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如何進行一場技術面試

在當前職位競爭激烈的工做背景下,技術面試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但更多文章是站在面試者的角度來分析,告訴你如何準備關鍵基礎知識、如何調理心態,甚至收集大廠常見的面試題來進行題海戰術,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幫助咱們經過面試考覈,得到預期中的工做職位。我的認爲,面試官的面試準備、溝通、評價工做一樣重要。如何識別優秀的候選人,如何幫助團隊找到更合適的工做夥伴,對面試官的技術能力、我的素養要求更高。同時,長遠來看,人才積累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招聘當前條件下最適合的人才,對公司、團隊的總體收益價值也更好。前端

這篇文章的原型原本是幾個月前,本身根據最近幾年在不一樣公司、團隊的面試官經歷,整理而出的一些總結、心得。而最近一次偶然的機會,剛好跟幾位朋友聊到相關話題,有感而發,因此從新整理了下內容(主要是移除了一些公司、業務的敏感信息),指望有更深刻的探討空間。vue

這篇文章更適合有面試官背景或者即將成爲面試官的同窗閱讀,尤爲是剛開始接觸面試官的角色,不知道如何進行技術面試的同窗。面試

面試官的面試流程

對面試官而言,一個完整的面試流程大概會通過三個階段:算法

  • 面前準備
  • 面中溝通
  • 面後評價

咱們下面會從這三個方面來聊聊具體的操做細節。vuex

面前準備

不管候選人仍是面試官,都須要作面試準備。根據我的經驗,面試官的準備工做能夠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編程

  • 團隊職位預期
  • 候選人基本狀況
  • 面試流程
  • 面試問題

1. 明確團隊職位預期

首先,咱們須要清楚當前團隊的職位預期是什麼。避免因爲跟候選人的目標誤差較大致使浪費面試的精力、資源,須要知道面試也是一種成本付出,也要考慮效率和產出。瀏覽器

職位預期能夠理解爲:假如候選人來到團隊,咱們指望候選人能去執行什麼事項,能去承擔多大職責,能給團隊創造多大價值。 你們都喜歡動手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技術能力、我的素質都很不錯的同窗,但在實際面試中不多會遇到這麼完美的候選人,咱們更多的時候是要評判候選人是否能夠在預期範圍內爲團隊帶來更多收益。markdown

另外,有些團隊還對候選人的教育背景、管理經驗、技術能力、當前職級等有比較特殊的要求。這個時候就須要特別注意,發現不符合條件的時候應該儘快提早終止面試流程,減小後續消耗。前端工程師

2. 瞭解候選人基本狀況

做爲面試官,咱們更可能是經過簡歷中來初步瞭解候選人的基本信息,如工做年限、教育背景、技術棧等,這些信息對咱們初步評判候選人能力、後續準備面試問題幫助都很大。架構

不少狀況下,面試官會從簡歷中推斷本身的初步評判結論,後續面試過程只是在一步步驗證本身的結論、矯正偏差。因此,簡歷中的信息對候選人、面試官都很重要。

有些時候咱們也會在簡歷中遇到一些不太符合常規的信息,如畢業時間、工做時間等,能夠提早跟 HR 或者候選人溝通下,保證雙方認知一致。畢竟如今這種社會背景下,造假的成本仍是比較低的,爲減小後續麻煩,須要提早排除這些意外因素。

3. 溝通面試流程

必定要提早跟 HR 或者候選人作下溝通,明確本身進行面試的時間、方式、流程等信息,爲面試過程當中的問題花點時間作準備。同時,提早規劃本身的日程,避免工做安排衝突。

面試的形式會給咱們的面試效果帶來必定影響。如今不少公司都會在正式面試前進行一輪電話面試,你們都清楚電話面試不太適合考察編程能力,這個時候能夠更多側重考察一些特定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不過雙方應該都心知肚明,電話面試更多狀況下只是爲了考覈候選人是否具備必定的基礎常識,提早作候選人過濾,來下降大量候選人面聊的時間、人力成本。

加入面試過程須要特定場所的,必定要提早預約,避免臨時預定不到而致使面試沒法正常進行的尷尬場景(我曾經待過的一家公司,會議室就是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

4. 準備面試問題

爲了保證整個面試流程順暢,咱們須要提早了解清楚候選人的背景信息,準備好面試問題。

面試問題的設計有很大的技巧性,雖然不少有價值的信息都是在面試中臨時問題引伸而來的,但提早準備的面試問題依然具備很強的指導性,方便咱們肯定雙方深刻溝通的具體「大綱」,讓面試過程有的聊,不尷尬。

咱們應該如何制定題目?我的認爲能夠從一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候選人項目背景

主要用來了解候選人對相關業務的瞭解深度,是否有足夠的業務場景處理經驗,是否在長期的業務支持過程當中獲得我的成長。

咱們舉幾個問題示例:

  • 項目 A 產生的業務背景是什麼(考察對項目 A 的瞭解程度)?
  • 本身在項目 A 中主導了哪些功能開發(考察候選人的參與程度,對項目的貢獻大小等)?
  • 你是如何解決項目中遇到的 B 問題的(考察候選人處理問題的前期調研、方式、手段等)?
  • 爲何選擇方案 C 而不選擇方案 D 來解決(考察候選人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候選人技術棧

主要用來了解候選人基礎知識水平,判斷是否具備知足在當前團隊進行業務開發、技術探索的能力。

咱們舉幾個問題示例:

  • Vue 如何實現數據雙向綁定的(考察對框架底層原理的瞭解程度)?
  • 假如開發一個簡易的 MVVM 框架,你會首先處理哪些問題(考察對框架本質的認知)?
  • 你在業務開發都是如何使用 vuex 的(考察基本的使用方式、最佳實踐等)?
候選人工做年限

主要用來了解候選人在預期年限的能力範圍內所處的水平,判斷後續的一些發展潛力,題目的形式可能更多樣化些。

咱們舉幾個問題示例:

  • 項目 A 的總體架構是什麼樣的(考察候選人對項目的認知高度)?
  • 瀏覽器的渲染一個頁面的流程是怎樣的(考察候選人對相關技術原理的認知程度)?
  • 如何實現多個整數數據中查找重複數據的功能,時間、空間複雜度如何計算(考察基礎的編程能力)?
候選人管理情況

主要用來了解候選人在技術管理方面的能力,如沒有相關管理經歷,能夠不設定相關題目。

咱們舉幾個問題示例:

  • 當前團隊中,你負責幾個同窗的平常開發工做?
  • 如何在我的成長、業務開發、團隊收益之間達到利益最大化?
  • 如何幫助團隊內的新同窗快速成長?

面中溝通

開始正式面試前,最好先打印一份候選人簡歷,方面面試過程當中隨時查閱候選人信息(另外一方面也是對候選人的尊重),並準備一兩張白紙和筆方便本身記錄相關信息(爲後續面試評價作分析)。

必定準時聯繫候選人,必定不要遲到,特殊事由可提早跟候選人溝通下。疫情期間遠程視頻面試比較常見,咱們須要提早調試好本地設備,開始面試流程。

面試具體過程因人而異,但仍是有一些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 面試官介紹:如公司沒有強制要求,能夠不說明面試官我的相關信息,可直接說明爲 XX 公司 XX 團隊技術面試官便可。
  • 面試流程介紹:能夠簡單說明下面試相關信息,如持續時間(20~45 min 爲宜)、問題處理方式(如遇到不清楚的問題能夠跳過,緩解候選人壓力)等。
  • 正式面試過程:通常按照準備的題目開展面試過程,能夠根據狀況臨時補充一些問題,能達到本身瞭解候選人總體狀況的目的便可。
  • 候選人反問環節:面試最後能夠問下候選人是否有想要了解的內容,能夠適度描述一些團隊的正向宣傳內容,切記要適可而止,禁止涉及公司內部隱私(如產品戰略規劃、員工薪資狀況等)。
  • 結束環節:儘可能不要直接告知面試結果,只需說明會將狀況反饋給 HR,由 HR 同窗溝通後續面試流程,從而避免產生一些沒必要要的尷尬。

針對正式面試過程,也有一些固有的套路可供參考:

  1. 開始可讓候選人先花一分鐘簡述下本身的工做、項目經歷。 一方面,可讓候選人緩解下壓力,這樣在後續溝經過程中能夠更好發揮。另外一方面,咱們面試官能夠快速判斷下候選人描述的狀況跟簡歷內容是否匹配(簡歷造假、信息不匹配的狀況很常見,基本遇到就鐵定不會有後續結果了,快速決斷避免後續浪費時間)、是否符合公司/團隊要求的「及格線」(教育程度、經驗年限等,如工做 5 年,前端只有 1 年開發經驗,而咱們想要一個高級前端開發,遇到這種狀況不多能符合崗位預期)。

  2. 發現簡歷信息多而雜,不知道如何下手時,可讓候選人本身介紹下技術挑戰最大的項目。 經過候選人對技術挑戰大的理解和回答,能夠快速預估出候選人的能力「天花板」有多高。而後,再經過候選人詳細描述和雙方溝通,基本能夠認定候選人的業務處理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項目規劃能力。

  3. 在準備的問題基礎上,能夠適度考慮「壓力」提問。 針對項目中的特定領域問題,接二連三追問一些具體實現、底層原理、業務邏輯等,目的是爲了讓候選人更完全的去回答爲何、是什麼、怎麼作、怎麼評估、怎麼優化的問題,從而更全面瞭解候選人在開發過程當中的調研廣度、思考深度、執行力度和結果高度。「壓力」狀況下,候選人是否依然表現符合預期,是考察發展潛力的重要標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做爲額外補充,兩點結合起來就能夠推斷出候選人的技術職級。

  4. 寫一寫算法。 算法是最適合考察動手能力的方式,不管什麼職級的同窗建議都考覈一下算法代碼實現。爲避免大量刷題同窗碰運氣的成分,建議提早準備一些算法時間/空間複雜度分析、算法優化等更高程度的問題,能更真實的反饋結果。過去有候選人曾由於面試流程不安排算法而以爲面試流程不專業,因此爲了提升公司的「逼格」,算法環節最好不要省略。單千萬別提難度過高的問題,有限時間內除非候選人有相關經歷和背景,否則很難達到預期考覈效果。咱們只須要作一些稍微有點挑戰或者須要靈活變通下的題目,來考察候選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編碼能力,可否真正寫出獲得預期結果的 code 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面後評價

相較前面兩個步驟,評價部分相對而言流程比較規範化。咱們評價候選人的整體原則是:真實描述、客觀評價

真實描述是指,評價中的面試記錄內容必定要是面試官和候選人的原文記錄,即便有些是錯誤的提問或者回答也須要真實記錄。

客觀評價是指,按照團隊預期和職級標準,在不參雜任何外界條件的影響下,根據本身的判斷來最終認定候選人面試結果和預估職級。

最後,若是以爲不適合當前團隊需求,但又以爲我的能力不錯,也能夠考慮轉推薦給其餘部門,珍惜公司辛苦蒐集整理的人才資源。

一個標準的面試評價模板大概是這樣:

【面試評價】XXX - 前端工程師 - 初面
面試時間: 2020-10-01 10:30
面試地點: XXX 會議室
面試官: XX
面試結論: XXX 符合當前職位預期技術能力要求,經過當前輪次面試。後續面試輪次可重點考察 xxx 方面的能力。
面試記錄:

    1. Q: xxxx ? A: xxxx.
    1. Q: xxxx ? A: xxxx.
  • ...

面試總評: (能夠詳細描述下候選人業務、技術能力如何,發展潛力如何,自身優點、劣勢,是否適合當前團隊需求,適合那些團隊類型等等)

相信經過上面對一些面試環節的分析,會讓你對面試官的面試工做處理的更加遊刃有餘。

總結

本文說起的面試內容是根據本身以往的面試經歷總結而出的面試心得,僅供你們參考借鑑。不一樣公司、團隊有不一樣的業務背景和要求,但願你們能夠在本文基礎上結合自身訴求推演出一套本身團隊的面試方法論,成爲更優秀的技術面試官,從而創造更好的團隊價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