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Vue.js 的項目中,若是項目結構簡單, 父子組件之間的數據傳遞可使用 props 或者 $emit 等方式 http://www.cnblogs.com/wisewrong/p/6266038.htmlhtml
可是若是是大型項目,不少時候都須要在子組件之間傳遞數據,使用以前的方式就不太方便。Vue 的狀態管理工具 Vuex 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vue
1、安裝並引入 Vuex
web
項目結構:vuex
首先使用 npm 安裝 Vuexnpm
cnpm install vuex -S
而後在 main.js 中引入app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Vuex from 'vuex' import store from './vuex/store' Vue.use(Vuex) /* eslint-disable no-new */
new Vue({ el: '#app', store, render: h => h(App) })
2、構建核心倉庫 store.js框架
Vuex 應用的狀態 state 都應當存放在 store.js 裏面,Vue 組件能夠從 store.js 裏面獲取狀態,能夠把 store 通俗的理解爲一個全局變量的倉庫。工具
可是和單純的全局變量又有一些區別,主要體如今當 store 中的狀態發生改變時,相應的 vue 組件也會獲得高效更新。this
在 src 目錄下建立一個 vuex 目錄,將 store.js 放到 vuex 目錄下spa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Vue.use(Vuex)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 定義狀態 state: { author: 'Wise Wrong' } }) export default store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 store.js,裏面只存放一個狀態 author
雖然在 main.js 中已經引入了 Vue 和 Vuex,可是這裏還得再引入一次
3、將狀態映射到組件
<template>
<footer class="footer">
<ul>
<li v-for="lis in ul">{{lis.li}}</li> </ul> <p> Copyright © {{author}}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 </footer>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footerDiv', data () { return { ul: [ { li: '琉璃之金' }, { li: '朦朧之森' }, { li: '縹緲之滔' }, { li: '逍遙之火' }, { li: '璀璨之沙' } ] } }, computed: { author () { return this.$store.state.author } } } </script>
這是 footer.vue 的 html 和 script 部分
主要在 computed 中,將 this.$store.state.author 的值返回給 html 中的 author
頁面渲染以後,就能獲取到 author 的值
4、在組件中修改狀態
而後在 header.vue 中添加一個輸入框,將輸入框的值傳給 store.js 中的 author
這裏我使用了 Element-UI 做爲樣式框架
上面將輸入框 input 的值綁定爲 inputTxt,而後在後面的按鈕 button 上綁定 click 事件,觸發 setAuthor 方法
methods: { setAuthor: function () { this.$store.state.author = this.inpuTxt } }
在 setAuthor 方法中,將輸入框的值 inputTxt 賦給 Vuex 中的狀態 author,從而實現子組件之間的數據傳遞
5、官方推薦的修改狀態的方式
上面的示例是在 setAuthor 直接使用賦值的方式修改狀態 author,可是 vue 官方推薦使用下面的方法:
首先在 store.js 中定義一個方法 newAuthor,其中第一個參數 state 就是 $store.state,第二個參數 msg 須要另外傳入
而後修改 header.vue 中的 setAuthor 方法
這裏使用 $store.commit 提交 newAuthor,並將 this.inputTxt 傳給 msg,從而修改 author
這樣顯式地提交(commit) mutations,可讓咱們更好的跟蹤每個狀態的變化,因此在大型項目中,更推薦使用第二種方法。
原文出處:http://www.cnblogs.com/wisewrong/p/634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