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上馬大飛機,並且要先從支線飛機入手,其中擁有70個座位的ARJ21中型支線客機將於明年正式交付使用,8年以後咱們150座以上的大飛機就將正式飛上藍天。毫無疑問,上馬大飛機是國人由來已久的夢想,這不只是民族的驕傲,更是國家經濟和民族產業鏈的巨大引擎,是邁向強國之路的必經之途。最近,ARJ21中型支線客機已經收到訂單208架,其中50架被美國通用公司購買,聽說將被直接推向歐美市場進行飛行。這可真是中國大飛機工業的開門紅啊,連美國人都這麼捧場,並在第一時間搶購中國的支線飛機,這能不令中國人驕傲嗎?
然而,認真閱讀新聞並進一步分析推解後,百草止水大吃一驚。第一驚:咱們ARJ21中型支線客機的發動機竟然不是國產的。咱們兩年前不就研發出太行大推力渦輪扇飛機發動機了嗎?爲啥這款極其先進的發動機不組裝到咱們本身生產的支線客機上?原來,咱們的太行發動機雖然先進,可至今沒法進行量產,大批量的生產工藝竟然還不過關,因此咱們的支線客機發動機就只能選用外國的。用的是誰的呢?美國通用的,難怪通用會一口氣購買50架,原來他能大手筆地賺中國支線飛機發動機的錢啊!
第二驚:美國通用公司購買的50架中國產支線客機,竟然不是出口歐美市場,而是所有留在中國境內。留在咱們境內幹嗎?出租給國內的航空公司,繼續從中國的航空市場裏賺錢。也就是說,美國通用公司基本上就是在玩空手道,從中國航空公司那裏收取租賃費購買ARJ21中型支線客機,剩下的錢做爲利潤就所有落入通用本身的口袋了。不只如此,經過向中國支線客機源源不斷地供應飛機發動機,通用公司將會大賺特賺中國大飛機的錢。
第三驚:中國飛機租賃市場幾乎就是美國公司的天下。通用購買中國產支線客機用於中國航空租賃市場可不是第一次,他的飛機租賃業務早就在中國開展,而且佔據至關的市場份額。除了美國通用公司在華開展飛機租賃業務外,美國的商用飛機租賃公司航空資本集團和飛機投資集團旗下的國際金融租賃公司也是中國航空租賃市場的巨大主力,目前光這三家國際租賃巨頭就穩穩佔據了中國航空租賃市場90%的業務。據估算,中國商用飛機中有60%至80%是租賃的,將來20年內中國航空飛機租賃市場的份額將會高達7500億元人民幣,而賺取這筆鉅額財富的將主要是美國公司。
第四驚:中國大飛機的國產化率竟然如此之低,包括飛機發動機在內的主要部件和系統竟然都依賴外國,並且主要依賴美國。美國通用電氣發動機集團給咱們提供發動機,美國洛克韋爾柯林斯公司提供航電系統,美國漢米爾頓標準公司提供電源系統、輔助動力和高升力系統,美國派克漢尼芬公司提供液壓系統和燃油系統,美國霍尼威爾公司提供飛機主飛行控制系統,德國利勃海爾空間公司提供空氣管理系統,瑞士振動測量儀公司提供發動機振動監測儀和發動機接口控制裝置,法國薩吉姆公司駕駛艙控制系統。咱們本身生產什麼呢?機翼、機頭、前機身、中機身、後機身、垂尾和方向舵、掛架、平尾和升降舵、雷達罩,最後在上海飛機公司進行總裝。天哪,咱們竟然只是生產外殼,飛機的內臟基本上都是外國的,並且主要是美國的,這和咱們製造的電腦、DVD、彩電有什麼區別嗎?
以上幾點不能不讓百草止水之流異常震驚,咱們的大飛機工業一塊兒步就讓外國掌握了命門,同歐美關係稍有個風吹草動,咱們的大飛機工業就會所有擱淺。同麥道的合資生產已經是前車可鑑,那時咱們拋棄了本身的大飛機制造之路,並花了十幾倍的大價錢走合資引進之途,結果波音和麥道的閃電合併讓咱們的鉅額投入連同自我製造大飛機之夢一塊兒打了水漂。前段時間,因爲美國霍尼威爾公司沒法及時定期提供主飛行控制系統,從而致使中國第一架ARJ21中型支線客機的試飛被迫推遲到,而ARJ21支線客機的交貨期也被迫推遲了半年。這仍是一家美國公司的「故障」就給咱們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若是國際風雲變幻致使歐美拿咱們的大飛機說事,中國怎麼辦?飛機沒法交貨,工廠被迫停產,工人大量失業,相關的巨大工業鏈條一塊兒放慢運轉……這將是一個怎樣的災難?
尤爲是,大飛機的內臟全由外國提供,這就意味着咱們生產大飛機利潤的絕大部分將送給外國。這倒挺符合中國堅持世界工廠戰略的初衷,上游產業交給外國,咱們只在下游低利潤的產業末端刨食。固然,若是所以非要找個理由說中國人太無能了,就是沒法解決關鍵技術,百草止水也就無話可說。可是飛機租賃市場不須要關鍵技術吧?爲啥會讓90%以上的份額攥到外國人的手裏?別說歐美會用大飛機關鍵部件和核心技術卡咱們的脖子,就是他們不用這招,單單那三大壟斷我國航空租賃市場的三大巨頭來點什麼貓膩,就夠中國民用航空業喝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