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一些重要配置參數的學習與整理(一)

    原文地址:Mysql一些重要配置參數的學習與整理(一)
php

     最近一直在進行mysql的學習,主要是學習mysql的一些配置參數,瞭解參數的意義,考慮其對mysql性能的影響,向同事要了一份正式服務器上的mysql配置,目前的配置可以知足正式生產環境中的性能要求,在學習mysql的過程當中,對該配置中的一些參數進行了解和學習,這裏總結和整理一下,方便之後回顧。

    其中涉及的配置參數主要有如下幾個,接下來會依次進行學習和了解: 
  skip-external-locking
    在某些系統中,lockd鎖管理器可能不能正常工做,可使用skip-external-locking告訴mysqld不使用外部鎖定。(這意味着你不能在同一個數據目錄運行兩個mysqld服務器,並且若是你使用相同內存配置,也須要特別注意)

    在Mysql4.0版本以後,外部鎖定默認是禁用的,而啓用外部鎖定(系統鎖定),若是系統上的lockd不能徹底工做(好比Linux系統),很容易形成mysqld死鎖。

    明確的禁用外部鎖定,能夠經過配置skip-external-locking。 外部鎖定隻影響存儲引擎爲MyISAM表的訪問。    

       key_buffer_size = 16M    
    這個參數的含義是:MyISAM表用於索引塊的緩衝區大小,能夠被全部線程所共享,默認值是8388608(即8M),它是對MyISAM表性能影響最大的一個參數,
若是數據庫存儲引擎爲InnoDB類型,這個參數是無效的。能夠經過增大這個值,以便索引更好的處理全部讀和多寫操做。

    這裏有兩篇相關的文章值得參閱:
mysql優化:Key_buffer_size   MySQL的key_buffer_size參數   

 max_allowed_packet = 1M

    表示一個數據包的最大大小,或任何生成的/中間字符串,或任何mysql_stmt_send_long_data() API 函數傳遞的參數。數據包消息的緩衝區被初始化爲net_buffer_length的字節(net_buffer_length默認值爲16384:16KB,最大能夠設置爲1048576:1M),可是在須要的時候能夠增加到max_allowed_packet字節,這個參數的默認值是4M,在接收一些大的數據包時可能會出現錯誤,最大能夠設置爲1GB。當你經過修改這個變量的值更改消息緩衝區的大小時,若是客戶端程序容許的話,建議在客戶端也修改緩衝區的大小。在客戶端庫,默認的max_allowed_packet是1GB,可是我的的客戶端可能會重寫這個值,例如,mysql和mysqldump分別是16 MB和24 MB。能夠經過在命令行設置或在配置文件中修改max_allowed_packet參數來更改客戶端的值,須要注意的是:在session會話級別中,這個變量是隻讀的。

   table_open_cache = 64    
     表示全部線程打開表的數量,增長該值會增長mysqld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數量?你能夠經過檢查Opened_tables狀態變量來肯定是否須要增長表緩存數量(Opened_tables表示已打開的表的數量)。若是這個值很大,你又不常用FLUSH TABLES(這個命令會強制關閉並從新打開全部表),能夠增長table_open_cache的值。


       table_open_cache和max_connections系統變量影響文件服務器保持打開的最大數量。若是你增長了其中一個或兩個值,可能會超過操做系統上每一個進程打開的文件描述符的數量限制。許多的操做系統容許你增長這個限制,可是也須要肯定操做系統是否有可能增長打開文件的限制,以及如何去作。

    table_open_cache的值與max_connections的值存在關係。例如,對於200個併發運行的鏈接,指定table_open_cache的值 至少爲200 *  N,其中 N是 任何參與 執行 查詢的鏈接中關聯 表的最大 數量。你還必須爲臨時表和文件保留一些額外的文件描述符

    請確保你的操做系統可以處理table_open_cache設置的隱含打開的文件描述符的數量。若是table_open_cache值設置的過高,MYSQL可能使用完文件描述符而拒絕鏈接,不能執行查詢,並會變的不可靠。還必須須要考慮的是,MyISAM存儲引擎中,每一個惟一打開的表都須要兩個文件描述符。你能夠經過在mysqld的啓動選項中配置open-files-limit參數,來增長MySQL可用的文件描述符的數量。   

 
   sort_buffer_size = 512K 
   表示爲每個須要排序的會話分配一個指定的緩存區大小。sort_buffer_size的值不特定於任何存儲引擎,它適用優化的通常方式。經過SHOW GLOBAL STATUS命令,若是你發現每秒鐘有許多的Sort_merge_passes輸出(Sort_merge_passes表示不得不作合併排序算法的數量),咱們就須要考慮增長sort_buffer_size的值,以加快order by 或 group by 等操做的查詢性能(order by和group by的查詢效率很難經過優化查詢和改善索引提供效率)。

   
    優化器會嘗試找出有多少空間是必要的,但能夠分配更多,直到達到極限。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全局的設置,大於系統所須要的值,將減緩大部分涉及排序的查詢效率。最好在session會話級別增長它的值,並且值針對那些須要增長sort_buffer_size的session會話。在Linux系統中,256KB和2MB閾值,其中較大的值可能顯著減慢內存分配因此你應該考慮那些較小的值

   net_buffer_length = 8K 
   每一個客戶端線程都與一個connection鏈接緩衝區和結果緩衝區相關聯,默認值是16K。二者最初的大小都是net_buffer_length,可是根據須要會動態的擴大到max_allowed_packet設置的大小,結果緩衝區在每個sql語句執行後都會縮小到設置的net_buffer_length。

    這個變量一般不該該改變,可是若是你的系統內存很小,你能夠將其設置爲客戶端語句的指望長度。若是語句的長度超過這個值,connection鏈接緩衝區會自動的擴大。net_buffer_length參數的最大值能夠設置到1M。須要注意的是:在session會話級別中,這個變量是隻讀的。

       read_buffer_size = 256K 
    進行順序掃描的MyISAM表的 每一個線程,都爲它掃描的每一個表分配一個指定大小的緩衝區。若是須要作不少的順序掃描,你可能會增大這個值,默認值爲131072(128K)。這個變量的值應該是4KB的倍數。若是它被設置爲不是4KB的倍數,它的值將被舍入爲4KB的最近倍數。        

     該參數在如下狀況時適用於全部的搜索引擎:
  • 緩存索引在一個臨時文件而不是臨時表,使用ORDER BY進行行排序時。
    html

  • 進行分區批量插入操做時。mysql

  • 對於嵌套查詢緩存結果算法

   若是使用 另一個存儲引擎,須要爲MEMORY表肯定內存塊大小 read_buffer_size 最大容許 設置爲 2GB

   read_rnd_buffer_size = 512K 
   此變量用於範圍讀取優化,包括MyISAM表以及任何存儲引擎當從一個有排序操做的MyISAM表的一個關鍵分揀操做中讀取行經過該緩衝區讀取,以免磁盤尋道。設置這個值爲較大的值能夠顯著的提升ORDER BY操做的性能, 然而,這是分配給每個客戶端的緩衝區,因此不該該在全局級別將其設置爲一個較大的值。相反,只有在須要進行大量查詢操做的客戶端才建議在session會話級別增大這個變量值。read_rnd_buffer_size最大容許設置爲2GB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8M    
    表示在REPAIR TABLE上進行MyISAM索引排序時,或經過CREATE INDEX、ALTER TABLE建立索引時,分配的緩衝區大小。相應的,對於InnoDB引擎,有InnoDB_sort_buffer_size的設置。


   query_cache_size= 8M         
    表示分配給高速緩存查詢結果的內存量默認狀況下查詢緩存是禁用的。這是經過使用默認的query_cache_size爲 1M,query_cache_type爲0(爲0表示不啓用查詢緩存)使用的,這樣作會顯著下降開銷,由於若是你設置了query_cache_size爲0,你也須要在啓動時設置query_cache_type爲0。


    容許設置的值爲1024的倍數,其餘設置的值會四捨五入到最近的那個值。 須要 注意的是,即便query_cache_type設置爲0,query_cache_size字節的內存也會被默認的分配。

    查詢緩存須要一個最小大小約40 kb的分配結構(具體的值取決於系統結構)。若是設置的query_cache_size過小,還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

    query_cache_type的值有0、一、2三種,0表示不進行任何查詢緩存;1表示 緩存全部可緩存的查詢結果除了那些以SELECT SQL_NO_CACHE開頭的查詢;2表示只緩存以SELECT SQL_CACHE開頭的查詢結果。mysql官方doc建議設置爲2。

   thread_cache_size = 20
    表示服務器將會緩存重用的線程數量,當一個客戶端斷開鏈接,若是緩存中線程的數量小於設置的thread_cache_size,那麼這個客戶端的線程會變放入到緩存中。請求的線程若是可能的話,會從高速緩存中去的線程,當緩存爲空時,纔會建立新的線程。若是系統中存在許多新的鏈接的話,增長這個變量值能夠提升性能。一般狀況下,若是你的代碼中很好的作了線程實現,這種性能改進並不顯著。然而,若是你的服務器每秒有數百個鏈接,你一般應該設置thread_cache_size足夠高,大多數新鏈接都會使用緩存的線程。經過比較這個變量與Connections(表示嘗試鏈接到Mysql服務器的數量(不管是否鏈接成功))和Threads_created(表示處理connection鏈接所建立的線程的數量)狀態變量之間的區別,你能夠看到線程緩存的高效。

    這個變量的默認值是根據如下公式計算的,封頂爲100:8 + (max_connections / 100),可是在嵌入式服務器(libmysqld)這個變量是沒有效果的,在MySQL 5.7.2版本以後,這個參數也再也不可見。

   log-bin=mysql-bin    
    表示啓用二進制日誌記錄,服務器記錄了全部改變數據語句的二進制日誌,用於備份和複製。


   binlog_format=mixed    以前 Mysql中事務隔離級別與binlog_format的一點理解中學習,這裏再也不贅述。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