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衡嵌入式:ARM Cortex-M內核那些事(3.3)- 爲AI,ML而生(M55)


  你們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經搞技術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給你們介紹的是ARM Cortex-M55架構

  鼠年春節,你們都在時刻關心 2019nCoV 疫情發展,沒太多心思搞技術,就在這個時候,ARM 不聲不響搞了個大新聞,若是你登陸 ARM developer 網站,會發現 Cortex-M 家族多了一個新成員:Cortex-M55機器學習

cortex-m55_new

  這個 Cortex-M55 究竟是什麼來頭?以前但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啊!這個命名看起來像是 Cortex-M33/M35P 的大哥,但說不定也多是 Cortex-M7 的大哥,反正自從 Cortex-M23 出來也是搞不懂 ARM 什麼命名套路了,爲了解開心頭疑惑,讓咱們去一探究竟,直接打開Cortex-M55的模塊框圖:性能

cortex-m55_blk

  模塊框圖乍一看彷佛沒什麼新意,內核架構是 ARMv8.1-M mainline,看名字像是 ARMv8-M mainline 的小升級(流水線從 3 級變 4 級了,性能應該有點提高,查一下跑分確實從 4.02 CoreMark/MHz 提高到了 4.2 CoreMark/MHz),另外看到 TrustZone 在壓陣,那基本就是 Cortex-M33 的大哥沒得跑了。我們再去查查 Cortex-M55 具體特性:學習

cortex-m55_fea

  看到這基本才知道 Cortex-M55 是什麼來頭,Cortex-M55 中引入了 I/D-TCM 以及 I/D-Cache 支持了,總線換到高性能 AXI5 了,這點像 Cortex-M7 靠攏了。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 Cortex-M55 中增長一個 VPU(Helium),原來這款內核是爲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而生的呀。其實早在去年 ARMv8.1-M 架構發佈的時候就已經公開了 Arm Helium 技術,這個技術是 Arm Cortex-M 內核的 M-Profile 矢量擴展,可提供高達 15 倍的機器學習性能和高達 5 倍的信號處理能力,這樣一來,咱們能夠繼續使用 M 內核芯片,而無需採用更高性能的處理器架構。
  因此單片機 AI 的春天真的來了,敬請期待吧,猜猜哪一個 MCU 廠商會率先量產這款內核 MCU,留言說出你的答案。網站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