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記得某一堂課上,學數學的管理學老師講過一句話,「科學就是分類」,通俗而易懂。此篇博文成文於三年前,當時做爲初入該領域的調研資料,爲了區分好諸多專業術語而整理而成。由於只有從基礎概念入手理清楚了才能逐步深刻。現現在發上來供你們討論與批評指正。1、背景介紹
腫瘤放射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之一,放射治療(沒有特殊說明,這裏的放射治療專指外照射,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主要包括調強放療(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圖像引導放療(IGRT,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容積旋轉調強放療(VMAT,Volumetric Arc Therapy)等。三維適形放療(3D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是一種將治療過程當中的射束形變以匹配腫瘤實體表面形狀的技術(三維指的就是腫瘤體積的表面,適形指的就是每個平面上都將射束調整到與該平面上腫瘤體積表面(這時候已經降維成了二維閉合曲線)最大程度吻合),確保癌變組織接受足夠的劑量的同時,儘量下降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目標體積定義(Target Volume Definition)是三維適形治療技術的先決條件,所以須要將腫瘤區域精確描述出來(包括勾畫和定義)——這關乎到腫瘤治療的精度和效果。 理想狀態下放療技術能夠確保目標治療體積(volume to be treated)均勻接受劑量,而且周圍正常組織沒有任何輻射。例如醫生的處方劑量(Prescribing)是60Gy,在治療過程當中的記錄劑量(Recording)也是60Gy,以及最終報告(Reporting,用於總結、統計分析、或多機構間的交流討論)中劑量也是60Gy,即然而現實世界中,因爲不一樣的機構間沒有統一的標準,且不一樣的治療環境與治療各環節中存在變化和不肯定性(以下表所示)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