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容器有輕量級、安全性、秒級啓動等優秀的特性,容器自然的輕量化和可移植性,很是適合邊緣計算的場景,這一點邊緣計算的廠家和開發者們都心知肚明。並且鑑於K8S已經成爲雲原生編排的事實標準,所以攜手K8S進入邊緣將頗有可能結束邊緣計算當前混沌的狀態,並定義雲端和邊緣統一的應用部署和管理的標準。數據庫
Kube+Edge就是依託K8S的容器編排和調度能力,實現雲邊協同、計算下沉、海量設備的平滑接入。Kube+Edge架構上包含兩部分,分別是雲端和邊緣側。雲端負責應用和配置的下發,邊緣側則負責運行邊緣應用和管理接入設備。緩存
現在,Kubernetes 已經成爲雲原生的標準,而且可以在任何基礎設施上提供一致的雲上體驗。咱們常常可以看到「容器 + Kubernetes」的組合在DevOps發揮10X效率,最近也有愈來愈多Kubernetes運行在數據中心外(邊緣)的需求。安全
在邊緣計算StarlingX的項目中,將來也會在邊緣側集成Kubernetes做爲容器化平臺,而因爲邊緣雲和中心雲的關係更加獨立,邊緣雲能夠在與中心雲斷開鏈接的狀況下正常工做,而Kubernetes集羣的心跳機制,須要master/slave的定時鏈接,所以Kubernetes在集成到邊緣雲平臺的場景下,須要在部署方式上須要知足邊緣計算平臺的要求。架構
因爲雲計算的普及,用戶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管理雲上資源的經驗,如今下一步的挑戰就是如何構建一個邊緣雲平臺,把對雲上資源的管理方法延伸到邊緣,讓咱們可以無縫地管理邊緣的資源和設備。邊緣雲平臺將重點解決如下問題:分佈式
一、大規模 / 異構的設備,網關和邊緣節點的接入;
二、大量遙測數據匯聚、處理後提供給雲端應用使用;
三、設備安全和識別服務;
四、支持遠程下達對設備的指令;
五、自動建立和管理邊緣節點和設備;
六、實現雲端對邊緣應用的編排、部署和配置;
七、爲邊緣應用的開發提供數據存儲、事件管理、API 管理和數據分析等能力;ide
因爲邊緣雲平臺須要接入大量的IoT設備,並實現對這些設備的管理,而這些設備的數目多是很是巨大的,所以在邊緣側須要部署大量的應用來管理海量的IoT設備,所以在邊緣側資源受限的狀況下,邊緣容器雲則顯得尤其重要。雲計算
另外,因爲在邊緣側建設的費用受限,所以使用物理的高可用手段會致使建設費用的急劇上升,而利用容器雲的auto-healing功能,可使得在邊緣側的平臺上,利用Kubernetes等軟件高可用技術,來知足邊緣容器雲對高可用的要求。人工智能
針對一些短暫接入的設備和流量,邊緣雲鬚要實時開啓容器,並自動在容器中部署已安裝的應用,因爲容器天生對應用具備更好的親和性,邊緣容器雲能夠更快速方便地在短期內開啓或關閉大量的容器應用,來知足邊緣側的實時流量。操作系統
在安全性方面,Kubernetes或者說是容器技術的安全性一直被業界詬病,雖然相比於虛擬機操做系統級別的隔離仍較爲遜色,但隨着社區的發展,安全性的問題也在逐步的解決。調試
因爲Kubernetes對應用的編排能力更強,邊緣側可能會涉及到大量的不一樣種類的應用服務,而Kubernetes能夠很好得知足對邊緣應用的編排、部署和配置的要求。
Kubernetes做爲開源的容器平臺,擁有大量的社區文檔和標準接口,並且Kubernetes知足了etcd數據庫提供的持久化存儲,事件處理、告警機制等要求,爲邊緣計算應用的開發、部署、調試提供了便利。
利用容器化的邊緣計算平臺可提供如下服務:
一、邊緣節點容器化承載計算服務,大規模定製化批量更新和升級應用;
二、全局監控及分佈式管理,邊緣設備自動激活及下線;
三、就近集成邊緣存儲及邊緣緩存服務,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拓展邊緣智能;
邊緣容器雲能夠提供就近部署計算服務,多維智能調度,保障邊緣數據及時傳輸和處理的能力,並更好地知足邊緣側應用日益增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