項目士氣低迷的狀況下,淘淘做爲一個基層Leader,自己客觀條件限制,可能並不優秀,但絕對認真負責,甚至能夠說殫精竭慮。除了項目管理,還挑起了前端開發、技術攻堅、業務協調的擔子,能夠說把最苦最難的工做都擔了過去。天天,他基本都是最後一個走的。
驚人地敬業吧!
我不知道咱們這個小廠將來會怎樣?這個項目忙完會不會又恢復到以前的悠閒狀態?
淘淘,他大概會一直待下去吧,畢竟從畢業到如今,他已經在這待六年了。
繼續待下去,也許有一天有了空缺的位置,他有機會頂上去吧,也許一直是個不尷不尬的基層Leader吧。
誰知道呢?
個人三個不一樣年齡、不一樣經歷的同事的故事講到這就結束了。
我想用紀錄片同樣冷一點的筆調講出他們的故事,無奈文筆壓不住,就這樣了。
我不知道看完,你對內卷
和躺平
有什麼想法?
我呢,寫完這篇文章,洗洗,卷
起個人被子,躺平
了。
"簡單的事情重複作,重複的事情認真作,認真的事情有創造性地作!"——
我是三分惡,能夠叫我老三/三分/三哥/三子,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棧開發,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