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團隊的發展,漸漸地開始須要一個由文件服務、intranet 應用,域登陸等功能構建而成的健壯的局域網。 咱們的 IT 基礎設施主要由跑着 Windows 98 的計算機組成,這些計算機對於大學的 IT 實驗室來講已經太老了,就從新分配給了咱們部門。html
初探 Linuxlinux
一天,做爲大學IT採購計劃的一部分,咱們部門收到了一臺 IBM 服務器。 咱們計劃將其用做 Internet 網關,域控制站,文件服務器和備份服務器,以及 intranet 應用程序主機。編程
拆封後,咱們注意到它附帶了紅帽 Linux 的 CD。 咱們的 22 人團隊(包括我)對 Linux 一無所知。 通過幾天的研究,我找到了一位朋友的朋友,一位以 Linux RTOS (Linux 的實時操做系統領域)編程爲生的人,求助他如何安裝。
光看着那朋友用 CD 驅動器載入第一張安裝 CD 並進入 Anaconda 安裝系統,個人頭都暈了。 大約一個小時,咱們完成了基本的安裝,但仍然沒有可用的 internet 鏈接。
又花了一個小時的折騰才使咱們鏈接到互聯網,但仍沒有域登陸或 Internet 網關功能。 通過一個週末的折騰,咱們可讓咱們的 Windows 98 機器做爲 Linux PC 的代理,終於構出了一個正常工做的共享互聯環境。 但域登陸還須要一段時間。安全
咱們用龜速的電話調制解調器下載了 Samba,並手動配置它做爲域控制站。文件服務也經過 NFS Kernel Server 開啓了,隨後爲 Windows 98 的網絡鄰居建立了用戶目錄並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配置。服務器
這個設置完美運行了一段時間,直到最終咱們決定開始使用 Intranet 應用管理時間表和一些別的東西。 這個時候,我已經離開了該組織,並把大部分系統管理員的東西交給了接替個人人。網絡
再遇 Linux工具
2004 年,我又從新裝回了 Linux。個人妻子經營的一份獨立員工安置業務,使用來自 Monster.com 等服務的數據來打通客戶與求職者的交流渠道。測試
做爲咱們兩人中的計算機好點的那個,在計算機和互聯網出故障的時候,維修就成了個人份內之事。咱們還須要用許多工具嘗試,從堆積如山的簡歷中篩選出她天天必須看的。操作系統
Windows BSoD(藍屏) 早已司空見慣,但只要咱們的付費數據是安全的,那就還算能夠容忍。爲此我將不得不每週花幾個小時去作備份。一天,咱們的電腦中了毒,而且經過簡單的方法沒法清除。咱們並不瞭解磁盤上的數據發生了些什麼。當磁盤完全掛掉後,咱們插入了一週前的輔助備份磁盤,可是一週後它也掛了。咱們的第二個備份直接拒絕啓動。是時候尋求專業幫助了,因此咱們把電腦送到一家靠譜的維修店。兩天之後,咱們被告知一些惡意軟件或病毒已經將某些種類的文件擦除殆盡,其中包括咱們的付費數據。代理
這是對我妻子的商業計劃的一個巨大的打擊,同時意味着丟失合同並耽誤了帳單。我曾短時間出國工做,並在臺灣的 Computex 2004 購買了個人第一臺筆記本電腦。 預裝的是 Windows XP,但我仍是想換成 Linux。 我知道 Linux 已經爲桌面端作好了準備,Mandrake Linux (曼德拉草) 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我第一次安裝就很順利。全部工做都執行的很是漂亮。我使用 OpenOffice 來知足我寫做,演示文稿和電子表格的需求。
咱們爲咱們的計算機買了新的硬盤驅動器,併爲其安裝了 Mandrake Linux。用 OpenOffice 替換了 Microsoft Office。 咱們依靠 Web 郵件來知足郵件需求,並在 2004 年的 11 月迎來了 Mozilla Firefox。個人妻子立刻從中看到了好處,由於沒有崩潰或病毒/惡意軟件感染!更重要的是,咱們告別了困擾 Windows 98 和 XP 的頻繁崩潰問題。 今後她一直使用這個發行版。
而我,開始嘗試其餘的發行版。 我愛上了 distro-hopping (譯註:指在不一樣版本的 Linux 發行版之間頻繁切換的 Linux 用戶)和第一時間嘗試新發行版的感受。我也常常會在 Apache 和 NGINX 上嘗試和測試 Web 應用程序,如 Drupal、Joomla 和 WordPress。如今咱們 2006 年出生的兒子,在 Linux 下成長。 也對 Tux Paint,Gcompris 和 SMPlayer 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