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

恆訊時代 肖勇 李成架構

(本文是我司基於國防信息化諮詢經驗,整理的國防領域頂層架構服務場景案例,以饗讀者。本文謝絕轉發!)框架

國防領域有兩類典型的服務場景:
 國防單位、機構的信息化規劃。基於頂層架構方法論,爲國防單位、機構等組織,開展信息化體系規劃,一般以業務架構和信息化戰略做爲頂層輸入,分析企業的信息化現狀,設計目標信息化架構及其演進路線。
 戰法和裝備體系的論證和設計。基於DoDAF方法,針對做戰場景,開展做戰場景分析和裝備體系的論證、設計和建模。
以上兩類場景雖然分別針對國防單位的業務運行和做戰場景,但在頂層設計方面都有一個共性——即,基於能力組件化的業務/做戰需求分析方法。
基於能力分析的方法,最先可追溯到2003年先後,同時被當時的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商業企業提出,做爲複雜組織體系的頂層運做結構梳理、分析、優化的新方法,其目的是對組織的核心業務進行快速組合、調整,從而推進其變革和發展,並可用於指導信息化、裝備規劃。ide

場景1:國防單位、機構的信息化規劃。
針對國防單位、機構的信息化規劃、數字化轉型,針對不一樣類型業務板塊的整體能力結構,梳理關鍵業務能力下的組織、流程、績效結構,從而識別現有流程、組織結構中問題,並提出優化建議。
下圖展現了基於能力組件方法對組織的業務架構進行梳理、分析的基本場景,可結合不一樣細分領域的參考能力藍圖,再根據組織具體特徵進行修改,造成當前組織的能力組件藍圖,再進一步開展組織、流程、技能、績效等細節分析。
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
在造成組織的能力組件藍圖的基礎上,將現有企業中的應用系統映射到能力組件藍圖上,造成當前系統對組織能力的覆蓋圖,以評估現有系統對組織能力的總體支持狀況,如缺乏覆蓋的能力、多個系統交叉覆蓋的能力、信息化支撐不足的能力等,進而分析目標應用架構的優化方向。組件化

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
場景2:戰法和裝備體系的論證和設計。
DoDAF 2.0是國防部頂層架構框架的最新版本,其最大變化是增長了對能力的定義和使用。在對做戰場景、 裝備體系進行論證、設計時,能力依然是進行整體設計的關鍵要素。
以反潛做戰的裝備體系論證爲例,以反潛做戰的能力結構定義做爲整體指導,針對反潛巡邏做戰場景,識別其所需的能力範圍,進而對所選能力範圍進行能力分析,評估能力指標、做戰過程、所需裝備等不一樣維度。
具體到反潛裝備評估中,則重點分析能力實現對裝備所提出的需求、指標,結合對反潛裝備技術、功能的具體分析,評估反潛裝備所需具有的功能、指標要求,最終造成裝備體系的論證分析結果。
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
結合做戰能力、任務、裝備三個視角,可造成更完整的裝備體系規劃結構。不一樣類型的做戰任務需求,聚集爲基於共性組合的一組能力,能力的提高,則指向了當前已有裝備的升級或新裝備的研發。測試

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
在完成裝備體系論證後,再針對具體的裝備型號,開展基於DoDAF的裝備分析、設計和建模,造成完整的自頂向下設計成果。
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
基於模型開發的裝備體系設計成果,還可向下繼續推動到MBSE的系統工程建模過程,在V模型總體模式下,配合不一樣層次的測試、驗證,則造成了完整的自頂向下的MBSE過程。
國防領域服務場景:基於DoDAF的能力評估、體系論證和設計驗證優化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