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總結

首發於Sheepy 曾說swift

今天晚上在公司開了個會,期間王右右(一聽就是個化名)分享了他們團隊這一年在技術上的產出(emmmm,一小時前他還剛在大會議室對一大羣人分享過),引得同是他們團隊的老藝術家驚歎連連,「哇!大家這個感受很高端啊!」,「哇!大家還能夠控制系統行爲!」,帶動了現場的氣氛,節目效果十分出彩。我不由感到深深的汗顏,相比於咱們組,他們這個組真的好……有凝聚力。領導在熱烈的氣氛中轉過頭對我說,楊洋啊,你看看,知道大家該作什麼了吧,我深覺得然,因而回道,哎呀,咱們組被業務壓得翻不了身啊!言辭懇切,表情真摯,說完就遭到了你們的一致嘲諷。vim

不得不認可,王右右他們組這一年確實作了挺多事情,有些我想作但因爲各類不可描述的緣由沒落地的事情也被他們三兩下搞定,很厲害。開完這個會以後個人心裏起了一絲波瀾,爲何會這樣?難道咱們組不如他們組麼?那不可能,問題只能出在我本身身上。但我也不能就以爲是我不如王右右,哎我楊日天好歹小學初中都考過年段第一,高中考過年段第六,一路放飛自我高考也還超出重點線60多分,大學曾任街舞社副社長,號稱葬愛家族第一百零八號悍將,那也是臺前幕後人模狗樣有頭有臉的人物,我……我他孃的還交過8個女友,可見軟硬件設施都是至關過硬的,對吧,狂傲如我,那就算技不如人也得頭硬如鐵。因而我大概回顧了一下這一年的心路歷程,發現大體可分爲上半年和下半年兩個階段。上半年一心撲在工做上,搞了一些事情,統一了一些公共組件,輸出了一些價值觀,寫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小腳本,每次發週報在技術產出這一欄,也老是有一些團隊成果。到了下半年,感覺到了貧窮的壓力,心態發生了一些變化,爲了讓本身不忘初心,我決定夯實本身的計算機基礎。因而我一頭扎進了堅苦卓絕的基本功訓練中,沒錯,就是打字。很快地,我糾正了本身的指法,個人野心膨脹了,單純的打字已經不能知足我澎湃的求知慾了,因而我又一頭扎入了 Vim 的世界,爲此我還買了一個練習 Vim 操做的遊戲(vim adventures),遺憾的是買這個遊戲以前我猶豫了過久,買了以後發現遊戲裏須要的 Vim 操做我已經很是熟練了,彷佛沒有太多練習的必要,因而一口氣玩到第十關以後就沒有碰過了。這個遊戲帳號買了只能玩6個月,如今應該還剩幾個月,有朋友感興趣的話私聊我,遊戲帳號能夠給你。架構

用了一段時間 Vim 以後我又膨脹了,好歹我也曾是一個 Lisp 愛好者,老用 Vim 算怎麼回事,這讓我有種負罪感,因而我決定成爲一個頭頂青天的 Emacs 黨。哇,Emacs 真的太叼了,不愧是假裝成編輯器的操做系統,All in One!強大!我差點就一直頭頂青天了,惋惜的是個人 MacBook Pro (Retina, 13-inch, Early 2015) 中配版身子骨不太行了,帶不動兩個操做系統,在裝了一堆插件以後個人 Emacs 竟比 Xcode 還卡,個人心情有些複雜,它不是個 IDE,卻卡似 IDE。因而除了用它的 org mode 寫寫文檔外,個人主要工具又迴歸 Vim 了。編輯器

這期間,懷揣着坐享其成一晚上暴富的偉大理想,我投入了中國股市。固然我跟那些瞎搞的大爺大媽不同,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學習令人聰慧,我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我要深刻剖析這個國家的經濟脈絡,細細梳理歷代金融浪潮的浮浮沉沉,我博覽羣書,心中有數,我建倉清倉,鎩羽而歸。我……我勒個去。工具

2017 年被稱做 AI 元年,在去參加了一趟梁傑他們的 @swift 大會以後,我對 swift 失去了興趣,我開始滿腦子 AI。後來看到吳恩達在 Coursera 上推出了 Deep Learning 的課程,我就跟着學,拿了個沒啥用的證書,向小夥伴們分享了一些微小的心得,莫名地有種學有所成的知足感,因而以後就又埋頭業務了。學習

這一年……還有太多事情,不太想寫了,今年大概是我畢業後最迷茫的一年,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彷佛在撕扯着我,讓我有種不着邊際的恍惚感。我一度找不許本身的定位,也一度也找不許團隊的定位,我會由於大領導的隨口一句建議業務組和架構組分得清一點而不知所措,我會由於快速發展的業務和源源不斷的需求而焦頭爛額,我也會由於以爲獲得的回報與本身的付出不成正比而心中動搖,我普普統統,跌跌撞撞。操作系統

唉……我不如王右右,不如他勇猛精進;我也不如雪哥,不如她深刻業務;我也不如雷寶寶,不如他兢兢業業。插件

我惟一剩下的,可能只有這英俊的容顏了吧……Peace & Love3d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