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 Excel 演化史,開發者如何經過「表格技術」提高企業生產力

咱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到過,不少企業的 IT 業務是從一張表格開始的。前端

不只僅是數據存儲,團隊中的信息共享也需依賴於表格這一數據結構。文檔、報告、憑證以及基礎數據的彙總計算,大部分是在表格的形式中完成分析與決策的。即使表格的應用場景已經十分普遍,但隨着業務的發展,用戶對於表格產品的性能和系統兼容度仍是能提出更高的需求,這也迫使表格產品不斷的優化迭代。程序員

提起表格產品,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 Excel 。今天,咱們就站在系統用戶、企業決策者和開發者的立場,經過 Excel 的演化史,觀察表格產品的發展與需求迭代、現階段表格產品在業務中都覆蓋了哪些應用場景,以及如何用「表格技術」提高企業生產力?數據庫

1、Excel 的迭代歷程,是用戶需求的演化史

1978 年,哈佛商學院的學生丹尼爾•布里克林(Daniel Bricklin)想編一個程序,簡化財務預算修改之後繁瑣的從新計算,就請他的程序員朋友羅伯特•弗蘭克斯通(Robert Frankston)來幫忙。segmentfault

布里克林接到這個需求後,用 BASIC 語言給當時 24K 字節內存的蘋果 2 代編寫了個示範程序 —— VisiCalc。這也是首次利用行列布局來完成數字的錄入和計算的軟件,雖然簡單,但已經具有了現在電子表格核心的行列模型。數據結構

VisiCalc

當時人們作生意都是用筆記在帳本上,效率很是低,因此 VisiCalc 一面世就得到人們的喜好。也是靠這款軟件,幫助蘋果電腦 2 代打開了市場,大賣特賣。喬布斯當年接受採訪時說電子表格促進了產業發展,VisiCalc 促成了蘋果的成功。工具

雖然以今天的審美以及用戶操做習慣來看,它的界面極其不友好,但它解決了電子表格的有無問題,讓數據表格信息化處理成爲可能,甚至能夠被稱爲生產力工具軟件的鼻祖。佈局

但 VisiCalc 畢竟過於「簡易」了。性能

1983 年,一款名爲 Lotus 的電子表格軟件橫空出世,功能在 VisiCalc 的基礎上增長了簡單圖表、數據庫和一些基本公式,而且以獨佔形式發佈在了當年的 IBM PC 以及兼容的 MS-DOS 操做系統上,藉助着更好的硬件和操做系統,再加上自身交互上的改進,Lotus 逐漸吞食了 VisiCalc 的市場,很快就成爲世界上第一個銷售超過 100 萬套的軟件。字體

市場份額變化的背後,實際上是用戶需求的變化。數據表格產品做爲一項生產力工具,絕對不會只是簡單的數據呈現就能夠了。因此 VisiCalc 被 Lotus 取代是個必然事件,Lotus 後來被 Excel 取代也是必然事件。大數據

Excel 的前身是一款名爲 Muliplan 的軟件,與 Lotus 誕生於同一個時期。但 Muliplan 的步子邁的有些大,太高的使用門檻讓其在工具市場無人問津,最後自生自滅。但這也促使微軟下定決心從新開發一款電子表格軟件,這即是後來大名鼎鼎的 Excel。

Excel 之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本地化數據分析的神器,是由於它開創性的爲用戶提供了自定義界面(包括字體、文字屬性和單元格格式),而且引進了「智能重算」的功能,當單元格數據變更時,只有與之相關的數據纔會更新,而原先的製表軟件只能重算所有數據或者等待下一個指令。能夠說,Excel也是數據信息化處理的界面化引領者。

可是,隨着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對於數據表格工具備了更多的期待,好比基於雲服務的在線功能以及企業級的協同需求,就是現階段的一個重點。

回顧歷史咱們能夠發現,表格工具的迭代歷程,其實正是一部用戶需求的演化史。而表格工具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緣由,正是由於人們對數據處理的需求始終旺盛。

2、現代企業的智慧辦公場景,新的需求是什麼?

回顧完歷史,咱們再來展望下將來。若是讓你從新設計一款表格工具,它會是什麼樣子?

咱們在上文中提到,基於雲服務的在線功能以及企業級的協同需求是數據工具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在企業級的在線協同辦公場景下,我認爲數據應該具有三個最主要的屬性:

  • 共享屬性
  • 場景化屬性
  • 效率屬性

首先是共享屬性。共享其實包含兩個維度 —— 終端共享和人與人之間的共享。

物聯網的概念在近幾年逐漸流行,萬物互聯被認爲是信息時代下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數據做爲一種流動的信息資源,須要在不一樣的人之間傳播,須要在不一樣終端上展示、操做,從而打破不一樣硬件和場景間的壁壘,讓數據信息的協同更加便捷高效。

第二個是場景化屬性。

咱們上面也說到,數據會來源於並應用於不一樣的物理場景和業務場景。不一樣的物理場景須要讓表格工具加強共享屬性,方便進行多端的適配。而在業務場景中,數據的維度、形式與關聯性是不一樣的,咱們須要經過工具對數據自己進行二次處理,從而放大數據的價值,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

第三個是效率屬性。

效率是生產力工具的核心。Excel 做爲一款創造性的界面化數據分析神器,已經爲用戶們提供了很是全面而普遍的操做模式與功能,但在具體的效率提高上,仍存在一些空間 —— 好比數據可視化的展示、數據的處理性能、多人協同時的交互邏輯等。

因此要想真的實現智慧辦公,企業不能只去抓內部的員工文化,而應該提供足夠強力的底層基礎技術能力支持。表格工具自己就是爲生產力而生,若是真的能知足現階段用戶的需求,那麼智慧辦公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3、依託「表格技術」而生的工具,將大幅提高企業的生產力

經過上文咱們能夠了解到,數據表格仍然是企業級最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數據表格工具成爲不少企業的難題之一,企業的業務形態以及所屬的行業,都是其中的影響因素。

市面中大部分的表格類協同工具平臺,提供的都是泛用性的功能和產品,並不能徹底知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若是企業對於數據表格真的有很強的業務須要,徹底能夠在本身的 OA 系統中搭建一個功能更垂直、更適合自身業務形態與數據需求的功能模塊。

但在選擇自主研發前,請務必考慮以下因素:模型、體驗、性能、研發難度、後期維護和業務水平。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講,這些因素都是不可忽略的經濟與精力成本,而且,表格產品看似很簡單,但背後其實涉及到不少的技術實現,沒有相關開發經驗的團隊很容易「費力不討好」。

爲了不耗費大量的開發精力卻只獲得一個「雞肋產品」,企業的研發負責人必定不會輕易造輪子,由於選擇一款更爲專業的表格組件進行集成,遠比自主研發容易的多。現現在,市面上絕大部分表格文檔協同產品,都已經基於 SpreadJS 二次開發實現了,甚至有不少業內知名的企業與廠商,也都開始使用 SpreadJS 來完善其數據表格服務。

SpreadJS 是西安葡萄城自主研發的一款純前端表格控件,在界面和功能上都與 Excel 高度相似,但又不侷限於 Excel,而是聚焦於將來的智慧辦公場景。藉助 SpreadJS 提供的 API 與二次擴展能力,可讓數據處理再也不受硬件、操做系統與使用環境的限制,幫助企業實現更爲高效的在線填報以及多人協同。

SpreadJS

而且,SpreadJS 可幫助 SaaS平臺或企業,在不依賴任何 Excel 組件和第三方應用軟件的狀況下,實現「用不到 100 行代碼,將電子表格的功能和使用體驗完美嵌入到各種應用系統中。」

優秀的系統集成能力與二次擴展能力,再加上在基礎功能外爲企業提供的定製化服務,SpreadJS 無疑是解決智慧辦公場景中數據共享、場景化、效率三個需求的最佳方案之一。

隨着社會的發展,社會形態也會隨之改變,社會需求也必然會有所調整。Excel 做爲數十年前的產品,爲整個數據服務行業打下了很是好的基礎。但如今是時候想想,對於數據表格工具類的產品,咱們還有哪些期待?

擴展閱讀:
一、SpreadJS 純前端表格控件官網
二、爲何你的「開發速度」和「產品性能」,都比不過競品?丨開發者必讀
三、後疫情時代的「表格文檔協同」,須要具有什麼能力?

segmentfault 思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