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的摘要沒法描述本篇文章的內容

最近接觸了下早教。早教顧問列舉了一堆上早教的好處,像是在給我宣讀一部能力詞典。
對早教能不能有效培養孩子這麼多能力,我抱懷疑態度。
不過這部詞典倒引發了個人思考:我該在哪一個方面貢獻點力量呢?
最後我挑出了「思惟能力」。程序員

咱們每天解決程序中的問題,這些解題思路是咱們程序員特有的,別人教不來,我能夠在這方面影響影響寶寶。編程

最近看到一個說法:ide

碎片化學習,要碎成積木,而不是拼圖。組件化

緣由是每塊拼圖位置固定,拼完只會有一個樣子;而積木能夠組合堆疊出各式各樣的東西。學習

這個觀點乍一看挺新穎,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組件化編程的思想嗎。
組件化的代碼片斷,就好像積木,能夠經過不一樣的組合方式,搭建出不一樣的軟件。ui

組件化編程這一思想早在1968年就提出了:this

wikipediaidea

The idea that software should be componentized - built from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 first became prominent with Douglas McIlroy's address at the NATO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Garmisch, Germany, 1968, titled Mass Produced Software Components. The conference set out to counter the so-called software crisis. McIlroy's subsequent inclusion of pipes and filters into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was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rastructure for this idea.code

程序如何組件化知識如何積木化是否有借鑑意義,也值得繼續思考。component

此次我意識到: 編程的思惟方式能夠遷移到別的領域。 本身平時想的太少,沒有利用好,之後要敏感一點,多思考,發展出程序員特有的優點。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