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電賽】2018RT-Thread企業專項獎得主復旦大學——「天弩」仿生無人機系統

參賽單位:復旦大學web

隊伍名稱:天弩團隊算法

參賽做品:「天弩」仿生無人機系統微信

指導老師:艾劍良app


「天弩」仿生無人機系統框架


比賽展望編輯器

01佈局


說到參加研電賽的初衷,更多的是源於興趣愛好,做者本身從小就喜歡看國外的KOB全球機器人格鬥大賽,黑色的鐵籠擂臺、炫酷的舞臺燈光、激情的解說,緊張刺激的格鬥大戰充滿了科技的暴力美學學習


研電賽正如此,沒有硝煙的賽場上,緊張的技術比拼,碰撞出思惟與創新的火花。測試

KOB賽場flex


團隊介紹

02

  

簡要介紹一下「天弩「團隊,團隊成員均爲航空航天系碩博在讀,主要從事飛行器設計、控制與仿真方面研究,學習之餘,飛行也是咱們最大的愛好,此次參加研電賽,做品順其天然就是選擇了飛行器的開發。

團隊合影


做品設計

03


做品設計靈感來源於天然,一部BBC的紀錄片,老鷹捕獵的精彩鏡頭着實使人震撼。回味之餘就在思索,是否有辦法能賦予飛行器這種「捕獵「的能力?


實現這項功能的難點有哪些?團隊很快展開項目初研,設計「天弩」無人機,咱們將其劃分紅五大子系統,分別是飛行控制系統、目標快速識別跟蹤引導系統、機械臂控制系統、避障信息處理系統、DGPS、UWB定位系統。


首先,自身飛行平臺的穩定可靠,是飛行器執行多任務的基礎和前提。


BBC視頻截取


在瀏覽研電賽企業命題中,RT-Thread命題吸引的咱們的注意,目前開源飛控有不少,在RT-Thread 環境下進行多旋翼飛控的移植具備可行性,在此特別感謝RTT技術羣主Andy Chen和RTT開源社區jiezhi320給予了指導和幫助。


無人機結構佈局採用680mm軸距4旋翼H型機架,4自由度機械臂。飛行重量達到3.5公斤,在機械臂載重收放、變重心狀況下,RTT環境移植的Autoquad飛控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


三維設計圖


三維設計渲染圖


飛行測試


接下來經過多攝像頭構建三維空間座標系,對目標圖像實時識別處理,優化控制算法實現「天弩」無人機系統快速精準追蹤目標。同時基於多傳感器,構建無人機實時避障系統。經過樹莓派+OpenCV實現圖像識別,並給出位置信息到飛控系統,控制飛行器運動。


機械爪部分主要由Arduino來控制,實現彎曲,伸直,抓取動做。避障系統依靠激光雷達、超聲波實現,並設計了多種任務階段對應多種避障策略。整套「天弩「無人機系統,由多種開發板協同運做實現,系統運行良好,將來工做中可進一步提升集成度,實現系統優化。



飛行測試


避障測試


團隊協做是參加競賽的重中之重,也是決定競賽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此感謝敬愛的導師艾老師,感謝RTT技術支持Andy Chen和jiezhi320,還有團隊同窗每個人的辛勤付出。



總結

04



做品設計有諸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同窗批評指正。若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和想法,但願和各位同仁多多交流。後生可畏,真誠但願但願每一位參與研電賽的同窗,都能在競勝過程中有所收穫,敢想敢作,實踐出真知,科技創新須要每一位同窗共同努力


2019RT-Thread企業專項獎申請指南由此入!

咱們除了向RT-Thread企業專項獎得到者提供 5000元 獎金之外,還提供 RT-Thread帶薪實習機會 哦~


若有疑問可諮詢


加好友請備註,學校+姓名+年級




近期活動

RT-Thread線下活動

* 活動抽贈書籍/開發板


一、【濟南站】物聯網操做系統RT-Thread基礎入門免費培訓:4月27日 (本週六),培訓全程將以【理論+動手】方式進行,經過拆解一個DEMO實例,帶你從內核到組件到軟件包全面瞭解RT-Thread的體系框架。


二、【天津站】物聯網操做系統RT-Thread基礎入門免費培訓:4月28日(本週日),培訓內容同上。


掃碼報名天津站


RT-Thread線上活動


一、RT-Thread能力認證考試——RCEA】在6月份考試開始以前,咱們將爲報名參加的小夥伴提供爲期4周的考前線上培訓,並贈送官方教材一本。點擊可查看詳情,RAC能力認證:你將來就業晉升的通行證!


掃碼報名


二、【RT-Thread x ST線下培訓PPT】PPT就如何學習RT-Thread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闡釋,並以開發者產品——AGV小車進行了實際應用案例分析說明使用RT-Thread的好處!關注公衆號後,在公衆號後臺回覆關鍵詞 「RTT和ST」便可獲取下載連接!



你能夠添加微信13924608367爲好友,註明:公司+姓名,拉進 RT-Thread 官方微信交流羣

RT-Thread


讓物聯網終端的開發變得簡單、快速,芯片的價值獲得最大化發揮。Apache2.0協議,可免費在商業產品中使用,不須要公佈源碼,無潛在商業風險。

長按二維碼,關注咱們

點擊閱讀原文便可進入報名頁

你點的每一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RTThread物聯網操做系統(RTThread)。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