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事物的角度不能只站在技術方面,因此本文想談一些和技術不是那麼密切的東西,技術篇看這兒。html
本文主要討論一下, 小程序存在的意義。web
微信已經集成了不少功能: 早起打車,中午點外賣,晚上看電影,酒店開房,過年搶車票等等。
可是除了這些相對高頻的功能,還有不少低頻的功能是微信沒有的,好比:買賣二手,租車,租房,掛號,問診等。
而微信明顯是不甘於只作一個社交軟件的,微信的野望是徹底融入國民的生活,因此這些低頻可是又不可或缺的服務,就須要有一個工具來承擔,這就是微信小程序存在的意義所在。小程序
還記得前幾年o2o創業很是火的時間,一時間遍地o2o美甲、o2o洗車等等等等,結果除了幾個高頻的創業公司活了下來,其餘基本都陣亡了,小程序可能真的是這些低頻應用的一個解決方案。segmentfault
這是2017年8月發佈的一份微信小程序TOP100榜單指數微信小程序
能夠看到,榜單中工具類小程序很是多,與生活相關的也很是多,生活服務佔了前20名的一半,蛋糕很大。api
微信但願成爲一個「用完即走」的工具:微信
用戶打開手機 -> 掃碼使用小程序 -> 用完關閉
這和咱們的理想情況其實不太相同,咱們想什麼?網絡
用戶打開手機 -> 掃碼使用小程序 —> 得到粉絲 —> 完整版請下載APP
這就意味着,咱們要達到2個平衡:app
從遠古時代到如今,互聯網公司一直在作一件什麼事? 答案是導流。不過移動互聯網時代和web2.0時代區別仍是很大的:工具
web時代雖然你們都想着導流,可是由於整個網絡都是基於超連接的,信息和流量都是可進可出的。
而移動互聯網時代呢?信息和流量都被困住了,都是隻進不出,緊緊鎖死在app內部。所謂的分享功能,只不過是吸引用戶下載或註冊的幌子… 真正分享出來的東西並無多少內容,想要完整版都只能下載app。
2016年聽響馬大叔說過這樣一段話:
論壇都是給qq導流的。人們在一個帖子裏認識了,私下交流,最後的結果必定是互相加個qq,由於論壇的及時性不足,人們想要更進一步地交流,確定都是加qq。
這也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部分論壇都作不起來的緣由,包括百度貼吧也在走下坡路。
從微信作搜索、公衆號、小程序能夠看出微信想要作的是一個在本身內部的閉環,它也是不想讓流量跑出來的。若是手機上只能有一個app,那就只能是微信。
因此作小程序,到底適不適合本身的業務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擺放多少東西在小程序裏,達到功能和吸粉的平衡。
掛號、問診絕對是一個低頻而重要的點,包括老闆的構想也是以高頻的健康和購物來帶動低頻的掛號和問診,從而佈局互聯網醫療。這是很是契合小程序的一個模塊。
小程序中的電商其實也很多,並且自從小程序開放了微信羣分享和轉發按鈕,能夠很明顯地看出微信佈局電商的野心。這也是很是有前景的一個模塊,並且微信用戶對於小額付款也是很是偏心的,因此徹底能夠用小額商品吸引到足夠多的粉絲。
在我看來這是最不適合小程序的一個模塊了。雖然上面的排行榜中今日頭條也排在了第60名,可是不能忽略這幾點:
對於健康頭條來講也是同樣的,健康頭條存在的意義是爲了用高頻的健康資訊來留住用戶,甚至引導用戶購買產品和使用app更多的功能,若是作成小程序真的意義不是很明確。
關於微信小程序技術方面的東西,我寫在了這裏關於微信小程序的二三事(技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