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結束了一年的北京中科院實習後,我回到了電子科技大學,此時已是研三上學期了。有着「金九銀十」之稱的秋季校園招聘正式開始了。面試
準備好了簡歷後,Jerry也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求職大軍。十年前的計算機專業求職市場和今天有很大不一樣——咱們的首選是微軟,谷歌,思科,IBM等外企,包括在成都本地設有研發中心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阿爾卡特等通信企業。而如今求職市場上煊赫一時的BAT,十年前在咱們學生心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是如今能夠比的。編程
當時Jerry所在的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8020教研室也有不少師兄師姐在成都這些本土通訊企業工做,Jerry平時聽他們介紹裏面的工做環境很是好,工資待遇在成都也很是有競爭力,在加上當時外企在學生心中廣泛都具備光環,因此找工做時將這些通訊企業做爲首選。服務器
不巧的是2006年秋季,這些通信企業在成都本地幾乎沒有校園招聘,Jerry也曾打電話詢問在裏面工做的幾位師兄師姐,獲得的答覆是隻有社招,所以首選去通信企業的計劃無法實現了。3d
電子科技大學在當年和如今同樣,是向華爲和中興這兩家公司輸送畢業生的大戶。華爲和中興的筆試我至今記得很清楚,是在清水河校區的第二教學樓進行的,由於參加筆試的同窗太多了,那規模比如某一學科的期末考試。筆試題過了這麼多年已經印象很模糊了,並非編程基礎的技術題目,而是以邏輯思惟題爲主,有點像考公 wu yuan題目。這兩家公司的筆試環節Jerry都順利經過了,華爲的面試第一輪是小組面試,考官出一道題目,同窗們組成一個小組討論,而後由一位同窗彙報,完畢後考官發問,全部組員回答。聽說華爲的考官們喜歡經過這種方式考察應聘者可否承受壓力。後來面試結束後,等了一段時間,接到了華爲HR的電話,詢問我是否接受由於工做緣由而分配到不一樣的城市去工做,就是所謂的是否「接受調配」,我對這個是有些抗拒的,因此回答了否,也就沒有下文了。blog
當時咱們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把華爲和中興的offer拿在手上保底,而後再尋找更好的。因而Jerry順利的拿到了中興的offer,而後繼續參加仍在進行的各大公司秋季校園招聘。ci
讓Jerry印象深入的是,2006年的時候,深圳迅雷也曾經到電子科大來招聘過,當時的迅雷,應該只是一個一百多人的小公司,儘管當時幾乎咱們每一位同窗的電腦裏都裝了這款下載軟件。迅雷的技術人員對咱們教研室同窗的項目背景很感興趣,由於咱們在北京實習,作的就是一個P2SP的內容分發項目(順便說一句,兩千年初那段時間,BT和電驢這種P2P內容分發軟件在國內真的很火啊)。當時Jerry經過了迅雷的比試和麪試,而後在電子科大賓館裏參加了HR面試,HR是一位小夥子,當時他談了不少對迅雷美好前景的憧憬。開發
Jerry滿覺得能拿到迅雷的offer了,沒過多久,個人郵箱裏收到了一封迅雷要求加試的筆試題目,要求完成後把源代碼發到郵箱裏。由於我當時還在準備其餘公司的筆試,因此就沒有理會。io
後來2014年的時候,看到迅雷成功上市的消息,由於當時在SAP已經工做7年了,對這消息也沒有任何感受。求職
由於是大四上學期了,專業課和外出實習都已結束,除了找工做以外咱們沒有其餘事情能夠作,由於工做沒落實,也沒心思寫論文,因此你們即便手上已經有了offer,也仍然繼續參加其餘公司的面試筆試。後來我又陸續拿了一些中小公司的offer,不過和如今的同窗們動則互聯網大廠可觀的package相比不值一提,這裏就略過了。後臺
稍稍值得一提的就是深圳騰訊的offer,崗位和Jerry研究生所學很是對口:Linux後臺開發工程師,進去以後應該是從過後臺服務器端開發。Jerry所在的8020教研室從開創的祖師盧教授到衆多在電子科大留校任教的師兄們一直都在和Unix系統打交道,因此咱們教研室每位成員的Linux編程功底都很是紮實。
Jerry當初爲何要選擇成都SAP而不是深圳騰訊?可能Oliver以前的演講打動了我,也多是由於2006年的騰訊,在學生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能和十三年後的今天相比。
2006年10月份下旬的時候,SAP來電子科技大學開宣講會了,在科大的廈新廳開的。當時Jerry對SAP一無所知,不過我所在的教研室有兩位很優秀的同窗已經在裏面實習一段時間了。他們告訴我,這家德國企業是世界上很是頂尖的企業管理軟件公司,在成都軟件園剛剛建立研發中心,如今招聘的正式員工都是在該行業摸爬滾打的精英。即便是實習生進去,若是表現優秀,也有可能被送往德國總部去培訓。
有了這兩位同教研室的同窗提供的信息,我按時參加了SAP的招聘會。會上主講的是Wang Oliver,也就是後來我老闆的老闆。Oliver拿起講臺前的一瓶礦泉水,告訴咱們,這瓶水從採集到生產,再到最後出如今超市貨架裏,幾乎每一個步驟背後都離不開SAP軟件的管理,這讓咱們以爲這家公司的軟件如此神奇和偉大。
當時由於宣傳的緣由,SAP還不像今天這樣,被廣大學生所熟知。雖然Oliver的演講裏那句「The Best Run Businesses Run SAP」給咱們學生留下了深入的印象,可是和演講的幻燈片裏那些高大上的描述相比,咱們仍是不太清楚假設進入SAP後,咱們具體的工做內容是什麼。宣講會結束,到了投遞簡歷的時候,我在我簡歷上寫下的應聘職位是「Associate Application Consultant」. 這是我在英文課本之外的地方第一次使用Consultant這個詞。
等到11月份,Jerry在電子科大的物理電子學院的教學樓裏參加了SAP成都的筆試。題目是純英文的閱讀理解和推理題。筆試經過後,Jerry在參加一家公司面試等待的間隙,接到了SAP HR的電話面試,時間不長,主要是HR用英文提問,我用英文做答。
接下來的第一輪現場面試,是到位於成都天府軟件園B區6棟3樓的SAP成都研發服務中心參加小組羣面。羣面的形式和以前提到的華爲羣面相似,同窗們分紅人數相同的幾個組,同時根據考官出的題目開始小組討論,考官們在旁觀察,等規定的時間結束以後,每一個小組的每位組員須要用英語來彙報題目要求回答的各個維度的問題。
和Jerry當時一塊兒參加小組面試的幾位同窗,她們流利的口語和超出通常學生的那份成熟,給當時的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有緣的是,這幾位同窗如今也都還留在成都SAP,並且早已成爲各自團隊的核心成員。時間過得真快,12年轉瞬即逝。
小組面試結束後,是兩輪的一對一面試,頗有意思的是,這兩輪的面試官都是Jerry後來的同事 :) 這一系列的面試結束後,等了兩週,我終於收到了SAP成都的實習offer,此時已是2006年12月底了。拿着SAP的offer,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元旦。2007年1月,我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了SAP成都,領到了屬於本身的第一臺ThinkPad電腦,型號爲經典的T60. 接下來就是你們熟悉的故事,我順利經過了考覈,結束了一年的實習生涯,在2007年末轉正,成爲一位SAP成都的正式員工。
這就是Jerry和SAP結緣的始末。各位SAP從業者,大家是怎樣進入SAP這個行業的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故事。感謝閱讀。
要獲取更多Jerry的原創文章,請關注公衆號"汪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