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OS 的時代還有多遠?

當看到這篇新聞時,不少人都有些驚訝。linux

市場分析公司 IDC 提供的數據顯示,Chromebook 在 2020 年的市場份額得到大幅增加,首次突破 10%,超過了蘋果的 Mac,它所搭載的 Chrome OS 也順勢成爲第二大流行的操做系統,僅次於 Windows。web

▲Chrome OS 年度市場份額首次超越 MacOS chrome

Chrome OS 已經這麼火了嗎?ubuntu

距離谷歌發佈並商業化運做 Chrome OS 已經超過十年,與現在的 Windows 十、Mac OS 以及各類 Linux 的發行版相比,Chrome OS 的知名度依然十分有限,尤爲是在國內。因爲衆所周知的緣由,Chrome OS 引覺得傲的「谷歌全家桶」在國內沒法使用,以至於市場上鮮有 Chrome OS 設備的身影。 小程序

暫時拋開 Chrome OS 的現狀,回顧十年前 Chromium OS 剛剛推出時的推廣理念,咱們由衷地感嘆這種基於雲端的操做系統極具前瞻性的超前設計。瀏覽器

生不逢時

Chrome OS 由谷歌於 2010 年正式發佈,同時發佈了開源的 Chromium OSChromium OS 擁有免費、輕巧、高效和自由的特性,其最先定義爲專門爲上網本(輕辦公)設計的輕量級開源操做系統,這點與 Chrome OS 目前佔有的主要市場基本一致。安全

商業化的 Chrome OS 與谷歌瀏覽器 Chrome 一脈相承,延續了 Chrome 的一些優良特性。在推出的早期,谷歌曾將 Chrome OS 描述爲: 服務器

「整個操做系統只有一個 Chrome 瀏覽器」。 微信

▲Chrome OS 早期的桌面(圖片來源網絡)網絡

這個理念如今來看依然至關驚豔。Ubuntu 創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曾稱讚 Chrome OS 將 Web 擴展到桌面領域很是有前瞻性,這是此前從未有過的產品。這款被設計成爲最快和最輕量的操做系統,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即可啓動 PC 並接入互聯網,能使用上萬個基於 Web 的谷歌應用程序,同時對機器硬件的要求極低。輕便、快捷、省電、低成本,對輕辦公人羣來講幾乎沒有缺點。  

無獨有偶,這種「All in Web」的設計理念在當時也影響到了移動端領域。2011 年,Mozilla 宣佈將計劃把 Firefox 背後的 Gecko 引擎打形成一個開源的操做系統,用於手機和平板電腦,並將其命名爲 Firefox OS。Firefox OS 能夠看做是移動端的 Chrome OS,Mozilla 方面但願藉助該系統能夠基於 HTML5 這樣的開放網絡標準打形成熟的商業產品,在移動端上實現「整個手機系統只有一個 Firefox 瀏覽器」 

▲Firefox OS(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不管是 Chrome OS 仍是 Firefox OS,在當時都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成功。 

在那個時期,家用電腦才全面普及不久,智能手機產業也纔剛剛起步,各類 PC 軟件、APP 給市場帶來的新鮮感層出不窮,人們更多地仍是在追求產品的功能是否強大,性能是否強勁。不多有人對輕量、快速的應用服務有過多的要求。 

在以性能取勝的 Windows 系列與 Mac OS 的雙重夾擊下,Chrome OS 彷佛並無掀起任何波瀾,僅僅依靠對性能要求不高的教育市場勉強存續,市場份額終年不超過 1%;Firefox OS 則是在 Android 和 iOS 稱霸的移動端市場中日漸式微,並最終於 2016 年中止維護。 

在「性能猛獸」當道的時代,Chrome OS 和 Firefox OS 這種主打輕量和快捷體驗的雲操做系統可謂是生不逢時。

轉型求生

除了來自市場的競爭壓力之外,受限於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發展,已有的技術還很難支持在瀏覽器中運行更加龐大、複雜的應用,例如大型遊戲、圖形工具等,這也致使 Chrome OS 的生態建設進展緩慢,很難吸引對我的電腦有着豐富需求的用戶。 

意識到了「All in Web」的操做系統以現有的技術仍很難建成理想的生態,Chrome OS 的推廣策略開始改變,再也不宣傳其「整個操做系統只有一個 Chrome 瀏覽器」。 

從 2016 年開始,Chrome OS 在完善 Web 生態的同時,逐漸引入了兼容 Android 、Linux 的子系統,直到去年官方企業版宣佈支持 Windows 程序,Chrome OS 的設計理念逐步轉向「享受 Chrome OS 輕量級優點的同時,保留使用其餘平臺程序的可能性」,以適應豐富的市場需求。 

▲Chrome OS 兼容其餘操做系統應用

Chrome OS 的轉型爲其在低成本 PC 市場站穩了腳跟,市場佔有率也逐年攀升。有網友說,當初谷歌推出 Chrome OS 就像微軟推出 Windows Phone ,兩者都想要在本身不擅長的領域分一杯羹。現在後者幾乎已經絕跡,而 Chrome OS 仍在持續更新,依靠教育市場的營收蓬勃發展。 

幸運的是,堅持下來的 Chrome OS 彷佛等來了一個最適合它的時代。

輕應用需求崛起

2017 年先後,互聯網應用趨於飽和,各式各樣的 APP 功能愈來愈豐富,同時也形成了軟件大小愈來愈臃腫,人們轉而開始追求更簡單便捷的應用體驗。 

那一年,微信正式推出了小程序功能。這種下拉即用、無需等待下載的應用模式讓人眼前一亮,很快在國內市場引發了劇烈反響。相比之下,傳統 APP 繁瑣、笨重的缺點被無限放大。此後,各大平臺的小程序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涌現。輕量、快捷的用戶體驗成爲了軟件開發市場的潮流。 

很快,這種趨勢從移動端蔓延到了 PC 端。簡書、石墨文檔、CodeSandbox 等基於 WEB 瀏覽器的應用應運而生。一些傳統軟件也開始陸續推出免下載的 Web 版本,例如 Eclipse Theia、VS Online、LibreOffice Online 等等,人們對於這種 「免下載、即開即用、雲存檔」 工具的熱情持續高漲。

開源辦公套件項目 LibreOffice 官方團隊成員、文檔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Thorsten Behrens 表示,「全部渲染,與文檔的全部交互,全部編輯」都在雲服務器上進行,「這就是行業的發展方向」。據悉,LibreOffice 團隊一直在努力開發一個基於瀏覽器的 WebAssembly 端口,計劃於 2021 年夏季以前開放相關示例。 

這些雲服務工具的共同特色就是均可以僅經過一個 Web 瀏覽器來直接使用 —— 也就是說,Chrome OS 在十年前構築好的 「Web 即桌面」 理念正在成爲潮流。當愈來愈多的優秀 WEB 應用得到人們的青睞時,Chrome OS 的黃金時代彷佛就要來了。 

面對這種趨勢,業內的其餘人也開始有所動做。 

2018 年先後,微軟被媒體陸續曝出正在進行新操做系統 Windows Lite 的開發,該項目被認爲是微軟針對 Chrome OS 推出的競品,後來該項目被證明就是 Windows 10X 。據悉,Windows 10X 僅運行 WEB、PWA 應用,其總體設計語言將更簡單,從而下降系統要求,使其可以像 Chrome OS 同樣在低端 PC 上平穩運行。 

去年,Ubuntu 社區開發人員 Rudra Saraswat 宣佈計劃建立一個基於 Firefox 瀏覽器的類 Chrome OS 操做系統,名爲 Ubuntu Web Remix。目前該系統的首個穩定版 20.04.1 已正式發佈,Rudra Saraswat 稱 Ubuntu Web Remix 是谷歌 Chrome OS/Chromium OS 的一個注重隱私的開源替代品,採用 Firefox 代替谷歌 Chrome/Chromium。

而在國內市場,也有一些廠商開始嘗試基於 Chromium OS 推出專門針對國內環境、徹底脫離谷歌服務的操做系統,例如 Fyde OS

侷限性

用戶習慣所趨,優秀 Web 應用頻出,業內陸續跟進……這種「瀏覽器即桌面」的雲上世界將來無限美好,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須要解決。

其中一個就是不可避免的安全問題。雲存檔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關注,當全部的數據存儲在雲端,用戶的隱私是否能獲得妥善的保障?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 ZOOM 用戶會議數據泄露事件就是一個反例,固然還有更早以前的蘋果 iCloud 用戶隱私泄露事件。

▲谷歌推出的雲遊戲平臺 Stadia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一個問題仍然是現有網絡帶寬的限制。對於某些帶寬需求較高的特定場景來講,現有的網絡技術還很難保障用戶的流暢體驗。好比谷歌於 2019 年推出的雲遊戲平臺 Stadia。儘管雲上免下載運行大型遊戲的願景很是誘人,但不少 Statia 用戶反饋玩稍大一些的遊戲就會出現卡頓等問題,更別提那些動輒幾十 G 的 3A 遊戲大做了。這說明以現有的網絡技術要作一個「All in Web」的操做系統還爲時尚早。這也是爲何目前基於 Web 應用的 Chrome OS 仍是隻能活躍在教育市場等輕辦公場景中。

雲操做系統的黃金時代

業內人士分析,這次 Chrome OS 的市場份額可以創歷史地來到第二名的位置,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疫情致使的居家辦公需求激增。Chrome OS 現有的生態與 Windows,Mac OS,甚至是開源社區驅動的 Linux 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但 Chrome OS 市場份額連年增加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目前的 Chrome OS 已經可以知足人們平常基本的輕辦公需求,而且有愈來愈多的人青睞這種便捷的用戶體驗。 

好消息是,即將到來的 5G 乃至 6G 時代將頗有可能給這種雲操做系統的 Web 生態帶來顛覆性的變革。理論上來講,徹底成熟的 5G 網絡就可讓如今的網絡帶寬呈指數倍增加。與此同時,也會有更多基於雲服務 + 流媒體的應用出現,讓 Web 成爲用戶操做的核心,成就雲操做系統。

待未來的網絡技術可以支撐人們流暢地使用更多更復雜的應用時,「All in Web」的雲操做系統們或將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

感謝 Fyde OS @guxiaoxian 對本文提供的專業支持。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