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讀書筆記

年初開始讀吳軍老師的【見識】一書,拜託於拖延症,終於於本週六讀完,在讀的過程當中確實收益良多; 寫此文的目的一是爲了分享給你們本身以爲很不錯的觀點,另一個就是幫助本身摘要一下方便回顧。微信

序:"命"和"運"決定人的一輩子

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不少到了中年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不管多麼努力,彷佛得不到社會的進一步承認;相反,若是循序漸進的作事情,好像也壞不到哪裏去。冥冥之中彷佛被這兩條線框死,這其實就是命架構

命取決於兩個因素:環境因素以及本身對將來的規劃;環境因素大機率影響運氣即一些不受控制的因素如時代、家庭等先天因素,但從大多數人的一輩子來看在各類處境下都會有機緣存在是否可以正視而且有能力把握,更可能是受各自的思惟方式在影響。函數

【1】商業的本質

人性:人在知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後,經常會追求娛樂和享受,並且隨着經濟水平的提升,需求會日益強烈。工具

  • 商業的本質是讓人多花錢,而不是省錢!
  • 線上化(新技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商業的本質

經營管理的祕訣

  • 沒有選擇的好處,即便永遠得不到某些客戶,可是不管任何場景下都不存在十全十美!
  • 一個有靈魂的產品會想辦法引導顧客,而不會去作迎合每個顧客的事情,一樣在管理上也試用

新產品在市場上成功的三個階段

第一眼美女:看上去很漂亮可是不屬於大衆範疇,這裏面有幾個可能的緣由:小衆、概念很好,實際能力低於預期學習

第二眼美女:成熟度不夠,不管是可靠性或者是在總體鏈路上存在短板,缺少市場化、規模化的能力區塊鏈

第三眼美女:經歷以上兩個階段後,開始變得普及,雖然並不必定如第一眼驚豔,第二眼高貴,可是它必定具有用戶價值或社會價值測試

將來經濟的走向

共享經濟

  • 共享是一把雙刃劍,任何讓GDP下降的共享經濟都是維持不下去的
  • 共享是爲了帶來便利而非節省資源
  • 標準和服務質量是共享的瓶頸,那麼機器智能、IOT、GPS等有可能帶來變革的技術在一些場景下更有可能幫助市場規模化

跟蹤經濟

  • 機器智能、IOT、區塊鏈、RFID、都依賴於新一代的IT基礎架構
  • 圍繞人和場景構建全鏈路的跟蹤分析能力,即便在此場景下帶來了"隱私問題",但在場景下更核心的訴求與便利性所帶來的空間更大(書中預估2030年7萬億美圓)

合做經濟

  • 合做比顛覆更重要(原產業升級)
  • 各類創新,多少帶有一點顛覆性,只是程度上不同
  • 原有產業 + 蒸汽機 = 新產業;原有產業 + 互聯網 = 新產業;原有產業 + 機器智能 = 新產業
  • 智能技術的增加點:一、技術領先的大公司 二、大量數據的傳統公司(政府)三、數據處理清晰標註等低利潤但剛需場景的公司

衆籌經濟

  • 生產關係倒置,由用戶拉動供銷關係,優化傳統生產鏈路(特斯拉)
  • 驅動用戶提早付錢的內因:面子&利益的從新分配(去掉了傳統經營鏈路中的中間商)
  • Fintech(金融科技) : 在甲方和乙方場景下,因爲交付一個巨大工程會形成甲乙雙方各自項銀行貸款以保障工程交付或合同完成,在此場景下雙方都存在利息損失,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是經過區塊鏈跟蹤合同和交付鏈路下降各方的風險,最終體如今成本環節

【2】創業不等於從0到1

硅谷的N+1 創新法

  • 絕大部分被認爲硅谷用來改變了世界的科技產品或者發明,絕大部分最初都不源於硅谷
  • 叛逆和執着或者說文化氛圍讓一個區域更有可能產生對應行業的質變
  • 和N+1創新不一樣,山寨是在作N-1的事情,中長期來看必定會被淘汰的

創業公司的建議(團隊管理)

  • 招人:錄用的人應該高於現有員工的平均水平;主動性的品格對於小公司很是重要
  • 動力應該來自底層,剎車來自高層
  • 價值觀&文化氛圍
  • 公司基因:技術導向(Google);產品導向(騰訊、蘋果、Facebook);銷售和結果導向(阿里巴巴)
  • 指望最大化原理:設置好收益函數;重視每一次收益最大化方向
  • 指望函數是驅使天然組織向指望的方向前進的動力(團隊設定的指望函數、組織設定的目標)

好產品

  • 目標明確,設計必定有取捨,取捨的原則就是圍繞着最終目標
  • 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只能是在當前場景下最好的解決辦法;有時候是剋制(微信)有時候是瘋狂

關於創業失敗

  • 成功的光環來自原有企業
  • 隱含資源:更大的組織以及風險和信任的承受能力
  • 新媒體創業方式作平臺:一、培養一批新人(資源枯竭) 二、將其餘行業的人塑形成媒體明星
  • 英雄不問出身,私有化本身的能力

【3】以小博大的顛覆式創新

創業

  • 打造一個"印鈔機"式的公司:Google/阿里巴巴
  • 創造連接,讓用戶互動起來
  • 最終可以掙到最大的錢的公司必定是平臺公司
  • 簡答的事情已經被更有資源的大公司作了,那麼再想有突破在認準的方向下肯作髒活累活打磨產品和能力就有成功的機會(結合傳統行業)

新舊時代的戰爭

  • 成功的小公司是用洋槍洋炮對付行業中現有大公司的大刀長矛
  • 產品或模式的本質已不屬於同一代
  • 殺手級不可複製的能力 & 當時行業、市場、技術進步的放大能力
  • 組織內的生產關係(上下級、利益分配)的升級是在企業層面競爭力的飛躍
  •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專利是防守工具
  • 並無什麼下半場:歷史都是延續的
  • 互聯網+ 更應該是舊產業 + 互聯網,更多的是用新思惟改變現有產業

【4】拒絕僞做者

提升工做效率是成功最關鍵因素之一,而效率的高低不取決於開始了多少工做,而在於完成了多少 效率自己是很難提升的,惟一的辦法就是少作點事情優化

僞工做者

  • 不能爲公司帶來較大收益,又不能給用戶帶來價值的改進和"升級"
  • 排斥高效的新技能|方式(畏懼新方法)
  • 作事情以前不認真思考,簡單試錯
  • 作產品不講究質量、不認真測試,上線以後不停的修補
  • 不注重用有限的資源解決95%的問題,而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糾結於5%的問題
  • 每次開會找來大量人員旁聽,或參加沒必要要參加的會
  • 辛勞和苦勞斷送全部人的功勞

10000工做小時謬論

  • 思惟方式、周圍環境、境界等因素的影響下10000小時有可能只是廉價的複製
  • 智商低於120就很難成功,而高於這個值以後智商的做用並不明顯
  • 任何好的產品都要花足夠的人力和時間打磨,花的功夫不夠獲得的就是粗製濫造的水貨
  • 簡單重複 習慣性失敗 自我封閉 累積效應

三板斧

  • 確立 "願景->目標->道路":願景是方向,目標是階段性可衡量的方式,道路就是可操做的步驟
  • 即便聽到不中聽的話也要試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處(換位思考)
  • 凡事作記錄

OKR

  • Objectives Key Results
  • 目標要有挑戰性:大部分狀況下目標的結果應該是0.7~0.8
  • 消耗跟蹤曲線(精細任務管理手段):工做完成狀況和預想進度的差異

作好最後的1%

  • 凡事差很少就能夠了,以爲最後一點即便不作完也無關大局,可是帶來的質量和感覺會大打折扣
  • 奢侈品可能比通常的產品好5%,可是會促使消費者位置多付出兩三倍價錢
  • 最好的教育是讓年輕人生活中一塊兒相互學習

【5】職場的誤區與破解方法

  • 對於重要崗位公司會開出一個比市場價高出一倍的薪水,這樣來挑選最好的人,而不是讓最好的人在不一樣公司間比較
  • 對於大多數員工不提供比市場價更高的待遇,可是給到的是更多的成長空間

五級工程師的定義

  • 人與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數量級的差異,而不是一般想象中的差一點點
  • 第五級:能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做
  • 第四級:能指導和帶領他人一塊兒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做:解決一個有規模的實際問題
  • 第三級:能獨立設計和實現產品,而且在市場上活的成功:可以獨立帶領完成一個爲公司掙得利潤的產品
  • 第二級:能設計和實現別人不能作出的產品,也就是說他的做用很難取代:可以作出先前沒有的產品
  • 第一級:開創一個產業

誤區和解法

  • 工做和職業分不清楚:工做是本身的謀生手段,職業是一生要從事的事業;
  • 把本身僅僅當作一個單位的過客,而不是主人:該完成的視而不見,不求上進浪費時間
  • 被語言暴力激怒後亂了章法(職場權術)
  • 疏於溝通 保持謙卑 直面衝突 注重長期效益
  • 工做不是爲了公司或者其餘人,而是爲了本身的職業發展

脫穎而出

  • 有效溝通:直接給出答案,而後補充解釋;前提是可以理解對方提問的目的,而後提供有用的信息
  • 不瞭解細節:方案細節、指標細節、方向細節
  • 有後勁的人經常來自更廣視野,而視野來自博雅教育;更多領域的輸入與融合
  • 常識 科技 藝術:凡事作到50分靠常識(情商),作到90分靠技術(經驗和技巧),作到100分靠藝術(悟性、天賦)

【6】理性的投資觀

金錢觀

  • 錢是上帝存在你那裏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要還給他
  • 只有花出去的錢纔是你的
  • 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爲了讓你生活的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
  • 錢是靠掙出來的,而不是省出來的,而掙錢的效率取決於一我的的氣度
  • 錢是花不光的,可是能夠迅速投(投資 投機)光
  • 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是由極限的,已經接近了本身的極限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想要超越極限是枉費心機,超過極限即使是有所收穫付出的成本有可能會更高
  • 必須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會的技能

風險意識

  • 不作本身不懂的事情:
  • 不作空股票
  • 不要槓槓投資

投資101

  • 投資行爲要圍繞目的進行

投資中的誤區

  • 貴金屬
  • 把握機會和少犯錯誤
  • 理財顧問必定比本身作的好
  • 股市花的時間越多,回報就越高
  • 設定好收益目標時不及時退場

人生的智慧

  • 因勢利導:故善者因之 其次利之 其次教誨之 其次整齊之 最下着與之爭

【7】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 當一我的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正向影響力,不只能夠得到物質(好比金錢)和精神(好比榮譽)的財富並且會有一種由衷的幸福感
  • 人生是一條長河,在超越壽命的維度上可以留下或者貢獻什麼就是本身認爲有意義的事情
  • 這世界沒有欠咱們什麼

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 年輕人:對本身投資和在職業上的進步
  • 婚姻觀:找比本身更優秀的人(不搬弄是非、性格好)
  • 不少沒有出軌,沒有離婚,只是沒有賊膽。沒有能力或者通過反覆考慮發現作那種事情不合算而已
  • 女孩子:用行動對本身好,並且有能力在未來對本身好的人

先讓父母成熟起來

  • 不斷的進步,和言傳身教
  • 大氣 開朗 不斤斤計較 不倚老賣老;願意接受新鮮事物

向死而生

  •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總要完成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而放棄一些對於最終的方向沒有影響的事情

【8】人生須要作減法

  • 在不少場景下經營比選擇更重要,持續的精進反而能更幸福,更成功
  • 作人與做詩:太多精緻的利己主義着,可是在人類的天賦中只有藝術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夢想和浪漫的情懷是機器沒法替代的

西瓜與芝麻

  • 低層次的追求會磨滅一我的的心志,在時間維度上不具有傳承性的花費很大程度上都是浪費
  • 撿西瓜須要能力

莊子的智慧

  • 少作事情,或者不作事情
  • 跳出思惟定式,換一個角度來判斷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放到更長的週期好比生命的週期
  • 勇於捨棄

關於貴族(活得好)

  • 科技進步的結果,應該是讓更多的人可以過上優雅而從容的生活,而不是讓你們變得沒有時間生活
  • 責任 榮譽 從容 優雅 鎮定

【9】大學之道

選擇

  • 城市 > 大學 > 專業
  • 身處底層的人要完成到中產階級的進階須要先掌握節能,中產到精英階層的進階須要更多博雅教育
  • 國家層面的大機會 我的特長和興趣 高勢能的專業

大學應該作的三件事情

  • 談談戀愛
  • 交一些摯友
  • 參加一些活動

大學學什麼

  • 將來生活中所須要的常識、知識、技能和方法
  • 付諸行動的習慣
  • 溝通和表達能力
  • 表示友善和愛的能力
  • 總結、協做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一些大學

  • 西點軍校:服務、榮譽和使命品德上的要求與培養
  • 哈弗商學院和斯坦福商學院:玩(構建圈子)和騙錢(用別人的錢掙錢)

【10】談談見識

關於天才

  • 天才存在而且不能以常理判斷
  • 工程上的成功 智力只是成功的諸多因素之一 遠不是決定性的
  • 愛因斯坦的特質:善於提出問題(可以把握方向/創造方向) 從興趣出發(沒有世俗場景的約束或壓力) 白日夢 恆心

起跑線和玻璃心

  • 人生是一場長跑
  • 合適的挫敗感:父母不要保護的太好,本身不要被保護的太好
  • 人總有運氣好和很差的時候,時間是你的朋友而時機不是,所以拜託壞運氣的關鍵是耐心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

  • 缺少見識
  • 缺少愛,小家子氣
  • 缺少規矩

閱讀的意義

  • 在冷酷無情的科技時代活的喘息
  • 和偉人歷史交流
  • 一種有質量的生活方式

【11】好好說話

講話作事都要達到目的

  • 聽衆的針對性
  • 有限的時間內講完過多的內容
  • 譁衆取寵 危言聳聽

講理的方法

  • 觀點鮮明
  • 正視對方的觀點 並在深入的理解基礎上進行分析
  • 委婉批評別人

靠什麼說服別人

  • 善於借力,人盡其能,每種人有本身的特質,不以我的喜愛無視特質在場景中的獨特做用
  • 以事實說話,務實的證據
  • 勇敢的捍衛者,須要堅決的支持者

如何作好演講

  • 論點鮮明
  • 支撐有度
  • 反覆強化
  • 抽象與概括,要有信息量

【12】賢者智慧

關於朋友

  • 因爲基因的侷限性 150 志同道合的人,相知有素的朋友應該用鋼圈箍在你的靈魂上

經營管理

  • 看財報
  • 把產品作成牙刷:習慣 高頻 週期性驚喜
  • 每週給出三句話的總結,每半年到一年給出一個驚喜的結果

商業模式

  • 有用的信息送達每個用戶的核心
  • 鏈接比擁有更重要

薪盡火傳

  • 尊重天然事實,考慮客觀衰老週期
  • 人才梯隊與接班人培養

銷售大師的智慧

  • 銷售的本質:把錢收回來
  • 持續的作生意:讓顧客把買的東西用光
  • 商品和服務要讓消費者有面子

備註

  • 本文絕大部份內容來自於【見識】一書
  • 關於技術同窗的演講極客時間有一個課程【如何作好一場技術演講】能夠參考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