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數據中心考慮點

1 綠色數據中心規劃與設計安全

     範圍:選址、土建,機房、辦公等區域規劃服務器

考慮點示例:網絡

避免過分規劃運維

機房最好建在大樓的2、三層。佈局

機房儘可能避免設在建築物用水樓層的下方性能

機房選在建築物的背陰面,以減小太陽光的輻射所產生的熱量優化

排煙口設在機房的上方,排廢氣口設在機房的下方設計

主機房區域的主體結構應採用大開間大跨度的拄網開發

1、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部署

2、排水系統

根據地形、地貌等特色合理規劃雨水排放渠道、滲透途徑或收集回用途徑,保證排水渠道暢通,實行雨污分流

3、採用燃氣鍋爐供熱

不採用電熱鍋爐、電熱水器做爲直接採暖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熱源。本項目採用燃氣鍋爐供熱,屬於非電熱產品類熱源

可能亮點:

 

2 機房環境與材料   

範圍:機房內部

考慮點示例:使用新環保材料(密封、遮陽、絕熱、不起塵、不吸塵、污染少、具備必定的吸音、防火、防水、防腐能力等)、溫度、溼度(在加/除溼耗能較大的機房能夠考慮增長專用加/除溼設備)、抗靜電、承重、合理的機櫃佈局

 

5.3 製冷與氣流組織

範圍:水冷、風冷、新風系統、排風系統、空調系統。

考慮點示例:

配風、氣流組織等方面合理設計下降空調的使用成本。

空調選型(關注機房熱負荷和換氣次數)

機房空調聯機控制(選取機房中某一臺空調做爲主控空調,其餘空調依次與其控制器鏈接,經過主控空調的傳感器信息來控制機房全部空調,實現一致性的升降溫和加除溼狀態,等);

將沒必要要的冗餘空調負載減供;

將無效使用的進行無效能減供;

有效使用大天然新風供冷的製冷能力,利用室外溫度調節室內溫度。

對溫度精確度要求相對寬鬆(例如程控機房要求15-25℃)的機房區域,保持恆溫(20℃)是對電量和技術優點的浪費。 因此,應該根據溫度要求狀況合理進行溫度調節,須要提早梳理機房不一樣機房模塊和不一樣設備對溫度溼度的要求區間。

適當設定迴風溫度值(當程控機房須要降溫時,空調工做在製冷狀態,此時若將回風溫度值設高些(在知足機房溫度要求的條件下),會使壓縮機運行時間縮短起到節能做用。同理,當程控機房須要升溫時,空調工做在加熱狀態,此時若將回風溫度值設低些,會使加熱器運行時間縮短起到節能做用)

只在設備須要時纔開啓製冷,改變空調7×24小時不間斷運行方式爲間斷性的運行方式。

利用熱工學和3D建模來優化數據中心製冷氣流,防止熱風迴流、防止阻礙送風。

風冷式、水冷或乙二醇水冷式、冷凍水式、雙冷源系統等。

計算機房送風需求、合理部署空調。

採用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隨時根據外界因素的變化,經過對空調運行狀態的判斷,自動調節室內溫/溼度值,使壓縮機或加熱工做時間減小,達到節能目的。

採用水冷做爲冷媒的空調或採用製冷背板; 液冷系統的製冷原理是,把冷水送達到液體冷卻櫃。先用櫃內風機將熱風從服務器後部抽到液體冷卻櫃中,用內部水管制冷熱風,而後將冷風吹到服務器前部,而熱水再回流到室外的循環制冷設備,經過這一過程不斷循環達到製冷效果。

對機房加以改造,增長機房通風換氣能力;

適當增長機房內設備隔斷,提升機房空調利用率;

整改機房空調送風風道,使溫度條件要求高的設備充分獲得空調送風,以此提升空調使用效率;

冷氣流組織(例如冷風從下送風,而後從設備前面進入,熱風從設備後面出去後往上排出,這樣的話地板高度應該在50-80cm)

避免出現高功率的密集設備羣,機櫃按行排列,採用冷熱通道的技術,背靠背佈局,安裝盲板等達到能耗的製冷效果下降空調能源消耗。

  1. 冷熱通道隔離,冷通道封閉;
  • 機櫃佈局按照冷熱通道佈置;
  • 冷通道封閉,作到冷熱通道徹底隔離;
  • 提升冷空氣的使用效率;
  • 提升空調效率,從而下降能耗;
  • 減小能源消耗,下降碳排放;
  1. 採用可調風口板;
  • 隨IT設備功率增加同步調節
  • 避免冷量的浪費
  1. 採用機櫃盲板:
  • 機櫃內安裝盲板,減小機櫃內部冷熱空氣氣流混和
  • 提升冷空氣利用效率
  • 提升冷空氣利用效率
  1. CFD模擬;
  • 軟件模擬驗證,杜絕設計隱患:經過一系列軟件對數據中心設計進行分析、模擬、驗證,提早發現可能的設計隱患,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 最優化機櫃擺放、設備佈局衡;
  • 識別並消除熱點
  • 最佳氣流組織,下降能耗
  1. 機櫃末端溫度探測;
  • 能夠經過該軟件實時瞭解單位機櫃溫度大小的變化,實時手動調節機櫃前出風量的大小。
  • 實現對機房微環境的實時監控,精確瞭解機房的溫度。
  • 爲基礎設施運維提供經驗積累數據
  1. 採用冷凍站提升製冷系統效率及可靠性。
  2. 供回水溫度爲7/12℃,節省冷凍機容量
  3. 變頻:低負荷時節能
  4. 空調冷卻水採用循環冷卻水系統

空調冷卻水的補水採用變頻調速供水設備供水,冷卻水採用降溫和水質穩定處理。

進行了雨水回收利用設計,部分雨水通過特定的處理後,用於冷卻塔清水池的用水補充。

空調冷卻水經漂水率低的節能型低噪音橫流開式冷水塔冷卻後循環利用;

採用水處理器可以保證水質的穩定,減小排污形成的水的損失;

選用隔氣壓罐等減小循環冷卻水量的滲漏。

冷卻塔補水優先採用收集的雨水,自來水爲備用水

可能亮點:CFD?

 

5.4 綠色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

範圍:UPS、柴油發電系統、緊急照明系統、動力配電系統、機房接地系統等。

考慮點示例:

UPS效率的提升能有效下降對電力的需求。

選擇節能燈管

利用液體冷卻裝置吸取的熱量發電並儲存起來以備後用。

電力系統的合理分配。

使用電管理軟件精確計算用電功率哦智能化控制系統用電,提升電使用率。

使用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

能效評估(PUE)。

  • 減小改造及重複投資
  1. 電力佈線採用開放式線槽:
  • 減小對地板下空氣流動的阻力,提升空調送風效率
  • 利於電纜散熱,相同截面狀況下,載流量提升
  1. 低壓傳輸損耗

傳統方法因爲採用低壓傳輸,線路損耗很大。採用10KV傳輸到樓層,線路損耗大大下降,是下降PUE值的手段之一。下降PUE值,節能環保,可節省後期運維費用

  1. UPS主機及配電

兩組UPS主機及配電系統之間徹底物理隔離,置於遠端的兩個不一樣房間。2(N+1)可靠性爲0.9999873,2N可靠性爲0.9999872,基本不變,保證可靠性的同時,下降投資費用;

同時安全性提升。 

  1. 低壓電纜

傳統方法變配電設備一般集中設置,遠離IT負載,須要大量低壓電纜。

優化的設計方法:工做用UPS置於每層實際負荷附近,大量減小低壓電纜。

好處:減小投資費用,同時減小電氣損耗

可能亮點:電管理軟件、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

 

5.5 消防

範圍:報警、滅火、火災監控系統等。

 

5.6 弱電系統

範圍:

安全保衛、門禁、監控、ECC系統等

可能亮點:監控系統,可監控綠色數據中心相關的指標(節能、降耗)

 

5.7 IT設備

範圍: 服務器、網路設備、存儲設備等

考慮點示例:

在服務器不使用時將其自動轉換爲節能狀態。

       引入刀片服務器

       選擇節能服務器,提升單位能源消耗下的計算性能,包括冷卻節能、芯片(包括CPU)節能、軟件調度和管理節能。

可能亮點:可否監控出節約了多少能源?

 

5.8 服務器虛擬化和雲

範圍: 服務器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私有云、雲管理監控平臺。

考慮點示例:

經過虛擬化合並物理服務器提升服務器使用率,便硬件在不增長能耗的狀況下處理更多的工做量。

使用X86 小機虛擬化 網絡大二層技術、雲管理平臺

可能亮點:雲監控管理平臺,有效的下降手工操做、經過合理的自動化分配更有效的下降能耗。

      

5.9 運營管理

範圍: IT運維繫統優化、機房動力環境監控、智能人性化管理、規章制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