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Mockplus CEO老布,原型設計領域的弄潮兒

談到中國本土的原型設計工具,相信沒有人不知道Mockplus。Mockplus做爲一款全平臺快速原型設計工具,以其「更快更簡單」的理念深受一大波用戶的喜好。Mockplus最近發佈了3.0版本,其中包括團隊協做等重大更新。不少人都不知道,這款被Adobe XD列爲主要競品之一的知名工具是來自於成都的一個團隊。小編有幸採訪到了Mockplus的CEO老布,那麼就讓咱們一同探訪這款中國原型工具背後的故事吧!微信

 

Q1:爲何沒有去軟件行業更發達用戶更多的北上廣深而選擇了成都這個城市?工具

 

A:這個裏面有幾個緣由。第一,咱們的團隊自己就是在成都造成。第二,從推廣與品牌角度來講,以互聯網爲載體,產品經過互聯網下載,營銷經過互聯網傳播,地域因素對咱們的影響並不大。第三,這個問題有一個假定前提,就是北上廣深的創業環境必定優於成都。實際上,成都目前的創業環境是很是好的,最近有一篇文章,講的是成都的創業者往北上廣遷移的問題。北京的房租是成都的8到10倍,全國愈來愈多有創業傾向的人羣包括投資人都在往成都遷移,這個趨勢其實正好與咱們想象中的相反。在綜合考量成都的創業成本、機會、投資人關注度和整個創業環境以及北上廣的地域優點、線下活動、政策敏感度優點以後,咱們仍然選擇紮根成都。學習

 

Q2:是什麼緣由讓大家使用Mockplus這個詞?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測試

 

A:立項之初,咱們對Prototype這個詞都還比較陌生,更熟悉的是Mockup這個詞。而直接取名叫Mockup又不是那麼合適。當時羅馬尼亞的一款名叫Moqups的工具引發了咱們的注意,咱們也開始嘗試作一些變形。因而初期咱們獲得了「Mockupplus」(Mockup+)這樣一個名字,後來併爲Mockplus。你會發現,一個賞心悅目單詞每每同時包含了向上、下延伸的部分,以此來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像「Apple」、「Google」等都是這個道理。另外一方面,「Mockplus」也更加簡短有力、朗朗上口。spa

 

Q3:Mockplus如今的活躍用戶大約有多少?設計

 

A: 50萬+。blog

 

Q4:是什麼緣由讓你們決定聚在一塊兒作一款原型設計工具呢?開發

 

A:最直接的答案是:設計行業的工具確實存在痛點。當時我本身也是Axure的用戶,我自己做爲產品經理對「快速上手」的需求是很高的,我喜歡簡單的東西,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喜歡簡單、能用、夠用的東西。對我這樣的用戶而言,Axure顯然沒有作到這一點。當時其實咱們還在作iRead,咱們也正在考慮要從新確立一個方向。iRead幾百萬的下載量,能夠稱得上是成功的產品,可是讀書工具實際上是高度依賴於內容的,而想要拿下內容,冗長的產業鏈條不適合咱們。最終咱們在調整中選擇了作Mockplus。get

 

 

Q5:Mockplus如今的定位是怎樣的?與國外老牌原型工具相比是如何保持比較鮮明的差別化辨識度的?原型

 

A:差別化的真正含義,我認爲應是「不一樣且有用」 。個人東西只要和你不一樣,而且這個不一樣對用戶有用,那麼它就有價值,用戶就會買單,這個就是差別化。從開始開發Mockplus的那天起,咱們的定位就是"更快、更簡單",首先把Axure區分出來,咱們不會和它爭,咱們只要「不一樣且有用」。爲何不少產品經理拿到一款工具卻手足無措?你會發現「快和簡單」是咱們這個時代的人羣的一個基本需求。咱們本身的測試和大量用戶的反饋代表:Mockplus作一個頁面的時間比Axure快3-5倍,同時,Mockplus入門的時間幾乎爲零,而學習Axure,你可能須要購買書籍和培訓。

 

固然,要體現好這一點,要讓用戶明白這個差別化,有兩個方面都要作好:一方面產品功能要達到咱們的想法,另外一方面咱們在營銷和推廣中也必須作好。對於這個方面,咱們作得尤爲不夠,還須要學習。好比:波蘭一家競品UXpin提出的「設計驅動產品」其實與咱們的思考不謀而和,但咱們就沒有去提煉這個。這個方面,咱們還須要下功夫。

 

Q6:比起資金充裕、規模龐大的公司,好比Adobe、Axure等,Mockplus團隊有何優點?

 

A:簡單來講,咱們認爲Mockplus在將來實現全球化,甚至在全球軟件設計行業稱王都是大有機會的。爲何?由於巨頭很難在這個行業稱王。一個行業要造成壟斷,首先要有行業標準。而軟件設計行業的標準可能會在將來5-10年內逐漸造成。其次,原型設計是服務於軟件生產的,而軟件生產的流程其實相差很大,不一樣的企業有不一樣的作法,一個產品很難知足全部企業各自流程的須要。第三,真資格的巨頭切入市場的動機需求是巨大的,可能咱們看來很可觀的市場,巨頭也不肯耗費太多精力——除非有誰動了巨頭的奶酪,正是因爲Sketch對PS市場的侵入,Adobe才推出了Adobe XD。另外一方面是巨頭的創新機制問題。巨頭的創新永遠會依靠小組機制,微信就是這麼誕生的。可是咱們想象騰訊手下有多少這樣的小組,最後能成的又有多少?這些創新小組不過是巨頭的一根牛毛,面對這樣的小團隊咱們一點也不怯場,咱們的專一還會更甚。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巨頭切入某個新市場的方式,每每採起合做或併購,只要保證產品的核心精神和價值,這個何嘗不可,無非資本和股權的組合問題罷了。綜上,咱們不擔憂與大公司競爭的問題。

 

Q7:許多用戶見證了Mockplus的成長,有的用戶以爲迭代太快致使對工具不熟悉,有的用戶又抱怨迭代太慢,想要的功能沒有加上,開發團隊是如何權衡的呢?

 

A:若是光就問題自己來講,咱們的節奏基本會是一月一次。的確,更新快、慢都有用戶會不滿意。可是我有一個問題: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上來講,誰是上帝?用戶?不是,這個上帝必定得是產品經理本身。從消費服務的角度來看,用戶永遠是上帝,但從產品經理的角度而言,產品經理本身就是一個最專業、最瞭解產品的用戶,因此產品經理的上帝必須是本身。

 

咱們一直在持續地大量收集用戶的意見與反饋,過濾得當,這就是咱們的財富。而在某些關鍵問題上,動搖意味着產品靈魂的丟失。

 

Q8:做爲用戶,咱們很想了解大家將來的計劃,在功能的加法與減法上,開發團隊是如何權衡的?

 

A:「加法」與「減法」是種很流行的說法。如今不少產品人愛舉微信的例子來把「減法」描繪得神乎其神。實際上我我的認爲這是個僞命題,純粹的「加法」、「減法」是不存在的。

 

讓咱們回想一下近年來微信的變遷,它增長的新功能少嗎?因此,加仍是減實際上取決於:1.產品定位。2.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另外,咱們還能夠在加與減的博弈中提醒本身,本身的位置在哪裏以及何時該作什麼事。Mockplus一週年時,作平臺的想法差點讓咱們按捺不住,當時我想等到10萬用戶時再說。而如今50萬用戶了,這件事仍在擱置。爲何呢?我沒有想好,貿然的加減每每很危險。做爲創業者,咱們每時每刻都應謹記創業維艱,提醒本身資本、人才、機會的珍貴。

 

Q9:爲什麼Mockplus的訂價在原型工具市場中處於中下水平,甚至國內訂價低至每個月10元,請問在訂價方面有着怎樣的考慮?

 

A:在國內,Mockplus的訂價比較實惠,用戶對咱們也很支持。而在國外,狀況有所不一樣,咱們與國外同類競品相比,營銷方面是有短板的。產品的競爭力不光指產品自己,也包括營銷的競爭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在互聯網上是不存在的。在海外,咱們在軟件本地化、文化適應度、海外營銷技術上都遇到了一些門檻。目前,在營銷競爭力不佔優點的狀況下,咱們在訂價方面確實作了一些調整。但就目前這個階段而言,Mockplus的訂價是適宜的。UXpin團隊版的價格是普通版的三倍,而Mockplus團隊版發佈後並未加價。訂價方面咱們會持續地摸索,畢竟一個適宜的價格也是產品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之一。

 

Q10:能夠簡單介紹一下Mockplus的企業文化嗎?

 

很長一段時間內,Mockplus最核心的企業文化都是「簡單、可依賴」。具體來講,「簡單」體如今員工關係無政治、上下關係無障礙;「可依賴」則體如今Mockplus的每一個人在具備戰鬥力的同時,更是同事們的左膀右臂。這二者決定了Mockplus招募什麼樣的人,鼓勵什麼樣的行爲。咱們是一羣作事情的人,要作成Mockplus,必須讓企業文化將咱們擰成一股繩。許多創業公司不注重團隊培養,卻不知好的企業文化能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高效地達成目標、反之亦然。三我的在一塊兒就有了文化,而有了文化,公司纔會有前進的動力。咱們不盲目地對所謂「心靈雞湯」嗤之以鼻,若是它讓咱們更快、更強,爲何不採納呢?

 

 

Q11:做爲一家挺過資本寒冬的創業公司,對於剛起步的創業者有什麼建議呢?

 

A:首先,沒有什麼「挺過」,咱們其實一直在挺,你想作成一個事兒,你就須要一直挺。對任何公司而言,現金流都是多多益善的。不光在「寒冬」中要挺,「寒冬」後也將一直挺下去。Mockplus在這兩到三年間只專心作四件事:打響Mockplus的品牌、造成有戰鬥力的團隊、塑造優良的公司文化、積累營銷經驗。這四點我概括爲「打基礎」,也就是咱們的第一個階段的任務。這個打基礎的過程,我更但願是靠咱們本身完成。這也正是個人建議:對於極度渴望短時間回報的資金,創業者須謹慎;對於違揹你底線的資金,創業者毫不能拿。拿錢的目的不是爲之後挖坑,更不是飲鴆止渴。我本人創業的目的並非爲了拿融資,之因此闡明這一立場是由於許多人正是爲了融資而創業,對於他們,這個建議就不適用了。以融資爲終點,對於咱們是不可能的,Mockplus的願景,是全球化,是作軟件設計行業的王者,是在更長的時間內爲更多的設計者創造價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