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spa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若是要從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找一個主人公,那必定是程心。程心必定是《三體》中最具爭議性的任務。事件
程心犯了兩個錯誤,直接把地球推入了最糟糕的境地。第一個錯誤,她執意成爲執劍人,企圖以愛來感化兩個世界,以達成和平共處的目的,然而三體世界看透了她的心裏,在她執劍的那一刻揮軍攻打地球,她最終也沒有按下按鈕,直接致使威懾紀元結束,人類被迫等待被毀滅的命運。導致宇宙中僅存的人類飛船不得不暴露三體星系座標致使三體文明被高等文明毀滅,從而也間接暴露了地球座標,最終導致太陽系遭受二向箔的降維打擊。錯誤
第二個錯誤,不清楚光速飛行的本質,誤解了雲天明的寓言故事,第二次聖母心發做,「一個都不能少」,逼死了維德,卻看不到光速飛行纔是整個宇宙文明生存惟一的保障。程心最終葬送了地球文明的最後一絲但願帶領全人類走上了在黑域中等到滅亡的死路。
看到這裏做爲一名讀者都幾乎要按捺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巴不得將這個地球文明的罪人千刀萬剮!且慢罵程心。且不說做爲讀者是以上帝視角窺視書中事件的發酵,深悉來龍去脈,僅從程心角度出發,她的選擇也不可厚非。
程心是人類推選出來的,民心所向、衆望所歸的執劍人。也就是說,程心的選擇和做爲是被全人類所承認的,程心的意志就是全人類的意志,程心就是人類總體的縮影。維德、羅輯終究只是我的類的引導者,他們能爲人類護航一時,卻不能護航一世。就像羅輯不能永遠爲人類仗劍而立,路終究是要讓人類本身走下去。人類中那些美好的品德,慈悲和愛,註定致使地球文明在黑暗森林中走向滅亡。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須要」,在這個有限宇宙大前提下,猜疑鏈不可避免的存在,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地球文明就限入了一個悖論,爲了生存放棄地球文明核心的人性又或者是爲守衛文明而亡。這二者沒有折中點,而程心的選擇,也是整我的類的選擇——人性。「做爲地球文明的價值就是用愛來對待生命和一切。」
程心的選擇是地球文明意義所在,爲讓這個有限的時光變得文明,咱們作出努力;而不是讓咱們的文明存在下去,不惜一切去努力,甚至拋棄文明中的那些自覺得豪的愛與慈悲。人性與生存不能兩全,不怪程心,只因地球文明誕生於雨林之中,卻要面對黑暗森林的考驗。
獸性
「失去人性、失去不少;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人類中的另外一小部分人卻具有除人性外另外一種特性——「獸性」
從「沒有道德感三觀不正」成長爲人類引導者負擔起執劍人身份的羅輯、面壁人希恩斯和冷酷又理性的維德、「軍魂」章北海、還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史、看透宇宙的老人丁儀,這些在歷史長河中不值一提的人物,卻逆流而上,努力引導着人類文明的走向。
「大家按照可能的結果來決定本身的行爲,而咱們無論結果如何,必須盡責任。」誠然,這些人裏有的失敗,有的成功,可是他們都爲文明的延續用本身的方式全力以赴盡責。
「燈塔建好的那天夜裏,我遠遠地在海上看着它發光,忽然悟出來:死亡是惟一一座永遠亮着的燈塔,無論你向哪裏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或許這纔是文明的真正歸屬吧。
小結
讀罷全書,腦海中迴盪着維德的吶喊:「失去人性,失去不少;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乍看是宇宙科普讀物,細讀之下也不乏對人性的討論。書中的人類文明帶有人性的溫情:推舉程心爲執劍人,將水滴視爲和平的象徵。可是這在冰冷的黑暗森林中就顯現的幼稚好笑了,這兩個帶有人類溫情的舉動,都被無數次重啓的三體文明當頭棒喝。更不用說歌者的二維化了。人類文明中也有表明着獸性的人類:「前進!不擇手段前進!」的維德、「都同樣」的章北海,羅輯……他們用冷靜而客觀。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不顧一切的獸性。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人類文明也不喜歡這種充滿着獸性的人。因此人類文明最終仍是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滅亡。然而,換句話來講,磨滅了人性的人類文明,仍是人類文明麼?
「是給文明以歲月,仍是給歲月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