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談一談,本身對數據基礎概念的思考。我認爲首先要創建的核心觀點是:行爲產生數據。微信
翻譯一下這個核心觀點。意思就是,當咱們在思考或描述數據相關需求的時候,必然要包含這樣的語素:「物體A+動詞+物體B」。舉個例子,好比咱們想提一個生產的報表需求,那麼思路就可能會總結成這麼一句話:我想看,一月份玩具工廠(物體A)生產(動詞)玩具汽車(物體B)的數量。優化
再舉一個《圖解網站分析》這本書的例子,若是你是一家711便利店的店長,想提高銷售額。那你可能就要分析顧客進入便利店後的每個動做,針對於每個動做產生數據,並進行分析。網站
能夠看出,數據分析應該包含以下過程:搜索引擎
也就是說,數據分析的最終落腳點是作出判斷決策和解決問題。翻譯
基於「數據分析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接下來介紹由KGI、CSF、KPI三個指標創建起來的數據分析思路。對象
首先強調KGI、CSF、KPI的名稱不重要,不要被抽象的名字嚇倒,我介紹 知識技能都簡單好用。對於KGI、CSF、KPI,咱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KPI。那麼這三個概念具體指什麼呢?以下圖:blog
其實,KGI(關鍵目標指標)是目的,決定了CSF(重要成功要因)和KPI(關鍵績效指標)。好比說,A公司今年要實現的營銷額是1.2億元;回川在2017年的高考中,要考到清華大學。索引
而CSF(重要成功要因)是戰略,即實現目的所作的事情。CSF(重要成功要因)取決於KGI(關鍵目標指標)。好比說,A公司要實現1.2億的銷售額,就須要增長購買次數;回川要在考取清華大學,就要提高英語和數學的高考成績。ci
那麼,KPI(關鍵績效指標)是策略。怎麼理解是策略呢?rem
CFS(重要成功要因)是戰略,從戰略中會逐層拆解出戰術。戰術是從宏觀層面看,接下來怎麼作。再從戰術中拆解出指標。回想一下,文章開頭的核心觀點:行爲產生數據。爲了便於理解,指標能夠理解爲報表中的各項指標,如點擊率、復購率等。接下來從指標拆解爲目標,好比點擊率的目標是天天有1000次點擊。接下來,KPI(關鍵績效指標)就登場了。KPI是對目標的進一步拆解。好比,爲了實現點擊率是天天有1000次的點擊目標,設立KPI是天天從微信渠道引流1000個訪客,優化搜索引擎帶來500個訪客。
是否是有些暈了?那我再用圖舉一個物流生產的例子。
這裏,要補充一點的是KPI。本文所指的KPI,更偏向於執行和行動的角度。或者說,在KPI(關鍵績效指標)的指導下,進行工做。在公司的績效考覈,可能會將目的(KGI)或目標等同於KPI。咱們在這裏不作學術討論,名字不重要,理解數據分析的思路爲主。
同時,KPI的設定要關注如下三個因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全部目標都是要遵照SMART原則。
也就是說能夠定量化。好比,「保持身體健康」不是目標,而「一年之內體重保持在130斤」纔是目標。
依據以上的分析思路,最終輸出OGSM 表。OGSM 表是一種管理表格。OGSM 的含義是 Objective(目的)、Goal(目標)、Strategy(戰略)、Measurement(測量)各詞的首字母。
這個表格包括目的、戰略、戰術、對象、實施內容、時期、優先級、評估、目標等元素。其中對象,能夠理解爲功能或者控件,好比提高搜索引擎優化,是對搜索實施改造。
因此,OGSM是經過數據優化解決問題的行動規劃。
KGI、CSF、KPI三個指標創建起來的數據分析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