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質量

我以爲知識分兩種:框架

  • 可被重複使用的根知識
  • 一次性的知識

知識是有好差之分的,付費知識也不例外。 不花點時間甄別,就會常常一時腦熱花了大價錢,而過後不再會想到去看。我一直篤信的一個邏輯是:工具

最好的知識必定是免費的(或者極低成本能夠得到的)學習

知識是知識,信息是信息(對某些人有價值的信息能夠是天價:交易者的內幕消息、製藥公司新式抗癌藥的分子式...),它們其實不是一個東西,信息是有強烈時效性的,而知識從某種程度上更穩定,更有結構性。可被重複使用的根知識,價值大過一次性的知識;重複使用次數更高的根知識,價值大太重複使用次數低的根知識。 因此「重複使用的次數」是衡量你學到知識有用程度的關鍵指標,作過科研寫過論文的知道,衡量一我的的學術能力,通常有兩個公認的指標:1,論文被索引庫收錄的數量(如 SCI、 EI、ISTP);2,論文被引用的數量(Times Cited)。這兩個指標儘管並不絕對客觀,但依然具備表明性。延着你讀過的文章中的觀點、思想,順藤摸瓜,你能找到這些知識的上游。事實上,知識中不多有全新發明的概念,大部分都是對原有概念另外一角度的解讀,必定要找到觀點的源頭,對它內化並吸取,這樣產生的認知纔是你本身的。而這些知識,每每都是公開且被屢次引用的,它們既不昂貴、也不難尋覓。優化

因此哪些知識能夠被歸類爲可被重複使用的根知識,哪些又是一眼掃過便可,不須要浪費時間?網站

(一)

  • 講述正確的概念的知識
  • 基礎學科的知識(e.g. 數學、物理、經濟學)
  • 能幫助你創建對某個行業或領域框架感的知識

這些知識都是可被重複使用的根知識。設計

1)咱們的認知過程從概念開始,你穿梭回400年前的荷蘭,跟任何一我的談論股票,他們都不知道這玩意是什麼。由於在股票尚未被髮明的時代,是沒有概念來表示股份公司的全部權憑證的。試想你如何給剛上小學的侄子解釋股票:指針

它是 一種有價格的券,是公司在籌錢時向出錢人發行的一種憑證,表明着持有這種券的人(即股東),享受對公司的全部權,除了分成外,公司賺錢能力變強時,券會變得更值錢,公司盈利狀降低時,券也會貶值。索引

bingo,你完成概念解釋的過程,就是知識傳遞的過程。知識構築在無窮盡的概念之上,就像默克爾樹源頭(root)下的無數葉子。 概念是對大量信息修剪後抽象的結果,甚至於,正是由於對一個概念有共同的認知,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信息密度才能作到指數級增加。想一想罷,若是每次都要解釋半天,談話是無法繼續的...ip

2)學習基礎學科不是要全部人都跑去作科學家,而是經過對數學、物理、經濟學、心理學...的學習,得到最爲基本的分析、比較、歸納、推理、加工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曾經在備考CFA時不止一遍的想過:若是能夠重來,大學時必定把線性代數和機率論學好。當時渾水摸魚溜過去的知識,將來總有一天會找上門來,該付出的努力,一分都省不了。 咱們獲取新的知識,並非簡單堆砌起來,而是不斷去消化,抽出精華。大部分所謂「新」的知識,都是從「舊」的知識派生演變而來。咱們積累起來的大量信息或早期認知,會隨着時間推移和認知的進步,逐漸濃縮於少數幾個簡單而精華的公式或定律,乃至是商業領域進行決策的依據(作什麼,不作什麼),這些纔是真正的「知識」。ci

拿數學舉例,大部分現代數學的應用,都是在純粹數學的公理、定理的基礎上,去推導一系列邏輯自洽的東西,用來生成解決某個具體問題須要的數學模型。指導咱們平常生活方面能夠借鑑的就是,分析問題時須要有本身的核心理念,用理念來推導具體的事請。基於這個理念,咱們能夠在給定前提假設後,推論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好比由於不一樣收入的消費者對於機票價格的敏感度是徹底不一樣的,航空公司會採用價格歧視的訂價手段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經濟艙的客戶對價格敏感,因此要控制好價格上限和上座率;兩倉的客戶對價格鈍感,因此即使是短途低附加值的航線,也能賣出好幾倍的價格。

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並不依賴信息的大量積累,也不是記憶力,而是花盡量少的時間將知識融會貫通。底子越牢靠,速度就越快。

3)每當接觸一個新的領域,能最快幫助你創建總體框架感的,永遠是這個領域內前輩寫的書。依距我我的經驗,信息質量由高到低:

  1. 豆瓣評分高於8分的書
  2. Udemy、Udacity或其餘知識付費網站的系列課程
  3. Google到的文章
  4. 各類「學習羣」的隻言片語

好的知識產出,必定能給你一種控制感,它能讓你知道不一樣的知識點大體位於哪一個象限,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什麼。 因此我每次觸及新領域時,基本都是按照經過關鍵詞找到排名靠前的書,經過其中一本的書的優質書評找到相關聯的其餘書或做者,一籃子買下(一般不超過5本,優先選擇kindle版本,由於能夠全文檢索)。如今有不少大牛的新書都是自出版,沒有紙質書,只有付費pdf,其實這樣更好。由於傳統出版商的流程緩慢,特別是外文書籍的譯本,中間更是每每會延長1-2年纔有中文版問世。外文語境下的好內容能比等待中文版的人更早讀到,跟多活兩年沒啥區別,賺了!

(二)

  • 輿論熱點
  • 生僻且細節的百科型內容

1)沒有人會記得上週一的新聞頭條是什麼,吃瓜羣衆的記憶只有3天。一個社會熱點新聞爆炸後會迅速進入衰減期,這是一個指數降低的過程。 正因如此,絕大部分輿論熱點,按照咱們對於知識質量的標準,都會被歸類到垃圾信息中。任何你關心的領域裏產生的熱點,都是在你腦中留下一個快照(Snapshot),方便你在將來某一天追溯到今日時,有一個指針挑明方向。

2)寬窄巷子有幾條街,巴菲特今年的致股東信裏如何斷定市場,任志強最近的房市論調是什麼... 若是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一我的能夠過目不忘,過言有數,那麼大能夠稱讚他博聞強識、記性了得。但如今有Google,有Wikipedia,記住這些細枝末節瞬間失去意義,他們只會耗用寶貴的精力。咱們須要作的的,只是對某件事有個大體概念,可以很輕鬆的調用,在查證時能快速檢索到便可。

從2016年開始,我有意識的減小實體書的購買,但凡是能夠用電子版保存的,毫不用紙質的。這是由於,

  • 電腦上有強大的檢索工具(macOS上用自帶的Spotlight或Alfred,Windows平臺有Everything)
  • 它同時解決了「筆記」的保管問題

我大學畢業時搬家,行李箱裏存放着一大摞筆記,我當時滿心覺得未來會有時間再去翻一翻,可事實是它們永遠的躺在那,再也沒有被動過。由於查閱起來實在是太麻煩了,沒有標記位、沒法高亮關鍵詞,全仰仗本身腦子裏零星半點的記憶,更別說那些散落在紙質書裏的幾段稀疏筆記。

從紙筆摘抄到用軟件管理知識,如同刀耕火種進化到現代社會。 零星想法能夠隨手記在macOS自帶的備忘錄裏,長篇文章能夠配合Web Clipper剪裁到印象筆記中,Kindle中的高亮段落和筆記用Knote同步,PDF基本用Margin Note標註和整理成知識卡片,隨時須要檢索就喚起Alfred,經過Workflow來查找本地軟件中的內容。

熟悉以後就再也回不去。

這樣的保存→檢索→調用知識的過程,比以往高效了一個數量級。像這樣工具流的優化,每每都是看起來不起眼,而實際上讓人與人之間的生產效率發生肉眼可見的巨大差異。

結論

善待你花在攝入知識上的時間,就像你善待投出去的錢。好的知識是能夠產生「複利」的,我在作設計時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去寫代碼,我在寫代碼時也未料及有一天會跑去接觸金融和量化,事實上,只要你不停在探索自身的外圍,這些交叉的知識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它們幫助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它們煜煜生輝。 鏈接這些知識,就是Connecting the dots,發揮共振效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