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極限項目管理,設計,開發,聯調與測試

     什麼是All In? 是你不知道全力作這件事情會獲得什麼。但你只想把它作好的感受。前端

     最近項目着實忙碌,奮戰在第一線,從一開始瞭解需求,整理需求,到系統設計,模塊兒設計。隨後先後端接口約定,後臺管理模塊兒與核心模塊兒開發,先後端接口聯調,與其餘系統接口約定聯調。再到全項目測試,以及迎來最終階段的開發與聯調。1個月……沒錯,細分下來工做量是巨大的,但後端就只有我一我的。兼項目管理與系統設計開發測試聯調。每晚兩點多還在開發測試各類case……那麼下面說下本次項目開發的週期。數據庫

     階段一:從8月24日最終確認產品形態1.0,與以前版本大爲不一樣,除了某些固定接口封裝之外的全部模塊兒都須要重構,評估重構工做量與從新開發一套的成本同樣巨大。因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哈哈……後端

     階段二:9月1日通過總體詳細設計,數據庫設計,系統架子,結構設計,交互對象抽象,進入開發階段。工做量巨大,分爲統一消息接入,統一黑白名單,緩存加載,規則檢驗,前臺規則管理,規則圈定,規則實例,規則種類實現,審批流程封裝,其餘系統接入,規則動態加載,導入等。邊設計,邊定義先後端接口,編寫總體系統框架,代碼結構。緩存

     階段三:9月13日,通過連夜開發測試聯調,先後端總體交互聯調進度達到百分之70,主流程模塊兒也開始接入外部系統,同時完成主流程圈人,檢驗,動態加載檢驗及各種消息結果封裝。框架

     階段四:9月14日到9月21日,先後端模塊兒基本完成,主運營流程已與接入系統聯調經過,同時進入全面測試階段,剩下還有百分之10的開發工做量,須要在9月26日完成,9月30日進行1.0版本發佈。數據庫設計

     縱觀整個生命週期,第一次在時間較爲苛刻的狀況下進行全項目週期的需求,設計,開發,聯調,測試,現在已到收尾階段。從中吸收的經驗以下:測試

     1.先後端接口的定義儘可能提早作,保證前端開發可以同步進行。設計

     2.更詳細的功能細分與時間線劃分,因爲時間較緊,有任何問題提早暴露,討論解決,暴露風險點,難點與解決方案。對象

     3.沒有測試的狀況下,須要本身一個一個接口編寫單側與測試用例,各類異常捕捉處理。接口

     4.代碼是寫給人看的,不是爲了完成而完成,即使緊迫的時候不得不先特殊處理,那麼特殊處理之處必定要註明原因,以防後面的人不知道原因。

     5.每週五要彙總總體進度,哪些延遲,有什麼問題及風險。

    總之,最終提交編寫了280個文件及類,快要累死了哈哈…幸虧中途來個新人幫我分擔了部分後臺工做,不然真巴不得有三頭六臂。在較短週期及人員不足的狀況下,可以專一的時間是極其難得的,由於你可能一我的充當多個角色,並且不少時候會跟一開始想的並不同,也會牽扯功能結構變更,要有更詳盡的計劃與變動風險估算,切勿慌了陣腳。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