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狀況下,RabbitMQ的默認配置就足夠了。若是但願特殊設置的話,有兩個途徑:
一個是環境變量的配置文件 rabbitmq-env.conf ;
一個是配置信息的配置文件 rabbitmq.config;
注意,這兩個文件默認是沒有的,若是須要必須本身建立。
rabbitmq-env.conf
這個文件的位置是肯定和不能改變的,位於:/etc/rabbitmq目錄下(這個目錄須要本身建立)。
文件的內容包括了RabbitMQ的一些環境變量,經常使用的有:
#RABBITMQ_NODE_PORT= //端口號
#HOSTNAME=
RABBITMQ_NODENAME=mq
RABBITMQ_CONFIG_FILE= //配置文件的路徑
RABBITMQ_MNESIA_BASE=/rabbitmq/data //須要使用的MNESIA數據庫的路徑
RABBITMQ_LOG_BASE=/rabbitmq/log //log的路徑
RABBITMQ_PLUGINS_DIR=/rabbitmq/plugins //插件的路徑
具體的列表見:http://www.rabbitmq.com/configure.html#define-environment-variableshtml
rabbitmq.config
這是一個標準的erlang配置文件。它必須符合erlang配置文件的標準。
它既有默認的目錄,也能夠在rabbitmq-env.conf文件中配置。
文件的內容詳見:http://www.rabbitmq.com/configure.html#config-items數據庫
--遇到的異常:app
None of the specified endpoints were reachablepost
檢查後發現是用戶禁止訪問虛擬主機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