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你成不了大神?盤點幾個阻礙你成爲大神的小白惡習!

爲何你成不了大神?
網絡

 

 很多網絡技術學習者,無論怎麼聽,怎麼練,但技術就是上不去,最後只能是轉行。運維

很多網絡工程從業者,空有着7—8年的工做經驗,可是在面對一個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的時候,仍是束手無策,甚至是一離開模擬器就抓瞎。ide

更有很多考取過NPIE級別的同行,可能連個VLAN都不會配……oop

那你有沒有想過?你離大神之間的差距,難道就真的是一個CCIE嗎?我看未必吧。學習

 

下面,捷哥爲你們盤點一下幾個「惡習」,也正是這些「惡習」,會在你成爲大神的路上成爲最大的絆腳石……哦!不,徹底是陷阱!spa

 

惡習之一:設計

太受書本影響,花時間研究了冷門知識接口

 

事實上,網絡是很容易「學以至用」的技術,書本上大部分知識點在實際工做中都能用上。但畢竟不少書本是以「應付考試」爲目的,因此不免出現一些冷門知識,不少冷門知識不但難以掌握,並且還實際工做中沒啥意義。好比:路由

一、VTP協議,Cisco私有協議。這個技術雖然不難掌握,可是在實際工做中,開啓VTP反而會給局域網的管理帶來一些困難,因此實際工做中幾乎沒人用VTPit

二、OSPFDRBDR,除非你碰到穿越DM×××創建OSPF鄰居的情形,不然在目前三層鏈路之間點對點的兩個鄰居之間,誰是DR誰是BDR不會影響到路由傳遞,因此這沒啥實際意義。

三、RIP路由協議,做爲一個原始且功能陽瘻的路由協議,實際工做中幾乎沒用。

 

那麼真正在實際工做上有用的技術是哪些呢?

一、OSPF,首當其衝!你須要掌握的不只僅是OSPF的配置,還要掌握OSPF的常見6LSA的查詢方法(查詢命令和查詢結果必定要會看),OSPF接口Cost值配置的意義。還有就是,OSPF和其餘路由的重分發、OSPF多區域的概念(必定要注意,骨幹區域和非骨幹區域的性質)。

二、VLANTrunk,不用多說了,必定要會配置,必定要正確理解Trunk的概念(不少人就是不能正確理解)。什麼場合用Trunk,什麼場合用Access,請多加思考和理解。

三、生成樹(STPSpanning-Tree),這裏不要求你掌握什麼CIST等高級STP技術,那真沒啥意義。你就好好掌握MSTP的配置方式吧。在規劃網絡的時候,把生成樹的計算區域用三臺設備構成一個三角形便可。

四、BGPMPLS ×××,這屬於路由交換裏的最高級技術了

五、經常使用的鏈路監測技術,好比SLANQASNMP等等

六、ACLSSHNAT等,這些不只要理解並且還要會配置

七、關於Prefix-ListRoute-map這些和路由過濾、策略相關的內容,必須熟練掌握。

 

 

惡習之二:

除了192.168.x.x之外的地址就不會用了

       說實話,捷哥一看見誰作實驗的時候用「192.168」開頭的地址,直接就能夠猜到他就一小白。實際上,可用的私有地址那麼多,幹嗎要養成用「192.168」開頭的地址這一「壞習慣」呢?

       首先要解釋一下:192.168.0.0/24192.168.1.0/24這兩段地址,被稱之爲「垃圾IP」,又怎麼「垃圾」了呢?那是由於大部分品牌的無線路由器,LAN端的地址就是192.168.0.0/24192.168.1.0/24,因此爲了不局域網內的路由和無線路由器LAN段的路由發生衝突,在實際建設網絡的過程當中是嚴禁使用192.168.0.0/24192.168.1.0/24的。

       因此,即便是你作小實驗,在自行規劃IP地址的時候,必定要避開192.168開頭的地址,養成堅定不用192.168開頭的地址的習慣。

 

惡習之三:

不分場合的使用子網掩碼

       隨意使用子網掩碼,表現出了「小白」在對待實驗或者是對待實際環境中的一種不嚴謹的態度。若是一旦養成習慣,會在走向工做崗位之後,給工做帶來不小的麻煩。我就隨便舉兩個例子吧:

       好比部分初學者在作實驗的時候,設計地址的時候,無論怎樣,把/24的地址設置爲萬能的地址了:

blob.png

       而在實際的網絡環境中,尤爲是骨幹網,兩臺設備作點對點三層鏈路鏈接的時候,通常都會使用/30的子網掩碼。因此呢,這個時候若是你在這兩端互聯接口上使用/24的掩碼,必然會形成地址浪費。

       雖然說都是使用私有地址,但在一些大型網絡中,即便是私有地址也是通過了嚴格的規劃的,也不能隨便浪費使用。

 

 

 

惡習之四:

隨便選一個地址就當了網關

       從理論上來說,一個網段內任何一個地址均可以當網關。好比10.112.10.0/24,從10.112.10.1—254,隨便選個地址都能當網關,這都沒問題,也都合理合法。可是這違反了網絡行業裏一個「公序良俗」。捷哥舉個很難聽的例子,好比你和你老婆離婚,娶了你的小姨子!只要一個願離一個願結,這並不違法吧,但這總讓人內心以爲膈應得慌。

       因此,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網關地址通常選用一個網段內可用IP地址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例如10.112.10.0/24,擔任網關的通常就是10.112.10.1或者10.112.10.254

 

 

惡習之五:

沒有配置Loopback地址的習慣

       這個,特別是初學者在作實驗的時候,以爲Loopback地址配置起來沒多大用處,有時候還顯得麻煩,但你殊不知道,在實際網絡環境中,Loopback地址的用途大大的有啊!

       好比,作OSPF的時候,用Loopback地址當作Router-id,你能夠很清晰的判斷出鄰居的身份。

       加入不用Loopback地址,會形成什麼後果呢?

blob.png

若是此時SW1SW2造成OSPF徹底鄰接關係,那麼在SW2上,根據Router-id的選舉原則,Gi 0/2接口的地址10.41.48.25怎麼也大於10.41.48.22吧!因而,SW2Router-id會被選舉爲10.41.48.25

若是在SW1上查看OSPF鄰居,會發現它的鄰居是10.41.48.25

若是你就看我這個拓撲圖,你固然以爲這沒什麼啊。但若是是一個你不熟悉環境的大型網絡呢?Router-id不明確,會加大網絡的運維難度的。

 

並且,Loopback地址除了Router-id之外,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做用,那就是應用在BGP/MPLS ×××網絡中。

 

在配置iBGP鄰居,或者MPLSlsr-id時,使用Loopback 地址會比使用物理地址更穩定,咱們看圖:


blob.png

若是R1R2之間,R1使用Gi 0/1的地址和R2Gi 0/2的地址創建iBGP鄰居關係。若是此時R1Gi 0/1接口down掉或者R2Gi 0/2接口down掉,則R1R2iBGP鄰居就直接掛了,沒商量!

 

但若是R1R2使用Loopback地址創建的iBGP鄰居呢?那麼即便R1Gi 0/1接口down掉或者R2Gi 0/2接口down掉,R1R2Loopback 地址還能夠經過R1—R3—R2這樣子互通啊。

這也就是說Loopback接口的重要性了啊。

因此,在平時作實驗的時候,必定要養成配置Loopback接口的習慣。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