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節 網絡核心的數據交換
在學習了網絡邊緣以後,咱們深刻研究網絡核心,本節對在網狀網絡中的數據交換進行介紹。緩存
Outline
Notes
## 數據交換
- 若任意兩個主機之間須要創建通訊,最簡單的想法就是在兩個主機之間創建鏈路,如有n個主機,則須要O(n2)條鏈路,這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不可行的,故引入交換設備,實現主機之間的動態連接;
- 爲了保證連通性,咱們還能夠將交換設備相鏈接構成交換網絡
- 數據交換能夠具體實現如下功能:
- 交換設備能動態地分發匹配端口線路(動態轉接)
- 動態分配傳輸資源
- 經過網絡鏈路和交換機移動數據有兩種基本方法: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和分組交換(packet swiitching)。
- 電路交換網絡中,沿着端系統通訊路徑,爲端系統之間通訊所提供的資源在通訊會話期間會被預留。例子有電話網絡。
- 分組交換網絡中,這些資源不被預留。例子有因特網網絡。(報文交換包括在內)
## 電路交換
- 典型表明:電話網絡
- 三個階段:創建連接,通訊,釋放連接
- 特色:預留了端系統間通訊沿路徑所須要的資源(帶寬、緩存等),資源獨佔
- 多個鏈路之間經過多路複用技術共享 中繼線(多條鏈路共用的部分,以下圖紅藍重疊部分)
## 多路複用技術
- 多路複用即一個信道傳輸多路信號,經過複用器和分用器實現「共享信道」
- 基本原理:
- 將鏈路/網絡資源劃分紅「資源片」
- 將資源片分配給各路「創建連接」
- 每路呼叫獨佔分配到的資源片進行通訊
- 資源片可能被閒置
- 分類:
- 頻分多路複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 時分多路複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 波分多路複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
- 碼分多路複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
【頻分多路複用】網絡
- 按頻率分紅多個互不干擾的子頻帶,頻帶的寬度稱爲帶寬
- 各用戶佔用不一樣的帶寬資源,用戶在分配到必定的頻帶以後,在通訊過程當中自始至終佔用這個頻帶
【時分多路複用】學習
- 原理:時分複用是將時間劃分爲一段等長的時分複用幀(TDM幀),每一個用戶在每一個TMD幀中佔用固定序號的時隙。
- 特色:每用戶所佔用的時隙是週期性出現的(週期爲TMD幀長度)。
- 實質:時分複用的全部用戶是在不一樣的時間佔用相同的頻帶寬度。
【波分多路複用】ui
- 波分複用就是光的頻分複用,按照波長的不一樣進行分離
- 波分複用模型
【碼分多路複用】編碼
- 應用背景:碼分多路複用普遍應用於無線通訊網絡,如衛星通訊
- 原理:爲每一個用戶分配一個惟一的碼片序列(chipping sequence),其中「0」用「-1」表示、「1」用「+1」表示。各用戶使用相同頻率載波,利用各自碼片序列編碼數據。
- 編碼信號=(原始數據)×(碼片序列)
- 如發送比特1(+1),則發送本身的mbit碼片序列
- 如發送比特0(-1),則發送該碼片序列的mbit碼片序列的反碼
- 各用戶碼片序列相互正交(orthogonal)
一個小栗子:設計
## 分組交換
- 應用發送信息的總體爲一個報文,報文可以包含協議設計者須要的任何東西,能夠包含控制功能,也能夠包含數據。
- 分組:報文分拆出來的一系列相對較小的數據包,報文位置變成頭文件,構成完整分組;
- 分組交換須要報文的拆分與重組,產生額外的開銷,但開銷很小。
- 在源和目的之間,每一個分組經過通訊鏈路和分組交換機(路由器或鏈路層交換機)傳送。
- 存儲轉發傳輸機制:在交換機可以開始向輸出鏈路傳輸該分組的第一個比特以前,必須接收到整個分組
- 報文交換以完整的「報文」進行「存儲-轉發」
- 分組交換以較小的「分組」進行存儲轉發
- 分組的包裏面有目的地址,路由器有一個轉發表,記錄着轉發地址應該轉到哪一個路由器去
## 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的對比
【傳輸延遲】blog
- 分組傳輸延遲(時延)= L / R (L爲每一個分組的較小長度;R爲傳輸速率)
- 分組交換傳輸所需的時間:T = M/R + (h - 1)L/R = M/R + n L/R 其中 報文M bits,帶寬 R bps,分組長度 L bits,路由器數 n,跳步數 h;
【兩種交換的區別】ip
- 分組交換適用於突發數據傳輸網絡:
- 分組交換提供了比電路交換更好的帶寬共享;
- 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更簡單、更有效,實現成本更低;
- 分組交換可能產生擁塞(congestion):分組延遲和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