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算欠的賬,我得還。程序員
在前面《再論IT人員應聘建議》的博文中,有個「shuishouchuan」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因爲當時爲了應付論戰,我當時回覆得較爲簡單,不過我答應他,空下來之後再回復一篇,這不,還帳來了。
他的問題以下:
「一直在看你的文章。真心寫出來的學習了。正準備跳槽。公司新建工廠,被調到新工廠作主管,可是新工廠的有個管理行政的人,每天自以為是,不懂技術的亂指揮。什麼時期都要掙個本身贏,很是反感這種上級。感覺沒有權力,被別人欺負。想跳槽,看了老師的文章,瞭解了一些深層的問題。老員工就是這麼拽,有本身的優越感。跳槽是個正確與否的選擇呢?」
我當時的回答:
「我以爲不是,你在如今的公司已經有必定成績了,建議堅持。
不過幾點建議:
一、本身的命運不要被小人耽誤了,那我的不知退讓,之後自有人收拾他,你不必去得罪他。
二、躲不是辦法,要有必定的公關意識,一方面本身多忍忍,另外一方面和他努力搞好關係,讓本身的環境好一點。每一個人都有弱點的,仔細觀察他,會找到的。
三、權力不是別人給的,是本身掙的,回頭我會寫一篇五種權力論,你看了就知道,其實權力的得到很簡單,但須要必定的思惟和技巧。
四、基調是要尊重老員工和公司的傳統,先得到他們的認同,再慢慢切入進去,按照本身的思路改造它。這個比較難,可是就我所知,全部成功的管理者都是這麼作的。」
這裏面我提到了一個話題,就是「五種權力論」。先說啊,這不是我發明的,是我聽餘世維博士講座聽來的,我當時直覺是,他做爲企業的小主管,可能須要這個理論。
根據餘先生的意見,五種權力的定義以下:如下爲混字數,莫笑:)
1 合法權, 合法權是上層領導給與的,上層派你擔任這個職務
2 利益權 利益權是你有權力對下屬進行獎賞,對他工做的成績予以確定,對他的將來意義確定
3 懲罰權 懲罰權是你有權力對下屬的過錯予以處分,能夠是罰金,或者是調離職位或炒魷魚
4 專家權 專家權是你的對於行業知識的精通
5 典範權 典範權是你做爲領導人的我的魅力,屬下對你的信服,對你佩服的五體投地,全心全意的爲你工做賣命
嗯,這個知識點我學習有幾年了,03年那會兒迷過一陣子,餘先生的不少管理思惟對我幫助都很大,因此我作管理那會兒用得不少。根據個人經驗,真管用,建議啊,你們若是要作管理,特別是中低層管理,能夠學習一下。
根據個人經驗,通常說企業的管理者只要理解這五種權力,管理工做不說作的順風順水,起碼不會有大問題。
嗯,個人話講完,謝謝你們!再見!
呵呵,開個玩笑。若是我講到這裏就結束,估計會被你們拍死,這哪是哪兒嘛,整個一個Copy機,把古書上、名人的一些言論,嗯,無論合理不合理,也無論有效沒有,都丟到一個鍋裏,來個一勺燴,而後就端上來了,好很差吃我無論,只要吃不死人,你就得說我好。嗯,還得給我加精!
這樣的帖子,你們愛不愛看?
肖某人首先說一句啊,本人不太喜歡作這種挖坑不填的事情,事情要麼不講,要講就講透,起碼把個人認知說清楚,但願能真實幫到你們。
五種權力論,不是方法論,它只是講一些道理,真正要應用到實戰中,其實有不少技巧的,要融入不少本身的理解和思惟。
根據餘先生的理論,其實五種權力是有大小的。其權力大小從小到大,依次排列,越到後面的權力越有用。因此,個人建議,若是你們但願在企業中、單位裏面,掌握整整的權力,儘可能向後靠,別在前面晃悠,不然,通常都死得很難看。
第一種權力,合法權,嗯,我如今要管理你們了,由於領導給了我這個權力,至於爲何,大家別問,我也不知道。
你們在單位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領導?遇到了,什麼感受?是否是「拉着大旗作虎皮」的感受?什麼鳥人,就知道狐假虎威,不理他。對不?你們是否是有這種感受?
因此,第一種權力實際上是很小的權力,當有一天,咱們被領導提拔爲一個小組長,小班長,小車間主任,嗯,官銜有了,不過注意,千萬千萬,這裏不要有「官本位」思想,雖然從名義上說,咱們如今是「官」了,不是「民」,不過肖某人建議最好仍是把本身當「民」看待。
緣由很簡單,咱們在中國,中國人是最複雜的,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管理的員工,若是不鳥你,有一萬種辦法讓你工做推不起走,理由還一套套的,不是今天機牀壞了,就是明天汽車沒油了,總之都是客觀緣由,所以,事情沒辦成,他沒有責任,責任都是你這個領導的,你協調能力有問題。
最後工做沒有開展好,確實你的領導會認爲你的管理能力有問題,最後沒辦法,把你撤了,換我的。
這種事,你們有遇到過沒有?
第二種權力,利益權,其實又叫獎勵權,嗯,領導說,這個項目給你兩萬塊錢預算,看誰表現好,給他定個獎勵標準。
這個權力大不大?別人怎麼看,我不信的,不過我以爲大。
講個故事吧,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鼠工廠,有聽過的沒有?不少年前,他們受美國國防部委託,研製一種新型戰機,有點難,由於歷來沒人作過。
他們老大就想了個辦法,沒事兒就到各個部門溜達,身上揣一疊子錢,誰提個好的建議,立刻,抽出一張50美金的鈔票,嗯,獎勵。厲害吧。現金哦,不是打在薪資卡里,沒有扣稅的哦。
這個辦法不錯,當時是把整個項目團隊激勵得嗷嗷直叫,最後,F117夜鷹誕生了。今後,人類進入隱形***機時代。真的很厲害。
不過呢,呵呵,在中國,萬事都有「不過」,你們以爲在中國這種事兒可能發生不?起碼我這二十幾年的IT生涯,沒遇到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是項目經理,你底下有5個小組,你肯不願把着兩萬塊錢的獎勵預算,再分下去,讓他們掌握?讓他們去獎勵?這個問題我不回答,你們本身問本身好了。
呵呵,有點難吧?萬一底下那幫傢伙私吞怎麼辦?萬一他處理不公,只給他的親信怎麼辦?最重要的,我把錢給他,他去獎勵,那你們不都是領他的人情,最後我不是被架空了嘛?
嗯,個人問題又來了,既然咱們本身都以爲有點難,你們以爲咱們的領導會不會這麼思考?他會不會也以爲有點難?最後的問題:即便有這個獎勵預算,他會不會交給咱們來處理?
因此,大多數公司的大多數項目,最後在獎勵這方面,都不了了之,老闆仁義點的,最後項目結束請你們吃一頓,Happy一下,就算了,也可能象徵性發點項目獎,不過基本都不和貢獻掛鉤,都是屬於毛毛雨,灑向人間都是愛那種。
因此,這第二種權力,看上去很美,其實不現實。
嗯,順便再說一句,在中國啊,獎勵權還有個缺點,就是獎勵誰不獎勵誰,特別容易在團隊內部形成矛盾,這比下面的懲罰權厲害得多,一我的受懲罰,你們可能還同情他,團隊氛圍還不至於變壞,可是,一個團隊10我的,你只獎勵兩個試試?過不了多久,那8個就跑了,你反正看重他們倆嘛,讓他們倆幹好了,咱們不算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這種狀況你們遇到過沒有?聽到過沒有?
看看,原本是好事的獎勵權,若是用得很差,效果拔苗助長。再加上其餘的一些問題,獎勵權很容易讓公司的成本增長,很容易形成公司內部」以錢推進「的不良文化,等等。因此,大多數公司並無給管理者授予這個權力,就算有,控制得也很死。
好,咱們來講第三種權力,懲罰權。
懲罰權其實威力大於獎勵權,而且,其實戰性很強,就我所知,大多數公司授予管理者的,其實就是這個權力,嗯,富士康是表率哈。因此纔有那麼多跳樓的。呵呵。
爲啥說懲罰權威力大?我舉一個例子就行了,我們開車闖紅燈,交警攔住,要不要聽交警的?爲啥?是否是交警被國家授予了懲罰權。你甭管認識不認識,他填單子你就得被罰款,要是不老實,直接就拘進去了。
呵呵,中國人天不怕地不怕,還就怕官府打板子,這個習慣幾千年了,估計改不了了,因此,你們都老老實實地去銀行交罰單。
那位說了,那是否是咱們只要有了懲罰權,就萬事無憂了呢?我說不是。
爲啥,很簡單,你交了罰單,會不會心理不爽,暗罵交警幾句?反正我沒見幾個心服口服的。
交警也還罷了,反正過了就算了,誰也不認識誰,你罵他也聽不到。但若是咱們在管理崗位上,你們都是同一個公司的員工,擡頭不見低頭見,那就麻煩了。
你今天懲罰別人,很爽,事後你看那我的給不給你使絆子?明着不敢他就暗裏來,這又回到剛開始了,不是機牀壞了,就是汽車沒油,總之你安排的事情辦不成,責任還不在他。
這還不重要,最可怕的是,若是濫用懲罰權,最後團隊里人人心懷不滿,那估計這個主管也就當到頭了,那個故事怎麼講的,一個足球隊裏面,一個隊員踢很差,一般是開出隊員,若是你們都踢很差球,嗯,最後倒黴的必定是教練。
因此,肖某人這麼多年,對於懲罰權有個論述:「懲罰權比如×××,最好永遠呆在發射架上,不要去用它!」。
嗯,你們看到這裏可能就鬱悶了,看似權力不少,不是不現實,就是不敢用,那怎麼管理?
別急,真正威力大的來了,那就是第四種和第五種權力,這纔是真正的權力。
第四種權力,專家權。這應該是我看到的最實用的「大權力」了。
說大,很簡單,肖某人曾經有句論述,你們看對不對啊,是結合本身的工做特性來的。「計算機是檢驗程序的惟一真理!」
肖某人作程序員,算下來也有十七八年了,嗯,算是對程序設計有一點本身的心得,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固然,職場生涯這麼久,風風雨雨也通過很多,管過人,也被人管,喜歡的,不喜歡的主管,都遇到一大堆。
這程序員當的久了,計算機的脾氣摸得就比較透一點,提及來各類計算機還比較給肖某人面子,我寫的程序呢,通常說來不崩潰、不掛死,能夠長時間運行,退出無障礙,沒有惡性指標疊加,總之呢,作7*24小時的服務程序,仍是有點心得的。要不我怎麼寫了本書叫作0bug嘛。
上面那句話,就是我當年回覆一個主管的質疑時說的話,當時他說了一句話我不太愛聽:」你寫的程序能不能用哦?「,呵呵,因此我順嘴就回了上面那一句。「計算機是檢驗程序的惟一真理!」,他就不說話了。
嗯,這裏面,我想我就用到了「專家權」。
專家,個人理解,是對天然界的客觀規律理解比別人多一點點的人,對於工做的業務內容理解也很深刻的人,這在企業裏面但是寶貝,別人搞不定的問題,他一去就說得出一、二、3,最後還能給出解決方案,方案還不復雜,立刻就能試驗,效果立竿見影,這個專家就不是蓋的了。
我觀察到的狀況,對於這種人,企業中其實上上下下都很尊重,包括那些喜歡唧唧歪歪的「刺頭兒」。爲啥,」刺頭兒「也怕本身的工做出問題,最後挨板子啊。
因此,你們應該看到,在各個企業中,其實都有這麼一些專家存在,他們沒有什麼管理職位,可是在企業中人脈、威望都很高,一旦企業須要,提拔個管理職務,基本上不用什麼管理技巧,團隊就跑的飛快,爲啥,你們服他啊。
我想我講到重點了,要想管理中國人,最好的方案其實就是讓別人對你「心服口服」。特別是這個心服,中國人說話通常都是口不對心,嘴巴上講的,你們最好不要信,要看他怎麼作的。他的行爲會體現出他心裏真實的想法。
這種例子還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能夠舉點本身的案例回帖。
不過,專家權我認爲最有用的,還不是它是大權力,比較容易能征服你們的「心」,我認爲最實用的是,專家權沒有門檻。你們發現沒有,咱們要想當主管,首先還得有領導受權才行吧,要是本身給本身封官,那不久成了YY了嘛?呵呵。
可是,咱們的工做本質,其實個人理解,現代企業中最重要的仍是合做,單打獨鬥的時代已通過去了,既然是合做,咱們想不想有點能「驅動」別人作事的能力?那工做起來不是很爽。
我給這篇文章起名爲「新人」入職要點,而不是「新主管」入職要點,我是有用意的。
由於個人理解,即便一個剛剛從學校畢業的新人,其實仍是但願在企業中得到必定的尊嚴和尊重的,也但願本身說的話,別人有人聽,固然,你們以爲本身說的對,還照辦,是否是就更有成就感了?
不只僅是成就感,這樣作久了,領導以爲本身工做能力強,是否是就有加薪和升職的但願?慢慢的,本身是否是就逐漸走向成功了?
我以爲,一個比較有抱負的年輕人,若是想進入一個企業好好發展,成就一份事業,最好就是要利用好這個「專家權」。
嗯,那位說了,你肖某人說得輕巧,站着說話不腰疼,這「專家權」哪兒是那麼好拿的,嗯,我連你是否是專家都很質疑,你憑什麼本身給本身封個專家?
呵呵,你們別不信,這篇帖子出來,確定有這樣的回帖。
質疑肖某人呢,本人就很少說了,這個每一個人生存環境比如腳上穿鞋,大了小了本身知道,反正我以爲目前還不算逆境罷了。
我想關鍵是我得和你們講清楚一點,這個「專家權」好很差拿到?
根據個人經驗,其實不難的,否則我不會說它門檻低,關鍵看你們怎麼想。
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一個公司裏面,總工、CTO、CIO,算不算專家?
個人回答是,還真很差講,大多數時候是,不過呢,我這輩子看見的冒牌的CTO也很多。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二個問題,生產線上,一線的老師傅,他們算不算「專家」?
我我的認爲,這個真得算,我在職場二十幾年,還真只看見了冒牌的CTO,沒看見過冒牌的老師傅。
按說這些老師傅,學歷不高,能力有限,也沒什麼管理能力,可是,生產線上的小夥子大姑娘就是服他,什麼問題人家都擺弄的清清爽爽,你們都聽他的,不聽?機器會懲罰你的。呵呵。
因此我說,一個公司,一個社會,其實需求有方方面面,世上有七十二行,現代社會,早就不止了,冠軍不止一個,你們在公司裏面,任何一個問題點,只要咱們用心作下去,把裏裏外外的道理摸清楚,最後,作到這個點上誰都不如我,那咱們是否是就已是「專家"了。
嗯,一個點,兩個點,可能這個專家還有點水,最多算個」小能人「,但久而久之呢?過個幾年,十幾年,你們認爲一個公司業務涉及的技術難點有多少?又或者,你所在的部門能涉及的技術難點會有多少?會不會超過幾千個?那咱們掌握幾百個技術點,能不能算「專家」了?
看見沒有,這僅僅是一個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而已。
因此,這裏我想我講到重點了,「專家權」真的不難拿,它僅僅須要你們潛下心來,認真工做,努力多學一點業務,把本身的業務弄熟練,弄清楚原理,日子久了,天然就是專家了,也就得到你們的尊重了。
因此,針對本文開始的「shuishouchuan」朋友,我給他的建議是,不要理會別人的干擾,先走到一線,和員工一塊兒摸爬滾打,把本身的工做內容先摸個倒背如流,至少,要讓本身成爲具體工做的半個專家而已,同時,也要和生產線上的老專家們搞好關係,讓他們真心認同你。 當你們都認同你、都聽你話的時候,你以爲,你說的那我的還會是問題嗎? 另外,對於剛剛走入職場的新人,個人建議就是,工做要努力認真,多學習,多動腦子,技術其實不難學的,關鍵是要虛心,還有,嘴巴甜一點,不懂就問,知道一點,就趕忙回來記到本子上,本身多背誦,和你上學時其實差很少。 慢慢來,第一份工做至少幹三年,幹久了,把業務熟練了,起碼你也能混個小半個專家,記住,你們之因此尊重你,毫不由於你是什麼老闆的親戚,或者你是個什麼」官「。你非得是真正幫你們解決問題了,本身的工做做出成績了,才能得到你們的尊重。 因此,我把這篇文章定名爲」新人入職要點「。 嗯,至於第五種權力,仍是略講吧,這基本上就是創始權了,一個公司的老闆有這個權力,這是最大的權力,不過,要拿到的門檻很是高,不太適合新人,回頭有機會咱們再細講吧。 嗯,先這麼多,歡迎你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