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如下幾個維度,對redis、memcache、mongoDB 作了對比

一、性能redis

都比較高,性能對咱們來講應該都不是瓶頸算法

整體來說,TPS方面redis和memcache差很少,要大於mongodbmongodb

二、操做的便利性數據庫

memcache數據結構單一緩存

redis豐富一些,數據操做方面,redis更好一些,較少的網絡IO次數網絡

mongodb支持豐富的數據表達,索引,最相似關係型數據庫,支持的查詢語言很是豐富數據結構

三、內存空間的大小和數據量的大小併發

redis在2.0版本後增長了本身的VM特性,突破物理內存的限制;能夠對key value設置過時時間(相似memcache)分佈式

memcache能夠修改最大可用內存,採用LRU算法性能

mongoDB適合大數據量的存儲,依賴操做系統VM作內存管理,吃內存也比較厲害,服務不要和別的服務在一塊兒

四、可用性(單點問題)

對於單點問題,

redis,依賴客戶端來實現分佈式讀寫;主從複製時,每次從節點從新鏈接主節點都要依賴整個快照,無增量複製,因性能和效率問題,

因此單點問題比較複雜;不支持自動sharding,須要依賴程序設定一致hash 機制。

一種替代方案是,不用redis自己的複製機制,採用本身作主動複製(多份存儲),或者改爲增量複製的方式(須要本身實現),一致性問題和性能的權衡

Memcache自己沒有數據冗餘機制,也不必;對於故障預防,採用依賴成熟的hash或者環狀的算法,解決單點故障引發的抖動問題。

mongoDB支持master-slave,replicaset(內部採用paxos選舉算法,自動故障恢復),auto sharding機制,對客戶端屏蔽了故障轉移和切分機制。

五、可靠性(持久化)

對於數據持久化和數據恢復,

redis支持(快照、AOF):依賴快照進行持久化,aof加強了可靠性的同時,對性能有所影響

memcache不支持,一般用在作緩存,提高性能;

MongoDB從1.8版本開始採用binlog方式支持持久化的可靠性

六、數據一致性(事務支持)

Memcache 在併發場景下,用cas保證一致性

redis事務支持比較弱,只能保證事務中的每一個操做連續執行

mongoDB不支持事務

七、數據分析

mongoDB內置了數據分析的功能(mapreduce),其餘不支持

八、應用場景

redis:數據量較小的更性能操做和運算上

memcache:用於在動態系統中減小數據庫負載,提高性能;作緩存,提升性能(適合讀多寫少,對於數據量比較大,能夠採用sharding)

MongoDB:主要解決海量數據的訪問效率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